淮北市濉溪县天气预报今天_濉溪一周天气查询预报今天最新
1.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邮政编码
2.濉溪县的地理环境
2023年。根据查询发布信息可知,淮北市濉溪县刘桥镇周口村姜洼棚改2023年动工。淮北,简称“淮”,古称“相城”,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毗邻,西连河南商丘。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邮政编码
安徽省简称皖,面积十三万多平方千米,人安徽省简称“皖”,位于中国东南部。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45%。乡镇1850个,省会合肥市。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 形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将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中部江淮之间,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但气候条件分布差异明显,天气多变,降水年际变化大,常有旱涝等自然灾害发生。
气 候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
自然 水:全省水总量约680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
土地:全省耕地面积433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动植物:全省林业用地4.18万平方公里,占12%。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本植物1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动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
矿产:安徽省矿产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分布集中。已发现各类矿产130多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67种,已开发利用的有49种,保有储量居全国10位的矿产有38种。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全省矿产保有储量的潜在总价值达1.92万亿元,居全国第10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等11种矿产保有储量和潜在价格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均名列前茅。
人 口
人口统计 2005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2.43‰,比上年上升0.81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23‰,上升0.7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6.2‰,上升0.08个千分点。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 省内民族主要为汉族,汉族人口为5948.4万人,占99.3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 37.6万人,占0.63 %。少数民族主要为回族,此外还有满、蒙、壮、畲等52个少数民族。
文化程度 2005年末,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9个,当年招生8198人,在学研究生21505人,毕业生4148人。普通高校81所,当年招生19.9万人,在校生58.9万人,毕业生11.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当年招生27.6万人,在校生63.3万人。普通高中760所,招生43.5万人,在校生117万人,毕业生30.1万人。普通初中3188所,招生112万人,在校生344万人,毕业生112.5万人。小学20142所,招生81.5万人,在校生584.1万人,毕业生116.2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78%,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54%;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2.4%和0.73%。各级各类成人学校毕业生数91.9万人。全年共扫除文盲8.6万人。口6013万,省会合肥
濉溪县的地理环境
淮北邮政编码是235000。淮北是安徽省淮北市,淮北,别称相城,安徽省辖地级市,全国重要的型城市,打造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地处东经116°24′—117°03′、北纬33°16′—34°10′之间,安徽省东北部,北接宿州市萧县,南临亳州市蒙城县、涡阳县,东与宿州市埇桥区毗邻,西连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南北长150千米,东西宽50千米。
淮北地理环境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15~40米之间,坡降为万分之十一。境内有相山(海拔342.8米)、老龙脊(海拔362.9米)及一些小山丘,其余为冲积平原,面积达2354.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85%。平川广野是淮北市地貌的主要特征,以寒武和奥陶系地层形成的山丘。
淮北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冬季显著,夏雨集中。春季(3至5月)温暖,平均气温为14.7℃,平均降水量为160.7毫米,天气多变,多吹东南风或东风,有利于春播和越冬作物生长。
濉溪地处淮北平原中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微倾,除县东北部有少量低山残丘分布外,其余为广阔平原区。主要地貌类型为山丘、平原、湖洼地、河流。县内最高山峰老龙脊,位于蔡里集东南5.5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3°56′,东径116°54′。海拔362.9米,山底围3华里。
平原区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海拔23.5至32.4米。面积约2070平方公里(不含水面和湖洼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5.2%。以横穿平原中部的古隋堤(今宿永公路)为界,北部为黄泛冲积平原区,南部为古老河湖相沉积平原区。
隋堤南有较多的封闭型湖洼地,主要分布在四铺、百善、铁佛等区,全系耕地。这是濉溪县特有的地貌类型,其成因与隋运河有关。运河北堤宽40米,高出地面5米,高大完整;南堤宽20米,高出地面4米,残缺不全。汛期大水猛涨时,南堤往往决口,泥沙被水冲向决口两边,自北向南形成土岭。土岭为黄泛物质堆积,宽500至600米,长3500至5000米不等,高出地面约1米。仅四辅区内的商庙岭子、谢家岭子、冯圩子岭子、三铺南岭子面积就有20多平方公里。每两道岭子之间,由于长期积水,便形成封闭型湖洼地,近似方形。这样的湖洼地很多,俗称“十八湖”,如卧龙湖、叶刘湖、关家湖、尹湖、油榨湖、练子湖、陈大湖、运粮湖、邱湖、杨家湖、四平湖、孤山湖、雁鸣湖、附湖、百里湖、沈姜湖、南湖、小湖等。总面积为86.67平方公里。特点为湖底滞水性大,四周保水差。 濉溪年平均气温14.5℃,降雨量852.4mm,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县属暖温带半温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3至5月)温暖,季平均气温14.4℃,气温回升快;天气多变,雨量较冬季增多,常刮偏东风。夏季(6至8月)炎热,因受海洋性气候影响,降水集中,蒸发量大,多偏南风。秋季(9至11月)凉爽,降温快,气温日较差大,多偏东北风。冬季(12月到翌年2月)因受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天气严寒,雨雪稀少,多偏北风。 年平均气温14.5℃。1月为全年最冷月,平均气温-0.1℃;7月为全年最热月,平均气温27.5℃。气温年较差27.6℃。极端最高气温41.1℃。出现在12年6月11日;极端最低气温-21.3℃,出现在1969年2月5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62.4℃。一般日出前气温最低,正午后14点左右最高。日较差春秋季较大,冬夏季较小。4月、5月日较差平均分别为11.5℃和11.9℃;10月、11月日较差平均分别为11.0℃和10.4℃。3月至5月气温回升较快,升温12.5℃;9月至11月气温下降显著,降温12.8℃。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