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天气45天天气预报_基辅天气
1.苏联打败德国第一大原因是什么呢?
2.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想穿越
3.斯大林格勒战役简介
4.什么叫环境污染事件呢?
5.二战中的十六场经典战役有哪些?
1、去俄罗斯之前,要调查好当地的物价,并且换好卢布。最好不要到俄罗斯的时候再换,同时也不要换得太多,以免花不了。
2、建议各位小伙伴最好是夏天去俄罗斯旅游,因为此时会比较凉爽一些。这样旅起游来才比较爽,半冷不热的天气是最让人舒服的天气。而且这种天气的穿着也会比较好看一些。
3、在俄罗斯的城市里时如果看到长得和俄罗斯人明显不一样的的中亚人在一个地方闲逛的话。那你就一定要提高警惕,因为他有可能是小偷或者抢劫犯。遇到这种一定要远离。
4、要注意野生动物。如果你是去野外或者森林里露营的话,一定要警惕熊,狼,狐狸,蛇等危险动物。并且要做好放蚊虫的工作。
5、俄罗斯有很多景点都是免门票的。例如莫斯科红场、瓦西里升天教堂、伊萨基辅大教堂等等一些著名景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6、千万不要携带仿冒名牌服饰、背包、等物品入境俄罗斯。如果被俄罗斯海关发现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没收甚至是罚款。
7、付小费。俄罗斯大多数服务场所需付小费。一般是服务费的5-15%左右。
8、谢绝“指点”。在公共场合,切忌对人用手指指点点,俄罗斯人认为这是对人的莫大的污辱。美国人常用的手势——用大拇指和食指接触成“O”型,其他三指伸直,在俄罗斯则是非礼的表示。
苏联打败德国第一大原因是什么呢?
F组:巴塞罗那、国际米兰、基辅迪纳摩、喀山鲁宾
死亡度:35%
从纸面上看,巴萨和国际米兰的出线毫无悬念,不过两支球队都需要小心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寒冷天气。好在对于国际米兰赛程比较有利,最后两轮不必在冰天雪地的乌克兰和俄罗斯踢,而巴萨虽然是最后一轮客场对基辅,但也完全有可能已经提前出线了。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想穿越
苏德战争是二战最惨烈的一场战争,战争历时3年零10个月,造成了大量的伤亡,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灾难。最终的结果是德国战败,无条件投降。那么什么是苏联战胜德国最大的原因呢?笔者认为是顽强。
在战争爆发的1941年,苏联虽然有情报认为德国会进攻苏联,但是包括斯大林在内的苏联高层不详细德国会进攻苏联。实际上,斯大林这么认为上有道理的,在法国战败后,德军正在空袭英国,德国的下一个目标是英国才对。因此可以确定苏联的战争准备并不好。而苏军的战斗力也并不高,苏联刚刚经历大清洗,许多优秀的将领,在大清洗中被处死。一些优秀的将领并不被重用,因此前期苏军的指挥能力和和战斗力并不强,苏军有被德军打蒙的迹象。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苏联将被击溃,这也是德军高级将领的目的,因为德国的想法就是闪电战打败强敌,否则德国拖不起。而回过神的斯大林和苏联将领看清了德军的目的,想战败强敌就必须拖着敌人,因此在德军逼近苏联首都莫斯科的时候,苏联没有选择迁都,展开了莫斯科保卫战。而后世普遍强调的苏联的冬天来的早是德国猝不及防,这个是不符合实际的,德军进攻的主要时间集中在11月,这个时候莫斯科的温度并不是特别低,根据记载只有少数几天气温下降到到零下15度,其余的天气基本在零下10度左右。这样的温度不能说是低温,德军的装备还可以使用,人员不至于出现冻伤。因此严寒说也站不住脚。根据记载,真正的严寒出现在德军撤退的12月,这个时候才严寒成为苏军的武器。
在战争前期,苏联并没有真正盟友,欧洲的大国法国已经沦陷,英国人自身难保。即使英国人没有面对德国的危险也不会帮助苏联。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普遍不希望卷入战争,美国还在发财,他们更是希望看热闹。此时苏联的盟友还没有德国多,德国的盟友意大利虽然一直是搞笑的角色,毕竟也派兵去,日本在远东的威胁,也让苏军必须分兵留在远东。苏联看似战略纵深大,实际上苏联的首都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等主要城市距离苏联欧洲边界并不远,为了保证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安全,苏联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进而波兰东部还有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这样的话,也引起了这些地区居民的不满,在苏德战争中有许多这些地区的人选择了支持德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简介
你 是否曾经有想过穿越,想借助穿越去到从未见识过的世界,或是追悔往昔。关键是,这种想法竟然不分年龄,很多人在其童年时期就有了穿越时空之妙想。
但,很不幸的是,时空穿越这事,大部分凡夫俗子只能想想却无法亲身实现。 根据物理学理论,人类肉体在穿越时空的过程中会分崩离析。
换句话说,要实现时空穿越必须是量子受到高度刺激压力之后,突然出窍方可实现穿越。而人不能控制量子,但量子可以带回一些信息。就好像做了一场梦,当梦醒后,大脑会残存一些记忆。
在时空穿越这事上,有一个『光速理论』,爱因斯坦的公式 E=mc? ,很好的诠释了光速定义,也带来了无限幻想。
可能爱因斯坦也觉得不靠谱,所以在这个公式面世不久,就当众『否定』了它。告诉世人不可能有物体超过光速,即每秒钟18.6万英里(约合30万公里)。
但研究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在速度的定义里,光速在四维速度里是最小速度,而四维速度是正无穷大。
霍金大师曾说,如果能够建造速度接近光速的太空船,那么太空船必然不能违反光速是最大速限法则,导致舱内的时间变慢,这样飞行一个星期就等于是地球上的几年,也就相当于飞进未来。
而在人类历史上,速度最快的载人飞船『阿波罗10号』,速度为每小时2.5万英里(约合每小时4万公里),但要实现在时间中旅行,速度大约是『阿波罗10号』的27000倍。
按照这个理论猜想,当满载巨量燃料的飞船不断加速飞行,一周内到达外行星。飞行两年后,达到半光速状态,飞出太阳系。
继续飞行两年达到光速的90%,远离地球约30万亿英里。开始出现在飞船上每度过一小时,地球上将度过两小时的时间差。
再开足马力继续飞行两年,飞船将达到最高速,即光速的99%,在这样的速度下,飞船上的一天,等于地球上的一年。
这样,飞船就实现了穿越未来。
由此,可以得到一个非常靠谱的答案,人类肉体的确无法承受光速。但,时空穿越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人类可以利用工具打开回到过去的大门和通向未来的捷径。
至于时空穿梭机应该是什么模样,科幻**里面到是五花八门,特有科技感。 但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就显得忒跌份,就差直接说是游乐园里面的玩乐项目。
尽管无法给出时空穿梭机的具体说法,但是在现世却有很多人声称自己是来自未来。似乎是为了刷存在感,这些『穿梭』时空而来的『未来人』不断地散布政治敏感话题。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位名为诺亚( Noah )的男子自称是从2030年穿越过来的『时空旅行者』,并且对人类世界的未来做出了一系列预测。
诡异的是,这些预测都通过了测谎仪测试。其测试视频被上传至网上,引发了广大网友的怀疑。
而这位来自未来的『时空旅行者』,自称实际年龄已经50岁,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回到现在,只为了告诉活着的人们,未来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由于他的外貌并不像50岁的样子,观众并不买账。但诺亚笃定告知观众,他因为长期服用保持青春的药物,所以看上去跟25岁的年轻人没啥两样。
视频中,诺亚声称:人类已经掌握了穿越时空的技术,只是还瞒着公众,他自己就是通过时间机器从2030年穿越回现在的人。
为了证明自己真的来自未来,诺亚开始一系列的预测。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Donald Trump )将再次当选;电动车的驾驶速度将与汽油车一样快;人工智能的技术将繁荣发展;比特币将广泛使用;谷歌的玻璃机器人将遍布全球。
人类将在2028年到达火星,同年,时空旅行技术将开始应用。2030年的美国总统是一位名为伊拉娜( Ilana )的神秘人物;全球变暖将导致北美温度上升而欧洲温度降低。
这些预测成了『 YouTube 上超自然内容的最热话题之一』,浏览量超过5600万,订阅用户超过10万。
由于其预言引发了广大网友的怀疑,他同意在镜头下进行一次测谎仪的测试。
这段视频中,只见他坐在椅子上,二头肌上包裹着测谎仪。诺亚被问到了一系列与其身份和预言相关的问题,测谎仪都响起了「正确」的声音,但是机器上的结果却没有显示于众。
网友们对此表示怀疑,认为这场测试也许作了弊。有人说:『视频中只有一个叮叮声,这并不能真正证实其真实性。』
也有人说:『视频中可以看到诺亚坐立不安,用监视器绑着手玩弄,而根据我的亲身经历,在使用测谎仪的时候,你必须保证身体立直坐正,尽量不动。』
要说起来,诺亚预言的都是未来世界大致发展趋势,除了人工智能统治人类听起来太过玄乎之外,其他的倒是真有可能实现。
不过在2019年1月,英国媒体报道,加拿大一座射电望远镜接收到来自15亿光年距离的两次神秘无线电脉冲信号,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说这是外星人发出的,加上同年,美国中西部确实发生了罕见的低温大雪天气。
一些预言的成功预测,再一次让诺亚成了 Youtube 红人,不少人愿意真的相信他是来自未来的时空旅行者。
但网友还没等到诺亚下一步预言,2019年7月底,诺亚再次发布了一条视频,他解释道整个事件其实是一场,并且真名叫做『杰森』。
因为在学校里经常受到欺凌,没有朋友,于是便在 Youtube 上发视频,编造自己是『时空旅行者的谎言』,他享受『受到关注』的感觉,至于那些预言,则是他根据新闻杜撰的。
而之所以能通过测谎仪测试,则是因为服用了镇静药物。自此,整件事因为诺亚『自首』而沦为一场闹剧。
尽管是一场闹剧,一场。但好奇心始终是人类一个致命弱点,猎奇也好,凑热闹也罢,一个『未来人』倒下,另一个『未来人』又会迅速站起来。
诺亚宣称自己从2030年穿越而来,而日本的穿越者就没有诺亚这么『低调』,直接爆出一个更远的数字-- 宣称自己从2062年穿越而来 。
2010年,这位穿越者首次在日本知名论坛《 2ch 》露面,告知众人他来自2062年。或许,穿越而来的年代较远,「2062」便成了他人设的代名词。
似乎『天公作美』,「2062」于2011年成功预言『3·11东日本大地震』,并于同年预言2016年4月15日的熊本大地震。可怕的是,时间竟然精准到了24小时以内。
来自未来的预言总是会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尤其当预言准确发生后,更会让人忍不住关注。
两次预言成功,让「2062」声名在外,网友们更加笃定他是真的来自2062年。这一大发现,让好事网友开始追问「2062」,期望从他嘴里获知2062年的世界。
在众多提问中,亚洲局势竟然成了一群凡夫俗子关心的话题,紧密的与中国、日本、印度联系到一起。
面对网友不靠谱的提问,「2062」也做出了他的预言: 2031年会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2062年东京迁都、中国将被印度消灭、亚洲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印度。
可能是近邻的关系,日本网友特别关心中国的事。而「2062」则回答网友, 中国将会和印度掀起一场大规模冲突,最终被印度消灭殆尽,「2062年已经没有中国了」。
网友纷纷留言, 「印度变得那么强大了呀」、「应该不会波及日本吧」、「可能是中国被自己的野心吞灭了呢」。
话说,咱大中国可从来没有亡他人之心。就算发生冲突,也是完全是防御态度。而预言「印度消灭中国」这样大放厥词的话,「2062」估计是没有认真去研究印度最厉害的武器-——摩托车。
然而,「2062」的预言还未消散下去,推特上又出来一个叫做「 YJ 」的『未来人』。此人比「2062」更狠,直接在推特上晒出一段文字:『我来自2075年的未来』。
似乎未来人比的都是谁来的时空最远。就在「 YJ 」发布这条推特动态之后,关注未来人的网友们便又是一窝蜂跑去咨询他关于未来的事件。毕竟,人家来的更遥远。
对于推特上的日本网友而言,他们更关心本土文化是否还存在。『2075年日本还存在吗?』『还有漫画书吗?』
为了让自己未来人的身份彻底坐实,「 YJ 」相当有耐心地回答网友们的各种奇怪问题。『日本还存在,只不过首都变成了冈山!』『纸变成了稀有资源,纸质书籍被电子书代替。』
但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能满足好奇者,于是又有人问:『你乘坐的时间机器是哪个厂家生产的?』
似乎时间机器是这些未来人的绝密,轻易不会透露半点。『时间机器2075年确实存在,但这是政府秘密研制的一种机器,我来到现在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结束任务之后就会回去。』
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觉察到一丝阴谋?既然时间机器是未来各国政府秘密研制的,作为穿越而来的人,难道未来世界的政府不对他们进行监管?
既然是秘密,并且是绝密,于现在世界这么高调的强调未来人身份,难道未来世界的政府是允许的?
但凡有点头脑的人,都会从这些细枝末节当中看出谎言。但人们出奇一致的对这种细思之下就显怪诞的说法尤其感兴趣,毕竟生活是需要调剂品的。
翻看「 YJ 」和「2062」的预言,或许日本人久居弹丸之地的缘故,竟然都预言2031年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
不知是不是日本右翼分子的有意操作,这种战争思想在「 YJ 」和「2062」身上显得尤其严重。有意无意间都希望日本是个旁观国,而中国却成为世界大战被围攻的对象。
看来中国近些年的高速发展,确实给了那些所谓发达国家造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由国家层次传递到了民众。
对于这些所谓的未来人,看个稀奇且罢,切勿沉沦当成济世良药。套用一大堆作者联合编制的一本书来说,即《未来人不存在》。
不过,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会巧合。当世界上突然冒出来这么多未来人时,只要追根溯源,就能发现这些所谓的未来人,其实也有可寻觅的源头。
任何可追溯的起源,都源自一段神奇的,匪夷所思的故事。未来人也一样,只有当故事被神化之后,人们才会口传口相互传递。仔细思考一下,这是不是一种很流行的营销模式,裂变分销。
2006年4月23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市的大街上,有一位身着20世纪50年代苏联时期服装的年轻人引起了人们注意,因为这身打扮他与路上行人显得格格不入。
这个年轻人叫谢尔盖,看着眼前全是嘲笑的目光,他显得非常惶恐,他并不明白人们为什么会像看怪物一样的眼光看他。对他来说,这里的一切都非常陌生,恍如隔世,就在那一瞬间他就突然出现在了这里。
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警察也从各渠道知晓了这件事。当警察抵达现场并看到谢尔盖身份证时才产生了怀疑。
这张身份证除了照片是谢尔盖本人,出生年月日以及证件本身都漏洞百出,显然不是2006年的身份证,而是50多年前早就废弃的前苏联时期证件。
这本证件也揭开了更为详细的信息,谢尔盖·波诺马伦科,出生于1932年,出生地点基辅迪纳摩。而按照这个出生时间来推算,谢尔盖早已经是个74岁的人,而眼前这个明显是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
作为有良知的警察,显然怀疑谢尔盖的身份证是不具备真实性的。为了弄清真伪,警察将谢尔盖身份证送去检测。但答案却又一次跟警察开了玩笑,结论是身份证竟然是真的。
警察似乎也有点不太相信,茫然地问向谢尔盖:『哥们,咱这可是2006年,你确定没有在玩我们?』面对警察的疑惑,谢尔盖竟然狂叫到:『你们他喵的才是在玩我!』
不巧的是,谢尔盖疯狂的举动,让警察认为他是精神出了问题,觉得精神病患者是不能随意在街上走动的。于是乎,谢尔盖很快便被抓紧?了基辅当地的精神康复医院。
医生对谢尔盖动用了当时所能用的各种手段,检查结果却是除了说出来的话听不懂以外,谢尔盖一切正常,情商智商都在线。
这个时候,谢尔盖已经成了医生们想要实验的对象。他们请来了心理专家保罗·克鲁蒂科夫博士,企图通过催眠的方式走进谢尔盖的内心。
谢尔盖被带到了博士的办公室,眼睛却停留在墙上的挂钟上,进来还是滴答作响的挂钟,此时竟然停在了12点32分,谢尔盖盯了挂钟十几秒后,慢悠悠地对博士说:『你的挂钟坏了。』
博士奇怪地看了一眼,确实挂钟是停了,就连他手腕上那只价格不菲的瑞士手表竟然也停了,时间是12点32分,刚好与挂钟的停顿时间不谋而合,如此奇怪现象也让博士顿感莫名其妙。
作为权威的心理专家,博士在查看了谢尔盖的身份证之后,结合刚才的遭遇得出一个内心极度惊讶地猜想,『这货可能是未来穿越者』。
于是乎,无论谢尔盖说的内容是什么,博士都不怀疑。而谢尔盖也在沟通中逐渐接纳了自己身处2006年的事实。
但自己是怎么来的,谢尔盖根本无从知晓。他只记得自己拿着心爱的照相机想去基辅街头拍一些美景,就在他把镜头对准一座建筑正要按下快门时,一个像大鸟一样的奇怪飞行物正在建筑上空悬浮着。
谢尔盖觉得这是千载难遇的景象,于是迅速按下相机快门,拍下了可以证明自己没有说话的照片。然而,就在他准备多拍几张的时候,大脑就像短路一样,一阵头晕目眩之后就昏睡过去。醒来时,已经来到了这个2006年的基辅街头。
克鲁蒂科夫博士不敢怠慢,赶紧带着谢尔盖来到了警察局,将谢尔盖手中的照相机提供给了警察,并告知相机里有证明谢尔盖所言非虚的证据。而谢尔盖的相机也相当有历史感,20世纪70年代就停产的日本 Yashima 公司生产的照相机。
神奇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照片洗出来之后,经过一系列专家的研究,谢尔盖相机里的照片全是真实的。还有那张极为重要的『不明飞行物』的照片,飞行物体积巨大,当他们找来了50年前基辅市的老照片比对时,惊奇地发现老照片里的建筑很多都和谢尔盖拍到的建筑一模一样。
而另一张照片更加坐实了谢尔盖的言论,照片中谢尔盖和一位年轻女子的合影,女子名叫瓦伦蒂娜·库里科,是谢尔盖女友。而证明谢尔盖经历的,是合影中所穿的衣服与他穿在身上的衣服一模一样。
于是乎,在场的所有人都相信谢尔盖是时空穿越者,包括谢尔盖自己。然而,2006年4月25日,当谢尔盖结束与博士的谈话并回到自己的房间之后,从监视器上的记录看,谢尔盖再也没有出来过。
人们怀疑谢尔盖之所以没有出来,是通过时空穿越又回到了过去。而留在警察局里的照片,成了唯一证明谢尔盖来过的证据。
警察经过不懈努力去查找谢尔盖的女友瓦伦蒂娜,居然还真的找到了,不过此时的瓦伦蒂娜已经74岁高龄。但她头脑灵活,身体倍棒,思维清晰,在警察说明来意之后,瓦伦蒂娜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男友竟然在不久前来过现在的世界。
似乎这不是巧合,瓦伦蒂娜拿出了那张两人的合影,照片虽已发黄,但和谢尔盖相机里的照片一模一样。瓦伦蒂娜还爆出一个惊天秘密,那就是谢尔盖回到过去跟她讲述过他穿越的事情,不过当时的她压根儿不信。
后来,瓦伦蒂娜真的用上微波炉之后才相信了谢尔盖的话。因为,谢尔盖曾向她讲述过微波炉和它的功能。
这段神奇的故事是不是很有代入感?就跟我国传说一样,神仙、妖怪、鬼物每一个都说得有模有样,引得旁人好奇。
但仔细想想,很多地方都值得推敲。就比如,谢尔盖拍摄巨型飞行物时,为什么偏偏只让他穿越,而不让街上的其他人也穿越?
谢尔盖将相机和胶卷都留在了2006年,然后警察找到他74岁女友的时候,为什么也会有一张一模一样的照片?
谢尔盖从房间消失后,应该是回到了他原来的时代,并且参加了电台的专栏节目。一个穿越者回来了,带回了40年以后世界的样子,这样的事件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是爆炸式的新闻,为何只留下了电台录音,而没有其他的报道?
然而,就是这件疑点重重的事情,竟然被收进了乌克兰国家档案。且不论谢尔盖事件是不是真的,那些有心利用未来人身份来博取关注的人,才是用心险恶的存在。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想出名获利,于是乎很多人都开始走向极端。前有 B 哥为了出名,后有 Giao 哥为了出名在网络上联线互骂,各种丑态百出的形象频频进入围观者的眼睛里,成了当下快速吸引流量的典型代表。
然而,都2020年了,无论是 B 哥在列车里高喊『我能,我就牛逼』,还是 Giao 哥,孙笑川等新晋土味绅士,列车里的乘客们显然不会再亢奋激动。
所以,那些打着#未来人#标签的预言,始终是一场闹剧,一场谣言,短时间的精彩会在失魂落魄中伴随着列车穿梭过黑暗的隧道,通向未知的远方。
毕竟,爱因斯坦他老人家早就对穿越这事做出了合理解释。『穿越不是不可能,但你得承受得起皮肉逐渐撕裂并消失的痛苦!』
作者 | 发条吖
编辑 | 单轮火炮
来源 |?互联网
什么叫环境污染事件呢?
斯大林格勒会战
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重兵集团,于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实施的一系列战略性攻防战役。
双方企图与兵力部署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失败后,被迫放弃全面进攻,于1942年夏在苏德战场南翼实施重点进攻,企图攻占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切断苏军的战略补给线。5月,德军在哈尔科夫战役中挫败苏军的进攻。7月中旬,德军“B”集团军群前出到顿河大弯曲部,逼近斯大格格勒。起初,F。保卢斯上将指挥的德军第6集团军受领攻占斯大林格勒的任务,该集团军辖13个师约27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3000门、坦克约500辆,由第4航空队(作战飞机近1200架)负责支援。会战中,德军统帅部不断增加该方向的兵力,先后参加会战的还有第4装甲集团军、第2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和意大利第8集团军。苏军最高统帅部为保卫斯大林格勒,于7月12日组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S。K。铁木辛哥,7月23日起为V。N。戈尔多夫中将),辖第62、第63、第64、第21集团军和空军第8集团军,后第57、第51集团军和第1、第4坦克集团军相继编入该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任务是,在巴甫洛夫斯克至上库尔莫亚尔斯卡亚520公里正面上组织防御,基本力量集中部署于顿河大弯曲部。方面军开始遂行保卫斯大林格勒任务时仅有12个师1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200门、坦克约400辆、飞机454架,由远程航空兵(轰炸机150~200架)和防空航空兵第102师(歼击机60架)负责支援。方面军在斯大林格勒州人民群众支援下,在城市远接近地构筑两道防御地带,在近接近地构筑外层、中层、内层和市区四道城市防御围廓。先后参加会战的还有东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部队、伏尔加河区舰队、斯大林格勒防空部队。
会战经过 会战按苏军的行动性质分防御和反攻两个阶段。
防御阶段(1942.7.17~11.18) 包括远接近地防御、近接近地防御和市区防御战斗。
远接近地防御:7月17日,德军发起猛烈进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第64集团军各前进支队在奇尔河、齐姆拉河一线英勇抗击德军六昼夜,迫使其第6集团军展开部分主力,从而赢得了改善基本地区防御的时间。23日,德军开始争夺第62、第64集团军主要防御地带,企图对顿河大弯曲部的苏军两翼实施包围突击,进至卡拉奇地域,从西面突向斯大林格勒。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第64集团军的顽强防御和第1、第4坦克集团军各兵团的反突击,打破了德军的企图。至8月10日,苏军退至顿河东岸,在斯大林格勒外层围廓占领防御阵地,阻止了德军前进。早在7月31日,德军统帅部即将第4装甲集团军从高加索方向调到斯大林格勒方向,其先头部队于8月2日进逼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镇(今科捷利尼科沃市),形成从西南突向斯大林格勒的直接威胁。为防守这一方向,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部分兵力于7日组建东南方面军(辖第64、第57、第51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空军第8集团军,30日起增加第62集团军,司令为A。I。叶廖缅科上将),9~10日实施反突击,迫使德第4装甲集团军暂时转入防御。至17日,该部德军被阻于外层防御围廓。
近接近地防御:8月19日,德军再度发起进攻,从西面和西南面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实施突击。23日,德军第6集团军第14装甲军在斯大林格勒以北突至伏尔加河,企图从北面沿伏尔加河实施突击并夺取该市。苏军统帅部从预备队中抽调第24、第66集团军,会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从北面对德军翼侧实施反突击,牵制德军第6集团军部分兵力,阻敌于西北市郊。德军统帅部继续增加兵力,并将主力转移到斯大林格勒方向,力图在最短期限内攻占斯大林格勒。
市区防御战斗:苏军V。I。崔可夫中将指挥的第62集团军和M。S。舒米洛夫少将指挥的第64集团军受领了保卫斯大林格勒市区的任务。9月13日,德军攻入市区,次日攻占市中心的马马耶夫岗。巷战中,双方逐街逐楼逐屋反复争夺,对火车站反复争夺达13次之多。苏军近卫第1集团军和第24、第66集团军9月份在该市以北几乎不停顿地实施反突击,有力地支援了斯大林格勒市区的保卫战。在斯大林格勒以南发动局部进攻战役的苏军第57、第51集团军也牵制了德军的重兵集团。28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司令为K。K。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东南方面军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9月底,德军指挥部命令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西北方向投入战斗。此时在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B”集团军群编成内作战的兵力已达80多个师。10月15日,德军在一个狭小地段突至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及其附近的伏尔加河地域。11月11日,他们最后一次企图攻占该市,并在“街垒”工厂以南冲到伏尔加河岸,但其攻势已成强弩之末。18日,斯大林格勒会战的防御阶段结束。这一阶段,德军死伤约70万人,损失火炮和迫击炮2000余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000余辆、作战飞机和运输机1400余架。德军统帅部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计划宣告破产。
反攻阶段(1942.11.19~1943.2.2) 苏军统帅部在防御阶段就制订了反攻计划,其企图是:从谢拉菲莫维奇、克列茨卡亚两地域的顿河登陆场和从斯大林格勒以南的萨尔帕湖至巴尔曼察克湖地域分别实施突击,粉碎德军各突击集团两翼的掩护军队,并沿卡拉奇、苏维埃茨基向心方向发展进攻,围歼直接在斯大林格勒附近作战的德军主力。反攻开始前,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展开的兵力有西南方面军(近卫第1集团军、第5坦克集团军、第21集团军、空军第17集团军,司令为N。F。瓦图京中将)、顿河方面军(第65、第24、第66集团军,空军第16集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第64、第57、第51、第28集团军,空军第8集团军),总计110.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55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463辆、作战飞机1350架。苏军当面之敌是德军“B”集团军群(司令为M。von魏克斯元帅)所属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总计101.1万人、火炮和迫击1029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675辆、作战飞机1216架。双方兵力对比,苏军人员比德军多10%,火炮和迫击炮多50%,坦克和自行火炮多1.2倍,作战飞机多10%。
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11月19日,西南方面军及顿河方面军之第65集团军从谢拉菲莫维奇和克列茨卡亚地域实施突击,揭开反攻序幕。至日终前,西南方面军前进25~35公里;第65集团军因遭敌猛烈抵抗,仅前进3~5公里。20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57、第51集团军及第64集团军左翼各兵团从萨尔帕湖至巴尔曼察克湖地域开始反攻,突破德军防御,保障快速兵团进入突破口。上述两个方面军的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向卡拉奇、苏维埃茨基方向迅猛对进,并在拉斯波平斯卡亚地域合围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一部(23日投降);近卫第1集团军、第5坦克集团军、第51集团军则向西南面和南面发展反攻,对整个德军斯大林格勒集团构成合围的对外正面。23日,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快速兵团在卡拉奇、苏维埃茨基、马里诺夫卡地域会师,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共22个师另160多个独立部队,总计33万人。苏军步兵兵团到达后构成了绵亘的合围对内正面。30日前,苏军压缩合围圈,但由于兵力不足,未能从行进间分割和歼灭德军集团。与此同时,向西南和南面进攻的苏军沿克里瓦亚河、奇尔河、顿河、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镇以北一线构成了500余公里的合围对外正面。
粉碎德军救援集团:12月12日,德军统帅部集中第57装甲军另4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师从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镇地域实施突击,以解救其被围军队。苏军随即发起科捷利尼科夫斯基战役(12月12~30日),将这股援军全部击溃。顿河中游的苏军为发展反攻,于16日发起顿河中游战役,歼灭5个意大利师另3个旅,击溃5个罗马尼亚师和1个德军师,重创德军4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迫使德军统帅部最后放弃解救被围集团的企图。至12月底前,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合围对外正面击溃了驰援之敌,并将其残部击退150~200公里,从而为歼灭被围于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歼灭德军被围集团:1943年1月10日,顿河方面军(辖第66、第24、第65、第21、第57、第64、第62集团军,空军第16集团军)经猛烈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后转入进攻,开始歼灭被围德军。第65集团军从西面向斯大林格勒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炮兵在苏德战争中首次以徐进弹幕射击支援步兵和坦克冲击。12日,苏军逼近德军位于罗索什卡河的第二防御地带。为突破该地带,第65集团军转移到第21集团军地带。方面军各兵团于15日重新开始进攻,17日前到达沃罗波诺沃、大罗索什卡一线,遇到德军顽强抵抗。经22~25日的激烈战斗,苏军粉碎德军在该地的抵抗。26日晚,第21集团军在马马耶夫岗西北坡与从斯大林格勒迎面进攻的第62集团军会师。德军集团被分割成南北两部分。31日,德军第6集团军南集群停止抵抗,保卢斯被俘。2月2日,北集群投降。
会战结局
会战中,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被歼灭。法西斯集团损失官兵近150万人,约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4。苏军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不仅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性转折的主要标志。苏军从此基本掌握战略主动权,开始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会战的胜利坚定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必胜信心,巩固并扩大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法西斯集团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震撼了整个法西斯德国,动摇了仆从国对它的信任。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显示了苏军不断增强的军事威力和较高的军事学术水平。苏军最高统帅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战略指导和战役指挥。在防御阶段,构筑大纵深防御体系,适时占领防御阵地;及时前调预备队,组建新的方面军;不断实施反突击和反冲击,大量消耗敌人,阻止了德军进攻,为尔后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反攻开始前,最高统帅部适时制定周密的反攻计划,隐蔽实施反攻准备,正确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和确定反攻时间。反攻中,3个方面军先后在7个地段上实施突破,使德军不能判明苏军主要突击方向和集中使用其预备队;各方面军和集团军之间密切协同,并以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组成快速集群,同时而迅速地构成合围的对内、对外正面,并在对外正面发展反攻;首次充分运用了炮兵进攻这一形式和单层徐进弹幕射击支援步兵和坦克冲击的方法;航空兵第一次采取进攻样式,并协同高兵成功地实施了对被围德军集团的空中封锁等,从而保证了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其军事上的主要原因是:战略企图与实力相脱节,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兵力部署分散,形不成进攻重点;后勤供应困难等。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1918年后改称斯大林格勒。它位于伏尔加河下游、顿河以东约60公里处,是苏联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陆交通的中转站。也是来自高加索的石油转运站和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1942年4月5日,下达了第41号作战指令:“要集中一切力量用于在南段实施主要战役,消灭顿河以西的苏军,以便进而夺取高加索的石油产地”。为此,德军最高统帅部拟定了代号为“蓝色作战”的南方作战计划,改组了原南方集团军群,将其分为A、B两个集团军群。
A、B两个集团军群共拥有97个师计90万人,1200辆坦克,17000余门火炮和迫击炮,1640架飞机。南面的A集团军群由利斯特元帅指挥,辖有第17集团军、第1装甲集团军和意大利第8集团军,其任务为征服高加索地区;北面的B集团军群由冯.包克元帅指挥,辖有第4装甲集团军、第2、第6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其任务为掩护A集团军的北面侧翼,其手段则为占领斯大林格勒。此外在克里米亚,还有曼施泰因指挥的德第11集团军。
1942年5月8日,曼施泰因指挥的德第11集团军在克里米亚发起了春季攻势,一周后占领了刻赤半岛。7月4日攻占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拿下了整个克里米亚。
6月28日,德军两个集团军群分别从库尔斯克东北、哈尔可夫东北、斯拉维扬斯克、斯大林诺一带发动进攻,苏军被迫后撤100-300公里,德军侵入顿河大弯曲部。南面的A集团军群继续向高加索油田区推进,北面的B集团军群则以斯大林格勒为目标。
德军最高统帅部指定由B集团军群的由保卢斯指挥的第6集团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第6集团军是当时德国较强的集团军,辖6个军(其中两个装甲军)共18个师,约25万人,坦克740辆,火炮或迫击炮7500门,由第4航空队1200架作战飞机进行支援。
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心在斯大林格勒组织坚守。为此,苏军于7月12日在西南方面军原有基础上组建了由铁木辛哥元帅为司令(7月23日起改由戈尔多夫中将接替)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其编成内有从苏军战略预备队调来的第62、第63、第64集团军和原西南方面军的第21、第28、第38、第57集团军及空军第8集团军、海军伏尔加河区舰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实际能投入的力量有12个师,约16万人、2200门火炮和迫击炮、近400辆坦克、飞机454架。其任务是固守巴甫洛夫斯克至库尔莫亚尔斯卡亚的长约530公里、纵深为120公里的防御地带。
近郊恶战
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战役拉开序幕。德军第6集团军在炮兵、航空兵的支援下,分成南北两个突击集团,企图从行进间突破苏军防御,向卡拉奇总方向发展进攻,围歼顿河右岸的苏军,从西南方向突向斯大林格勒。7月23日,德军突破苏军第62集团军右翼防线,形势告急。斯大林任命年轻的第64集团军司令戈尔多夫中将取代年迈的铁木辛哥元帅指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并派素有“苏联红军智多星”之称的华西列夫斯基上将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协助指挥战事。
7月25日,德军以2个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的强大兵力对由苏军第第64集团军的第229师5个营驻守的右翼阵地发起攻击,企图在卡拉奇附近强渡顿河,直扑斯大林格勒。次日,兵力薄弱的第229师被击溃。苏64集团军被迫退过顿河。
8月1日,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加入进攻,得到加强的德军突破了苏第51集团军的防线后,攻占列蒙特纳亚并逼近了科捷尔尼科沃。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为了阻止德军,于8月3日组成了拥有4个师又2个旅(后又增加了1个师)的“战役集群”,与德军激战两天后被迫退到阿克赛河北岸,5日,德军已前出到阿勃加涅罗沃地域。在这危急关头,斯大林签发了著名的《第227号命令》,要求苏军部队“不许后退一步” 。苏军接着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和反击,至17日,苏军退守斯大林格勒外层围廓。
8月中下旬,德军统帅部调整部署,集结了21万人,2700门火炮和迫击炮,600辆坦克和1000多架飞机,以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和霍克的第4装甲集团军分别从西北、南部两个方向对斯大林格勒发起“钳形攻势”。
22日,德第6集团军的第14装甲军和步兵第8军的3个步兵师、2个摩托化师及1个装甲师突破了苏第62集团军在韦尔加奇和彼斯科瓦特卡地段的防线,强渡顿河,将苏军分成两部分,苏第62集团军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切断了联系。23日,德军推进到斯大林格勒以北的叶尔佐夫卡地域,前出到伏尔加河,对市区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日,德军先出动飞机几百架,入夜又出动2000架次的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了自侵苏以来烈度最强的狂轰滥炸,使该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战后英国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一书对此评述道:“这是一次纯粹的恐怖袭击,其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屠杀和平居民,压垮苏军,瓦解士气,散布恐慌气氛”。但斯大林格勒的苏联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德第6集团军司令官保卢斯的副官在这一天的战地日记中写道:“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市民的支援下实施反攻击。市民们也拿起了武器,表现得非常英勇。在战场上可以看到被打死的身穿工作服的工人,他们那已僵硬的手还握着和手枪。在被击毁的战车驾驶舱里,呆坐着被打死的工人。类似这样的情况,我们从未见过”。
在南路进攻的德第4装甲集团军,在阿勃加涅罗沃西部地区突破了苏军防御,29日,进至加夫里洛夫卡地域,威胁到斯大林格勒正面防御的苏军后方。
苏军最高统帅部面对这一严重形势,将一切能够动员的兵员物资,都派往斯大林格勒地区,并任命朱可夫为最高副统帅,赶赴斯大林格勒前线督战。8月下旬和中旬,苏军从南北两面发起了几次反击,虽减轻了对斯大林格勒城区的压力,但未能歼灭突至伏尔加河的德军,双方经过激列争斗,伤亡都很大。至9月12日,苏军撤至市区围廓,外围防御地带已全部丧失。
市区争夺
最高副统帅朱可夫将崔可夫中将调任为第62集团军司令,该集团军的任务是防御斯大林格勒城区。兵力约4万人,德军攻城兵力共13师,约17万人,比苏军多四倍。崔可夫表示:“斯大林格勒对我们全体苏联人民至关重要,这个城市的失守将挫伤人民的斗志。我发誓决不离开这座城市,我将采取一切办法坚守。我决心要么守住城市,要么就战死在那里”
9月12日,从东普鲁士飞抵乌克兰的文尼察,召见了B集团军群司令包克元帅和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要尽快把那座城市拿到自己手里,不要让它变成人们长期瞩目的焦点,更不能让它牵扯我们更多的精力。要知道,德国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他面带愠怒之色对他俩说。随后,他命令第6集团军于次日起发起猛攻,不惜任何代价迅速占领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巷战
9月13日,市区争夺战全面展开,德第6集团军组成两个突击团向市区中部和南部进攻。守城部队顽强抵抗,实施猛烈反击。14至15日,德军对苏第62集团军实施强攻,双方在马马耶夫岗等城郊进行激烈的街巷战斗。经过两天激战,德军死亡2000人,苏军也损失惨重。接下来的战斗更加激烈,崔可夫说∶“我们的部队在这里经受了从残酷和顽强程度来说都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恶战”。守卫斯大林格勒城南粮仓的近卫步兵第35师师长杜比扬斯基在给崔可夫的战报中说∶“情况在不断变化着。原先,我们在粮仓的上面,德国人在下面。我们刚刚把德国人从下面赶出来,他们却又钻到了上面”。
9月25日,德军占领了城市南部和中部,27日继续向北部工厂区突击。战斗是惨烈的,参战的德国将军汉斯. 德尔在《进军斯大林格勒》一书中写到:“敌我双方为争夺每一座房屋、车间、水塔、铁路路基,甚至为争夺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砾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能相比。我们早晨攻占了20公尺,可是一到晚上,俄国人又夺了回去”。
至11月初,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眼看天气又要冷下来,倒霉的冬天即将来临,让几乎没有多少越冬物资储备的保卢斯趁天气还暖和再作一次努力。11月11日,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城区内,向苏军据守的阵地发动了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保卢斯以5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和2个工兵营在宽5公里的正面上发起强攻。战斗队形高度密集。一天之内,双方为争夺每寸土地、每一座房屋,都进行了异常激烈的战斗。守卫阵地的苏军,顽强抵抗,其中有的师仅剩下不足1个团的实力,仍没有丢失自己据守的地段。在伤亡数千名官兵的情况下,保卢斯被迫于次日停止了进攻。
苏军反攻
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于在斯大林格勒发动全面反攻行动,以围歼该地域的德国重兵。反攻前,苏军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秘密调集了大量兵力。至11月中旬,共展开了三个方面军,除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外,还有顿河方面军及西南方面军。三个方面军总兵力达11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55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463辆,作战飞机1350架。
德军方面,经过增援,德B集团军群所属第6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等,共有兵力101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029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675辆、作战飞机1216架。但德军战线延长,铁路运输无保障,前线和后方都缺乏战略预备队,物资供应也不足。
19日晨7时30分,苏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共110余万部队在纷飞的大雪中发起强劲反攻,首先突向对方最薄弱的罗马利亚军阵地。
23日,苏军攻占了顿河左岸的重要支撑点卡拉奇,在拉斯波平斯卡亚地域包围并歼灭了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第4、第5军,俘敌27000人。随后,苏军三个方面军合围了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的一部分兵力,共22个师,总计33万人,将其压缩在150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
德国新任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力劝同意保卢斯趁苏军合围刚刚形成迅速突围,他几乎已经把元首说服了,然而,大言不惭的空军司令戈林却向保证说,他可以保证第6集团军的空中补给,要多少有多少。遂于11月24日命令保卢斯坚守阵地。为救援第6集团军,将曼施泰因元帅从列宁格勒前线调往斯大林格勒担任新组建的顿河集团军群司令,要他杀开一条血路为第6集团军解围。12月12日,曼施泰因的“冬风计划”反攻作战开始了。至12月19日,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所属的第57装甲军已突进到离南面包围圈30英里以内。曼施泰因命令保卢斯迅速突围与第4装甲集团军会合。然而保卢斯在没有接到的直接命令之前,没有突围的意图,他以燃料不足为由拒绝了曼施泰因的命令,放弃了这最后一次机会。12月27日,第4装甲集团军的主力第57装甲军在苏军的强大攻击下,终于退回了原来的阵地,救援第6集团军的行动失败了。
1943年1月初,被围的德第6集团军阵地被压缩得越来越小,且受到苏军的严密空中封锁,空运补给几乎中断,濒于弹尽粮绝的地部。总兵力减至25万人、坦克300辆、火炮和迫击炮4130门、作战飞机100架。
苏军最高统帅部制定了歼灭德第6集团军的“指环”作战计划,由顿河方面军负责实施。该方面军共7个集团军,由空军第6集团军负责空中支援,计有39个师和10旅,共有兵力21.2万人、坦克257辆、火炮和迫击炮6860门、作战飞机300架。
1943年1月8日,顿河方面军向被围的德军发出最后通牒,敦促德军投降。保卢斯电告,要求准予他相机行事,但驳回了他的请求。10日,苏军向被围德军发起攻击行动。23日,冲进市区,攻占马马耶夫岗,与守城的第62集团军胜利会师。1月24日,保卢斯向报告说:“部队已不能支持了,继续抵抗已毫无意义,请准允我们投降。”他得到的答复是:“投降是不可能的,第6集团军应在斯大林格勒尽到其英勇的责任,直到最后一人为止。”1月31日,苏军第64集团军的第38摩步旅打到了保卢斯的司令部,刚刚被授予元帅军阶的保卢斯及其手下的步兵第4军军长普费费尔中将、第51军军长库尔茨巴赫中将、第295师师长科尔费斯少将等德军高级将被迫投降。两天后,在斯大林格勒其他阵地上的德军也全部投降了。与保卢斯一同被俘的,有23位将官,2000名校级以下军官和9万名士兵。至此,历时200余天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此役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正如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所说:“我们在斯大林格勒损失25万官兵,那就等于打断了我们在整个东线的脊梁骨”。
二战中的十六场经典战役有哪些?
环境污染事件是指在人类活动中,因过度的和不正确的有害物质排放或意外事件所导致的环境质量严重退化的现象。这些事件通常会对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几个环境污染事件的例子:
1.水污染事件是最常见的环境污染事件之一。
有时,企业或工厂可能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害和毒性物质到水中,或人们在生活中未对废水进行妥善处理。这些有害物质污染水源,跑到河流和潮汐水之前,使水源不能供给干净的饮用水,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产生大影响。
2.空气污染事件也是常见的环境污染事件之一
。工业制造、能源生产和车辆运输等活动都可以排放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灰尘等有害物质的气体污染空气。这些排放物遇到特定天气因素,例如风或低气压,会进一步污染整个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海洋污染事件也经常发生。
这种污染来自海洋工业、船舶、港口以及塑料等人类不当处理的废弃物。这些污染物会影响海洋生物、珊瑚礁和其他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的流失和破坏。
真实事件: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了一起爆炸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此次事件造成了至少173人死亡,超过800人受伤。同时,由于爆炸颗粒物和有害化学物质的释放,造成了空气和水污染。据报道,该事件造成的环境污染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对周边居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对于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广泛讨论和反思。
环境污染事件会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品、水源和空气等方面,而且事件的后果可能是长期的,不容易解决。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正确认识环境污染的影响。同时要加强环境监管,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保政策,严格控制各种有害物质的排放,正确地处理和处置工业废水和废气等生产垃圾,促进可持续性发展。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
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爆发
1939年10月波兰战役结束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西欧
1940年5月19日英国远征军开始撤退,6月2日撤退完毕
1940年6月14日法国投降
1940年7月不列颠战役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4月18日美国16架B-15轰炸机轰炸东京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美国击败日本,
1942年7月阿拉曼战役英军击败德军,
1942年11月至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苏军全歼德第6集团军扭转战局
1943年2月美军占领瓜岛
1943年4月18日美国P-38机群击落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座机,击毙山本
1943年6月盟军西西里岛登陆
1943年7-8月苏军与德军进行库尔斯克会战,击败德军
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同时,美军太平洋舰队进行马里亚那岛登陆
1944年10月美军登陆菲律宾,莱特湾海战爆发
1944年12月德军阿登反击,被盟军击退
1945年1月菲律宾战役结束
1945年3月美军登陆硫磺岛
1945年5月自杀,德国投降,美军登陆冲绳岛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15日本政府宣布投降
1945年9月,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各年份大事记:
一九三九年
九月一日:德国首次使用闪电战术,入侵波兰。全世界首次了解到闪电战是甚麼一回事。
九月三日:英、法对德宣战。
九月十七日:苏联取得德国默契,从东面进攻波兰。
九月二十七日:波兰向德无条件投降。
十一月三十日:苏联军队侵略芬兰,轰炸首都赫尔辛基。
一九四○年
三月十二日:芬兰与苏联在莫斯科签署和约,割让领地予苏联。
四月九日:德国进侵丹麦与挪威,丹麦不予抵抗,挪威则奋起迎敌。
五月十日:德军席卷荷兰、比利时以及卢森堡。
英国首相张伯伦辞职,邱吉尔继任首相。
五月十四日:德军越过法国边境。荷兰军队停止抵抗。
五月二十八日: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下令军队投降。
五月二十六日:战局急转直下,约有三十四万英、法以及其他盟国的军队,开始自法国撤退到英国本土,亦即著名的敦克尔克奇迹。
六月十日:义大利对英、法两国宣战。
六月十四日:的军队进入不设防的巴黎。
六月十六日:法国总理雷诺辞职,具当元帅继任。
六月二十二日:法国接受纳粹征服者的一切要求,在康白尼与德国签署休战协定。
七月十日:德国首次大规模袭击英国本土,不列顚战役开始。
九日七日:伦敦第一次遭到德国飞机猛烈空袭。
九月二十七日:日本参加柏林 - 罗马轴心,缔结三国盟约。
十二月十五日:英军将义大利军队逐出埃及。
一九四一年
一月十日:美国国会提出租借法案,触动了孤立主义者与干涉主义者的激烈辩论。
三月十一日: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全面援助英国及所有对抗轴心国的国家。
三月二十七日:南斯拉夫领袖为防上国家加入轴心国组织,发动政变,推举保罗亲王的政权,推举彼得二世为国家元首。
三月二十八日:英国舰队於马塔班角大败义大利海军,夺得地中海的制海权。
三月三十日:的非洲军队在北非发动反攻。
四月六日:南斯拉夫的军队向德国投降,但游击战则继续进行。
五月十日:纳粹德国第二号头子鲁尔夫.赫斯,秘密飞抵苏格兰,企图私下与英国进行和谈。
五月二十日:德军进攻位於地中海东部由英国据守的克里特岛。
五月二十七日:德国重型战列舰「俾斯麦」号於北大西洋被皇家海军击沉。
六月一日:英军弃守克里特岛。
六月十四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冻结轴心国在美国的资产,下令关闭所有德国驻美领事馆及宣传机关。
六月二十二日:德国对苏联宣战,沿著自波罗的海至黑海的一千六百公里长战线,进攻苏联。
七月二十六日:罗斯福总统下令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并停止对日贸易。
八月九日至十四日:邱吉尔与罗斯福在一艘船上进行秘密会议,随后发表联合声明,陈述战争的共同目标,是为大西洋宪章。
九月八日:德军开始围困列宁格勒,持续达九百天之久。
九月十九日:纳粹军队攻陷苏联乌克兰首都基辅。
十月十七日:军人极端领袖东条英机被委任为日本首相。
十月三十一日:美国驱逐舰「鲁本.詹娒斯」号,护送运输船的时侯,被德国潜艇击沉。一百一十五人丧生。
十一月十四日:日本特使来栖三郎从东京到达美国,商谈美、日关系。
十一月十八日:部署於北非的英国第八军,在利比亚的沙漠发动攻势。
十二月七日:夏威夷时间上午七时五十分,日本发动空中奇袭,猛炸停泊於珍珠港的的美国军舰,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日本对英、美宣战。
十二月八日:美国国会通过对日宣战。邱吉尔在英国国会宣布,英国即对日本作战。
日军入侵泰国和马来亚。
日本第一批部队登陆菲律宾,大规模空袭菲律宾群岛。当地守军由麦克阿瑟将军指挥
十二月十日:英国战舰「威尔斯亲王」号及「却敌」号在马来亚被日机炸沉。
十二月十一日:德国及义大利对美国宣战。美国国会声明该两国与美国已处於交战状态。
十二月十三日:匈牙利及保加利亚对美国宣战。
十二月二十五日:驻香港的皇家军队向日军投降。
魏莱特将军和少数美军撤退至柯里基多岛。
四月十八日:由杜立特上校率领的美国军机,轰炸东京。
五月八日:美、日双方均宣称在珊瑚海战役中大捷。美航舰「勒星顿」号和日航舰「祥凤」号沉没。
五月六日:魏莱特将军在柯里基多岛向日军投降。
六月六日:日本大批飞机袭击中途岛,在海空激战中损失惨重。
六月二十一日:德国隆美尔将军攻陷北非的土布鲁克。
六月二十五日:艾森豪将军被任命为欧洲战场的美军统帅。
七月一日:苏联的黑海要塞塞瓦斯托波被围困二十五天之后,终被德军攻陷。
八月七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所罗门羣岛的瓜达坎纳岛登陆。
八月十九日:英国及加拿大的突击队,袭击位於英伦海峡的法国海岸城市狄厄普,损失惨重。
八月三十一日:蒙哥马利中将指挥的英军,在埃及的阿蓝哈尔法战役中,击败隆美尔的非洲军团。
十一月五日:隆美尔部队在亚拉海恩战役中大败之后,朝突尼西亚方面撤退。
十一月八日:盟国海陆空三军部队在最高统帅艾森豪将军指挥下登陆北非。
十一月十一日:纳粹军队向尚未被占领的法国领土进攻。
十一月十三日:英军击退德军,夺回土布鲁克。
十一月二十二日:苏联军队在朱可夫将军率领下,在史达林格勒之战中反攻。
一九四三年
一月二十四日:罗斯福总统与邱吉尔首相会同军事领袖,在卡萨布兰加举行会议。
一月三十日:英国空军对柏林进行第一次白昼空袭。
二月二日:筋疲力尽的德军投降,史达林格勒之战结束。德军统师保禄斯在投降前两天被俘。
二月七日:日军从瓜达坎纳岛撤退,终止历时六个月的顽抗。
三月二日:新几内亚海岸对开的俾斯麦海发生海战,日本大部分舰只被摧毁。
五月十一日:美军在阿留申羣岛的阿图岛登陆。
五月十二日:轴心国军队在突尼西亚停止有组织的抵抗,显示盟军在北非取得全面胜利。
七月九日:盟国军队在最高统帅艾森豪将军指挥下,进攻西西里岛。
七月二十五日:义大利总理墨索里尼辞职,巴多格里奥元帅继任。
八月一日:美国「解放者」战机轰炸普洛耶斯的罗马尼亚油田。
八月十七日:盟军完全占领西西里岛。
九月三日:盟军越过麦西那海峡,进攻义大利南部。
九月八日:义大利宣布向盟军投降。
九月十日:德军炮轰并夺取罗马。义大利海军由盟国接管。
十月一日:美国第五军攻占那不勒斯。
十月十三日:义大利对德国宣战。
十日月十九日:联合国主要成员国的外交部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
十一月一日:美军在所罗门羣岛的布肯维尔登陆。
十一月六日:苏联军队从德军手中夺回基辅。
十一月二十日:美军在吉耳贝特羣岛的塔拉瓦及马晋登陆。
十一月二十三日:罗斯福、邱吉尔及蒋介石在埃及首都举行第一次开罗会议。
十一月二十八日:罗斯福、邱吉尔及史达林「三巨头」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
十二月二十四日:艾森豪被委任为盟国远征部队的最高统帅,负责策划和指挥进攻欧洲大陆的行动。
十二月二十六日:德国的战舰「香霍斯特」号在北角被英国海军击沉。
一九四四年
一月二十二日:英、美军队在义大利安齐峩的德军阵地后方降落。
二月二日:苏联军队进入爱沙尼亚,并向拉脱维亚进军。
美国海军陆战队攻克马绍尔羣岛的洛尔拿穆岛,五天之后,美军又占领瓜加林岛。
二月二十一日:东条英机获任命为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成为军事。
三月二十日:纳粹为了解除巴尔干半岛所受的威胁,挥军进入匈牙利。
四月五日:戴高乐将军成为设在伦敦的法国临时政府***。
四月二十二日:麦克亚瑟将军率领美军登陆荷属新几内亚的荷兰第亚岛。
五月九日:苏联军队收复塞瓦斯托波海军基地。
五月十八日:纳粹军队从卡辛诺修道院撤退,为期三个月的大包围於是结束。
五月二十三日:盟军从义大利安齐峩的滩头阵地发动攻势。
五月二十五日:德军放弃由安齐峩至德拉西纳整段义大利海岸。
六月四日:英、美军队拿下未受德军摧毁的罗马。
六月六日:欧洲登陆日。以艾森豪为首的盟国大军登陆诺曼第,对的欧洲堡垒发动筹划已久的大攻势。
六月十三日:德军首次用V-1火箭攻击英国。
六月十四日:戴高乐将军巡视诺曼第。这是他四年以来第一次重临法国。
六月十五日:美国首次派出B-29型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轰炸日本。
六月十九日:在菲律宾海大战中,美国的舰载机袭击位於马利安纳羣岛与菲律宾吕宋岛之间的日本舰队。
六月二十七日:在法国瑟堡港的德军停止抵抗。
七月九日:经过二十五天的激战之后,美军攻占马利安纳羣岛的塞班岛。
七月十一日:苏联红军突破拉脱维亚及立陶宛两国的边境。
七月十八日:英国第二军在法国的康尼攻破德军防线。
七月二十日:拉斯敦堡的东普鲁士总部发生爆炸,仅受轻伤,行刺计划失败。
七月二十一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及步兵在关岛建立滩头阵地。
七月二十六日:美军在法国圣罗以西突破德军防线。
八月十日:美军苦战三个星期,终於占领关岛。
八月十一日:盟军迫近佛罗稜萨,德军弃守,该城安然无损。
八月十五日:盟军在法国南部的康城与土伦之间发动攻势。
八月二十一日:美军装甲纵队到达巴黎南面及北面的塞纳河地区。
八月二十三日:罗马尼亚向苏联投降,并加入盟国阵营。
八月二十五日:巴黎获解放,德军司令向勒克莱克将军投降。
八月二十七日:艾森豪将军在布德雷中将陪同下进入巴黎。
九月三日:陆军中将邓普绥麾下的英国第二军解放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九月四日:芬兰及苏联宣布休战。
九月五日:苏联向保加利亚宣战。
九月八日:德国发射第一批V-2火箭炮袭击英国首都伦敦。
九月九日:保加利亚与苏联签署双边休战协定。
九月十日:罗斯福与邱吉尔在魁北克举行大战期间的第九会议,也是两巨头在该城举行的第二次会议。
九月十七日:盟军空运部队深入荷兰。
九月二十四日:苏联军队从波兰出发,深入捷克三十二公里。
十月三日:在波科莫洛斯基将军指挥下的华沙抵抗军,经过两个月的苦战后,终於向德军投降。
十月二十日:美军在菲律宾中部的雷伊泰登陆。
十月二十三日:雷伊泰湾战役,日本舰队损失惨重,美国航空母舰「普林斯顿」号被击沉。
十一月六日:史达林宣布废除与日本签订的中立条约。
十一月七日:罗斯福连续四次当选美国总统。
十一月十二日:德国战舰「提匹兹」号在挪威特罗素对开海面被英国皇家空军炸沉。
十一月二十四日:驻塞班岛的美国B-29型轰炸机大炸东京。
十二月十六日:德军在阿登区发动大规模反攻,是为突出部之役。
十二月二十六日:在突出部之役的要塞巴斯托涅,麦考利夫少将指挥的美军由从南方推进的盟军先锋部队接替。
一九四五年
一月九日:麦克亚瑟将军麾下的部队在吕宋岛马尼拉以北大约一百六十公里的林嘉延湾登陆。
一月十七日:苏联派出军队攻占波兰首都华沙。
一月二十日:匈牙利临时政府与同盟国签署休战协定。
一月二十七日:立陶宛的麦美耳获得解放,苏联完全控制该国。
一月三十一日:邱吉尔与罗斯福在英属马尔他岛上会面,此次会谈是雅尔达会议的前奏。
二月三日:美军进入马尼拉。
二月四日:罗斯福、邱吉尔、史达林举行雅尔达会议,策划如何控制德国及其他已被解放的东欧国家。
二月十九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距东京一千二百里的琉璜磺岛。
二月二十三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夺得琉璜岛的摺钵山。
三月四日:芬兰对德国正式宣战,实际的宣战日期则追溯至一九四四年九月十五日。
三月七日:美国第一军在里马坚渡过横跨莱茵河的鲁登道夫大桥。科隆落入盟军手中。
三月九日:空前庞大的B-29型机羣轰炸东京,炸平市内四十二平方公里土地。
三月二十六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稳握琉璜岛。
四月一日:美军进攻东京以南五百四十多公里的冲绳岛。
四月十二日:罗斯福逝世,杜鲁门继任为美国总统。
四月十三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落入苏军手中。
四月十六日:苏联军队沿著七十二公里长的战线推进,对柏林作最后一击。
四月二十五日:美国及苏联的军队在易北河畔的土高会师,互相庆祝此一历史性时刻。
四月二十八日:墨索里尼和他的,以及十六名笃信法西斯主义的亲信在义大利科木湖略的一小村默齐格拉。
四月三十日:於柏林总理公署地下室中自戕。苏联国旗在德意志帝国国会大厦顶上飘扬。美军从达豪集中营释放了三万三千人。
五月二日:柏林落入苏军手中;义大利北部的残余德军部队投降。
五月三日:英军收复缅甸首都仰光。
五月七日:德国在法国里娒斯举行的一项仪式中,向各同盟国及苏联正式无条件投降。
六月五日:美、英、苏、法四强,共同宣布德国战败。四强接管德国,将该国划分为四个占领区。
六月二十一日:冲绳岛战役结束,美军获全面胜利。
六月二十六日:五十个国家的代表在旧金山签署世界安全宪章,成立联合国。
七月四日:麦克亚瑟将军宣布菲律宾全国重光。
七月五日:邱吉尔在英国大选中失败,艾德礼领导的工党上台。
七月十六日:首枚在新墨西哥州的亚拉摩戈多市试爆成功。
七月十七日:波茨坦会议在德国举行,社鲁门、邱吉尔(后由艾德礼取代)、史达林出席会议。
八月二日:发表波茨坦尼宣言,和平条款令德国人有来日维艰之感。
八月六日:美国的投落广岛,几乎毁灭整个城市。
八月八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并且进军东三省。
八月九日:美国把另一枚投落在日本长崎。
八月十四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天皇裕仁向全国人民宣布日本战败。
九日三日:日本投降仪式在停泊於东京对开海面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外相及一些军事领袖签署投降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