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呼和浩特天气预报15天查询百度_蒙古呼和浩特天气预报15天查询
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港澳台。
1、华北: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中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锡林郭勒市、乌兰察布市)。
2、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
3、华东:上海、安徽、江苏、山东、浙江、福建、江西。
4、华中:湖北、湖南、河南。
5、华南:广西、广东、海南。
6、西北: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
7、西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
8、港澳台:香港、澳门、台湾。
扩展资料:
天气预报顺序
第一个是北京特殊,因为是首都。之后播报顺序是纬度由高到底、由北向南。经度由低到高,由西向东,而且是以大区及附近地域播报。纬度最高的大区最先播报,东北地区(含京津呼市)—西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华中华东地区—华南地区。
中国天气网——华北地区
中国天气网——东北地区
中国天气网——华东地区
中国天气网——华中地区
中国天气网——华南地区
中国天气网——西北地区
中国天气网——西南地区
中国天气网——港澳台地区
一直到现在,我几乎是向来不看天气预报的,倒不是它准不准确的问题,而是我几乎从来就没有去关心天气的理由。儿时在家,一般大人都很关注这个节目,务农的人当然要关心天气的,有时候错过还有几句惋惜的话。我却对它很有些厌,因为电视剧就在它的后面。我每每盼着电视剧早来,当然也就要讨厌这个挡着电视剧快来的东西了。这一次临出发前,到网上查了一下“未来几日”呼和浩特的天气情况,得到的信息是:4、5号多云,可能还有小雨,6号多云转晴,而最低夜间温度将会达到2度。(这就是我专门去网上淘了件风衣的主要依据。)但这样的天气我是颇有些不满的,沙漠还好,遇着阴沉的天气,倒也能显出它的苍茫深沉,可草原一直在我心里的形象,就总是和蓝天白云相配的。
而况旅行社网站上还有欣赏草原日出日落、夜中星空的宣传。网站上具体是这样描述第一天的行程图景的:“早餐后乘汽车赴希拉穆仁大草原,登敖包山,祭敖包,访问牧民家庭、品尝奶食品。午餐后骑马照像(自费),观看摔跤表演,欣赏日薄西山的落日景观。晚餐品尝手扒肉、蒙古族歌舞敬酒。餐后观看民族歌舞或参加篝火晚会,观赏美丽的草原星空,宿蒙古包。”而“第二天:踏着露珠饱览气势辉宏的草原日出景象,早餐后返呼和浩特市……”
这是一幅多美好的广告图景啊!即使是方便面盒上的牛肉,相形之下也要逊色得多。
但是,照着网站上的路线行程安排,草原是刚好排在第一天,也就是4号,天气预报说有小雨转多云的天气。这样,那么,蓝天白云没有了,日出日落也没有了,夜晚的天空,也只是黑漆漆的一片,绝不会有“美丽的星空”了。呜呼,这些美好景象都没有了。呜呼,这该死的天气,还有我倒霉的运气。
我虽也有些愿意这天气预报不准确的盼想,但同时也知道并不可能,我是很相信现在的.以高科技手段得来的天气预报的。
但接下来情况却有两个意外的转变。
第一个转机是行程安排的变更,草原之行被调到了最后一天。其实也不是调,而是我跟的团已经走了一天,去过草原了,我是散客,就拼在他们团里,从他们的第二天的沙漠之旅开始我的行程,那草原之行当然就转到了最后一天。当导游告诉这一个我以为的转机时,我开始觉得自己还是很的,甚至生出了“老天眷顾”一类的想法。但仔细想想,草原的日出日落以及“美丽星空”还是看不到,因为到第三天下午整个行程就结束了。我的顿时欣快起来的心绪又低落了些,不过总算保住了草原上面的蓝天白云。“慰情聊胜无”,这个转变带给我的比它还要更多些。
车子还没有开出市区,天气就更有些阴凛了,过不多久,果然就下起了小雨来,这也就证明着天气预报的准。不知过了多久,我的心地跟着也有些沉沉的起来,思绪却似乎凝固,只呆呆的望向车窗外面。满眼里除了偶有的成排白杨树,就尽是灰色调子。但这灰调子也有深浅明暗,从接近灰的黄到死气沉沉的枯灰颜色,从田间玉米杆叶到荒地里的枯草,再到低矮的住家房屋,倒是灰的很齐全。但一律都显得少了生气,而且即便是在这雨中,也暴露着干燥的气味来。
我的心在这时遇到了难得的沉静,或者说是它将一些东西排空,也制住身外的纷扰,至于导游的例行介绍也毫不能听进。这该是一颗漂泊的心的沉静,是一种向着前方却不知归宿的心境。多少年来,我一直梦想着能一个人去流浪,也到草原去,到大漠去。然而,现在,我终于一个人在路上,而大漠就在前方,它却有些不知所往了。
不过天气预报还是宣告失了算,这也就是我所说的第二个转机。在接近中午的时候,天气竟然完全好转,刚刚还阴云密布甚至下了一场小雨,到这时天空却几乎“万里无云”。在接下来几天,也都是晴空万里,总的来说,这一趟我没有对老天不满的地方。当开始时,看到灰沉的天气,我还以为呼市也跟别的城市一样,空气早被工业化给污染,难以见到莹澈的蓝天了。
有一件事我在心里想了很久,就是这地方一路只看见地里的玉米,我不知道玉米这东西如果当做主粮的话要怎么吃,是做成玉米饼还是馍馍一类的东西?当然,这也是我的长于南方又太少常识,我们那里一年到头只吃米饭,挂面一类的东西甚至不会当做早餐,只是偶尔不愿做饭或者想吃点这个了才煮了吃。而且我从来很不喜欢面食。
趁了一个机会,我向导游问了这个问题,她的回答却很出乎我的意外,这些玉米都是给奶牛吃的,现在可以吃玉米杆,吃完玉米杆就吃玉米粒。原来这里是伊利和蒙牛的奶源基地,我恍然大悟,心说又解开一个迷惑。其实,有这样一些常识式的疑惑,倒在于我的陋闻,不能归结为事情本身稀奇的。
真正一件有些“稀奇”的事,倒是这场我看起来是小雨而导游认为是中雨的雨。据她所说,她们这里一年难得下几场雨,甚至还说出数量是四五场。我不知道她是为显示这里的环境特色而夸张,还是果真如此?同行的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听她这样说,就马上问:“那这场雨是第几场啊?”
不过这里的气候环境确是极少水的,能称得上山的地方都没有树,那些白杨也多在较平些的地方。从导游嘴里我还得知,这白杨是有河北杨和新疆杨的,这个我早先并不知道。似乎听她说这里新疆杨居多,但我也有些记不清确她的说话了,只是对于这些耐寒耐旱的勇士们,我又多了一些的认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