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亚丁湾属于什么海域?

2.海洋强国的意义

3.科普知识

4.初中地理复习资料

台湾海峡天气预报远海渔业_台湾交通部远海渔业气象预报

亚洲

名称 亚细亚洲,简称亚洲。

位置:位东半球的东北部,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靠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相连,合称亚欧大陆,总面积5 071万平方千米,亚洲大陆约占4/5。

范围: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40′,北纬60°05′),南至皮艾角(东经103°30′,北纬1°17′),西至巴巴角(东经26°03′,北纬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18′,北纬77°43′)。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有一系列与大洋洲接近的群岛环绕大陆,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非洲

名称 阿非利加洲,简称非洲。

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伸入西半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

范围 :大陆东至哈丰角(东经51°24′、北纬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东经20°02′、南纬34°51′),西至佛得角(西经17°33′、北纬14°45′),北至吉兰角(本赛卡角)(东经9°50′、北纬37°21′)。

欧洲

名称 欧罗巴洲,简称欧洲。

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亚洲的西面。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亚洲分界,西北隔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对。

范围: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东经66°10′,北纬67°46′),南至马罗基角(西经5°36′,北纬36°00′),西至罗卡角(西经9°31′,北纬38°47′),北至诺尔辰角(东经27°42′,北纬71°08′)。

大洋洲

名称 大洋洲。

位置: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其狭义的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广义的范围是指除上述三大岛群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等。

南美洲

名称:南亚美利加洲,简称南美洲。

位置:位于西半球的南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滨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一般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同北美洲相分。

范围:大陆东至布朗库角(西经34°46′,南纬7°09′),南至弗罗厄德角(西经71°18′,南纬53°54′),西至帕里尼亚斯角(西经81°20′,南纬4°41′),北至加伊纳斯角(西经71°40′,北纬12°28′)。

北美洲

名称 北亚美利加洲,简称北美洲。

位置:位于西半球北部。东滨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濒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

范围:大陆东至圣查尔斯角(西经55°40′,北纬52°13′),南至马里亚托角(西经81°05′,北纬7°12′),西至威尔士王子角(西经168°05′,北纬65°37′),北至布西亚半岛的穆奇森角(西经94°26′,北纬71°59′)。北美洲除包括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外,还包括加勒比海中的西印度群岛。

南极洲

名称 南极洲。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 位置: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

面积:总面积约1 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

范围:由围绕南极的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其中大陆面积1 239.3万平方千米,陆缘冰面积158.2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7.6万平方千米。

位置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面积 南北长约15 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19 900千米,面积17 968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占地球总面积的35%。太平洋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和岛屿、珊瑚礁最多的海洋。

太平洋:

范围 太平洋西南以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与印度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的经线与大西洋分界,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连接,东经巴拿马运河和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沟通大西洋,西经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通印度洋,总轮廊近似圆形。

大西洋

位置 位欧、非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面积 面积9 336.3万平方千米,约占海洋面积的25.4%,约为太平洋面积的一半,为世界第二大洋。

范围 大西洋南接南极洲;北以挪威最北端-冰岛-格陵兰岛南端-戴维斯海峡南边-拉布拉多半岛的伯韦尔港与北冰洋分界;西南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大西洋的轮廓略呈S形。

印度洋

位置 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大部分在南半球。

面积 7 491.7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1.1%,为世界第三大洋。

范围 印度洋西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大西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为界与太平洋相连。印度洋的轮廓是北部为陆地封闭,南部向南极洲敞开。

北冰洋

位置 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为三洲所环抱。

面积 1 310万平方千米,约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1/14。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4.1%,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洋。

范围 北冰洋被陆地包围,近于半封闭。通过挪威海、格陵兰海和巴芬湾同大西洋连接,并以狭窄的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在亚洲与北美洲之间有白令海峡通太平洋,在欧洲与北美洲之间以冰岛-法罗海槛和威维亚·汤姆逊海岭与大西洋分界,有丹麦海峡及北美洲东北部的史密斯海峡与大西洋相通。

亚丁湾属于什么海域?

海南地理

海南省陆地面积由海南岛及西、南、中沙群岛等岛屿组成,海南岛占了99%的陆地面积,并划分为海口市、三亚市、五指山市(原通什市)等18个市县。海南岛的中部地区集中了海南省的主要山脉, 由六百多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和部分低山组成,而这些山脉被万泉河一昌化江自中间分了东西两半,东部已开发为旅游区的有海南岛的最高峰五指山(海拔1867米)、吊罗山(海拔1250米),七仙岭(也叫七指岭,海拔1107米)等,西部则有黎母山(海拔1441米)、尖峰岭(1412米)等。这些山峰阻挡了从太平洋吹来的水汽,因而山中常常积聚雾,形成山区温凉湿润的气候,无论你在什么季节到山区旅游,这里给你的感觉始终是清凉的。高耸的山体还削弱了暴虐的台风及偶然袭岛的寒流,这使海南岛西部的多个市县成了无台风、无寒流的地区。

中部的水和天然林都非常丰富,海南三大河流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都发源于此。林中有许多珍稀树种,对保持海南西部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海南省拥有长达1617.8公里的海岸线,沿岸滩涂面积广阔,海南省所辖的18个市县中有13个均属临海市县,这些市县环岛分布,临海的地方许多已经开发成海滨旅游区,如三亚的亚龙湾、大东海,海口的带状公园,琼海的博鳖,万宁的石梅湾等。更多的则开辟为码头、渔港、盐田等, 由于海南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之间航运的必经之地,本岛的海洋捕捞业也依靠这些港口得到发展,也正是因为渔业的蓬勃,才使游客有机会品尝到经济鲜美、品种丰富的海鲜,海南的港口可说是海南经济腾飞的跳板之一。

海南岛丰富的温泉是不可忽略的,岛上已发现34处大大小小的温泉群,分布在岛的东南部及西北部,已开发的有七仙岭、蓝洋及兴隆等8处。海南岛上的温泉大多都依山傍海地融合在大自 然之间,其中以七仙岭温泉最为天然。

海南岛上天然湖泊较少,但河流众多,人们利用这些河流建起水库电站,开发水利及水电事业,不仅具有防洪供电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形成了海南岛另类的岛湖风光,较出色的有松涛水库、大广坝水库、南丽湖、云月湖等。

海南省是全国冬季温度最高的省份,严格来说海南省并没有冬季,只有零散的冬日。最冷的时候是1月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在17℃以上, 3~11月平均气温超过20'C,海南岛南部沿海地区及西、南,中沙群岛气温则还要更高一些。海南省每年的最高气温大多出现在4~5月春夏之交的时候,往往让人不能察觉暑热的来临。7月份是海南省的盛夏,然而由于周围有海洋的调节,也并不会使人觉得闷热难熬,再加上盛夏时节常有雷雨临岛,阵雨过后的凉爽会让人觉得特别的舒适。盛夏时节的海南中部山区最高温度也只有大约27℃,许多森林公园便成了天然的避暑山庄。因为海南岛四面环海,风力非常丰富。另外,海南省还是世界上同一纬度中雨量最多的地区,风雨相夹之下,使台风成为海南的“常客”。海南省的雨季在每年的5~10月,台风也发生在这期间,其中7~10月是台风最活跃的时候。台风来临时的那种天昏地暗的景观是长期生活在内陆的人所少见的。要得知最确切的海南省天气预报,不妨收听在1952年就开始播音的海南省人民广播电台。

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位于祖国领土的最南端,形成于约100万年以前的新生代第三纪中晚期, 由于地壳断块作用琼州海峡下沉,海南成为脱离大陆的岛屿。1988年建省后,全省陆地面积仅有35351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0.35%,是全国最小的省份, 然而却是全国最大的海洋省。 包括海南岛及其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等岛屿,所辖海洋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 海南省辖9市、10县(自治县)和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 其中省会城市海口市和三亚市、琼山市、儋州市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海南岛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邻,东濒香港、台湾省,东南是菲律宾,南部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相接,是我国与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交往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海南地处亚热带,属季风热带气候,年均气温23.8摄氏度,凉爽的椰风吹散了盛夏的炎热,明媚的阳光温暖了冬季的大海,没有真正的酷暑和寒冬。是冬泳和避寒的胜地。岛上四季长青,空气清新,被誉为“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未受污染的长寿岛。”

椰树是海南标志树,因而海南有椰岛之称,“椰风海韵” 是海南最好的写照。在海南女人勤劳善良的口碑之下,海南男人不可避免地推进了另一个话题。有人将海南男人框进了老爸茶馆,有人认为创业奔忙中的海南男人也不容小觑,而有人更将海南男人按地域逐一圈点品评嫁娶。南国都市报记者就此进行一番了访。

一方水土一方人

即便同为“离太阳最近的男人”,但一方水土一方人,海南男人在不同的风俗人情地质物化的熏陶之下,势必特质不一。其中文昌男人、澄迈男人、万宁男人则因个性鲜明,褒贬不一,而时常被人分门别类,一一说道。

游走在全国各地最多的要数文昌男人,就连远赴南洋的木船上,挤得最多的也是文昌男人,所以文昌成了著名的侨乡。文昌男人不惧远游,因此“大男子主义”自然名声在外。用符姐的话来说,文昌女人的勤劳贤惠基本是被文昌男人“熏陶教育”出来的。符姐两口子都是文昌人,丈夫老林在机关上班,尽管工作并不繁忙,但家务却极少沾手。符姐说,自古文昌属于文化之乡,文昌男人多因仪表俊朗谈吐得体而被海南女人青睐,而且文昌男人事业在外,在他们心里大事和小事区分很开,男人和女人该做的事也分得很清楚,琐碎家事自然属于小事,这些他们几乎不闻不问就丢给了妻子,文昌男人家里很懒家外很勤,而且喜欢牢牢掌握话语权,所以文昌男人行走仕途的比较多,因此“文昌倌”属于事业心较强的海南男人。

而对于现代女性而言,“文昌倌”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吃香。吴**说,如果让她择偶她不会考虑文昌男人。她说都市女性大多自立,已不需要通过婚姻通过丈夫的前途改变命运,相反她会更实惠地考虑夫妻之间的感情和生活质量,她希望丈夫是个体贴细致,懂得疼惜女人照顾家庭的人,而这点上她所认识的文昌男人普遍表现不佳。

同扛“大男子主义”大旗的万宁男人则相对要实在一些。话未说出就吼上两嗓子骂上两句的万宁男人很多,但和妻子一同下地耕田、卸货开店的万宁男人也不在少数。刘先生是万宁女婿,也与很多万宁男人结交了朋友,关系都很铁。他说,从地域而言,万宁地理特点为大镇小村,居住在小村落的万宁男子喜好广交朋友,重情重义。他认为万宁男人算海南男人中最为勤劳的。行走各市县,都会看见万宁男人的足迹,高至居官,低至废品收购、踩三轮车,只要能挣钱,再辛苦也无所谓。刘先生说,从万宁男人身上有人还真能看到一股子平地拔楼的闯劲,挺可贵,有人还曾戏称万宁人算是海南的“犹太人”。

万宁男人的缺点和优点同样鲜明,脾气暴躁的万宁男子没少让女人望而却步,但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这也许是纸老虎。刘**说父亲就是万宁人,脾气急噪发起火来谁都害怕,但父亲最疼儿女。她觉得,儿女和家庭永远都摆放在万宁男人心里最重要的位置,父亲辛苦奔波一辈子,全心全意都是为了儿女。

在张**看来,澄迈男人是最温暖可亲的,光从那口软绵绵的澄迈方言便可见一斑。张**说,今年9月底她准备回家完婚,丈夫小王就是澄迈人。通过她和小王家人的接触,她觉得澄迈男人脾气很好,热情诚恳,没有太多男人的架子,做事也很细致。而作为即将成为丈夫的小王,体贴就是最让她满意的地方。她觉得质朴热情不仅是澄迈男人的优点,也是大多数海南男人的优点。

茶里的海南男人

在很长久的印象中,“海南男人”是和“老爸茶”捆绑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的,甚至在一些外乡人眼里,他们成了等同意象,可以相互诠释。

曾有人总结:“海南女人在地里,海南男人在茶里。”从此海南男人被打上懒散的印记。云者纷纷,但极少人会问津老爸茶的渊源,殊不知这半碗凉茶水还曾经成就了海南男人的骄傲。

老爸茶最初起源于海甸溪边的得胜沙。民间仍有一说,老爸茶的兴盛和渔民有关。过去出海捕捞的渔民中多为男人,连续数月在海上作业,面对不可预测的风浪侵袭,一旦满载而归安全登陆,这些疲惫不堪的打着赤脚的打渔男人们则围坐在小茶馆里,随手在裤管上擦去鱼腥味,一壶热乎乎的老爸茶,信马游缰天南海北地神侃,把几个月憋在海上的话都倒出来。他们自信满满,满船渔利就是实力证明。而这样说来,老爸茶反倒成了海洋文化的派生品。总之,喝茶成了岛民的一种生活。

曾经,喝茶的男人也是“干事业”的人,而当时海南男人喝老爸茶无论在自己眼里,还是在女人眼中都是那么和谐自然的一件事儿。在那个经济不甚发达的年代,闭塞迟缓的海岛没有外来冲击,没有参考速度,任何事情都可以闲散经营,连时间都富余得无处挥霍,喝一天茶任日头划下西天又算得上什么?

老甘居住在南渡江东,世代渔民,但他和儿子现在都摒弃了祖业在镇上做起了修理生意,生活十分殷实。年过一年儿子快20岁了,他认为得给儿子在海口张罗一份“正业”,很快便从朋友有了线索。

“出来喝个茶,到时再说。”老甘放下电话心里美滋滋的,第二天天不亮就起了个大早,摆渡过江,在长堤路的茶楼里请朋友喝了个早茶。

一种思维习惯已经深深嵌进海南男人的骨子里,要谈事,先喝茶。事情成不成都先把茶砌上,茶桌是酝酿事业的地方。而茶桌文化所带来的闲散、庸懒也被一代又一代海南男人带着上路,雄心和意志被渐渐掩埋。而在市场嘶杀节奏迅猛的当下,这样的闲散状态,显然已沦为桎梏。

文先生是典型的老海口,但除了应酬性的早茶外,他几乎不踏足街边茶坊。他说,海南男人多爱喝茶,这是好习惯,但上茶馆喝的则分为两种,业务繁忙的和无业游人。而现在业务繁忙的为了讲求效率,也无暇以茶为幌,所以剩下的大多为无业的人。这些人去茶馆并不为喝茶,只是为了说话。更让他生气的是,茶桌上的男人还迷上了彩经,宁愿坐等馅饼,也不愿拼闯耕耘,其中不乏年轻人。一些海南男人时常说的想的都比做的多,正是因为这样,事业难有起色,让人痛心,最后人们将厌恶归咎于“老爸茶”。

海洋强国的意义

亚丁湾?

(Gulf?of?Aden)?

亚丁湾(Gulf?of?Aden)是指印度洋在也门和索马里之间的一片水域,它通过曼德海峡与红海相连,是波斯湾?石油输往欧洲和北美洲的重要水路,也是全球海盗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

亚丁湾沿岸的主要港口城市有:亚丁、柏培拉、博萨索。?

印度洋西北的海湾。位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索马里半岛之间。海湾东连阿拉伯海,西经曼德海峡通红海.?

亚丁湾,系以也门的海港亚丁为名。北面是阿拉伯半岛,南面是非洲之角,西部渐狭,形成塔朱拉湾(Gulf?of?Tadjoura),东面以瓜达富伊角(Cape?Guardafui)的子午线即东经51°16′为界。东西长1,480公里(920哩),平均宽度482公里(300哩),面积53万平方公里(205,000平方哩)。希贝海脊(Sheba?Ridge)横贯海底,为印度洋海脊的余脉,有许多大致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最大的叫阿卢拉-费尔泰海沟(Alula-Fartak?Trench),深5,360公尺(17,586呎),是整个海湾的最深处。希贝海脊湾口的深度达3,900公尺(13,000呎),向西造成一条较浅的东西方向沟谷,即塔朱拉湾。

科普知识

分三个角度回答:①教育教学角度;②研究角度;③新闻角度。希望对你有用。

**①教育教学角度:

油气和海水是海洋行业性战略。我国近海含油气盆地石油量约240亿吨,天然气量14万亿立方米。东海和南海还有天然气水合物。海洋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在国际海底区域拥有多金属结核 5 亿多吨。预计到21世纪中叶,海洋油气开发在油气行业中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海水是一种无限,海盐也是一种永续开发的,本世纪中叶前后,海水将成为举足轻重的水来源之一。

②研究角度:

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国家的繁荣富强,都与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的安全是国家的安全,的危机是民族的危机。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是各国分别占有和世界共有的。世界海洋中有2.5亿平方千米和国际海底区域,其中有丰富的共有海洋。海洋是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宝库。随着陆地战略的日益短缺,沿海各国不断加大向海洋索取的力度和强度,重视对海洋“蓝色国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开发已经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据联合国秘书长报告的资料,目前世界国民经济总量为23万亿美元,其中海洋经济约1万亿美元,占4%以上。全球陆地为人类提供的生态价值12万亿美元,海洋提供的生态价值21万亿美元。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沿海国家,国土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东南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岸线漫长,港湾众多,海域辽阔。广袤的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海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报告在总体战略部署中专门提出了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实施海洋开发”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是指导我国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海洋开发列入其中,即意味着开发海洋已经列入党的议事日程,列入了国家的发展战略。这是海洋事业展的历史性机遇,是启动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最好时机。

为使我国最终成为世界海洋强国、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必须有一个贯彻始终的海洋开发保护战略。海洋既有各国的国土、又有世界共有,海洋战略研究涉及的区域应包括近300万平方千米的我国主权和管辖海域(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也包括2.5亿平方千米国际海底区域和。我们应该以为主体、以与经济的关系为中心,对与海洋开发保护相关的人口、环境、科技、管理问题,进行整体思考,做出准确的发展定位和战略选择,使海洋成为战略性食物、矿产、水和金属基地,成为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物流通道和生存发展空间。

一、我国的海洋态势

海洋是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宝库。海洋自然包括海域(海洋空间)、海洋生物、海洋能源、海洋矿产、海洋旅游、海水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海洋大国,开发海洋已经形成了多产业组成的海洋经济体系,海洋的进一步发现、开发和利用,对于我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海洋的基本特点是:

1、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

我国大陆位于西北太平洋沿岸,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海洋渔场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大陆架面积130多万平方千米,拥有丰富的滩涂、海洋渔业、海洋矿产、港湾、海洋旅游、海洋能源等海洋自然。我国的内水和领海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因划界工作尚未完成,确切面积还难于确定,估计为200万平方千米左右。这些管辖海域是中华民族长期生存繁衍的重要基础。我国还可以方便的进入世界大洋,开发利用和国际海底区域的海洋。

2、拥有具战略价值的优势海洋

我国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大陆岸线长18000多千米,加上岛屿岸线14000千米,海岸线总长居世界第四,大陆架面积13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水域面积200~30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十,这些都是世界性优势。

我国沿海深水岸线400多千米,宜建中级以上泊位的港址160多处,其中深水港址62处。我国海域2万多种海洋生物,有丰富的渔业。滩涂面积217.1万公顷,30米等深线以内海域面积有20亿亩,充分利用其生物生产力,相当于10亿亩农田。滨海景点1500多处,适合发展海洋旅游的海滩、水域众多。这些都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性。

油气和海水是海洋行业性战略。我国近海含油气盆地石油量约240亿吨,天然气量14万亿立方米。东海和南海还有天然气水合物。海洋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在国际海底区域拥有多金属结核 5 亿多吨。预计到21世纪中叶,海洋油气开发在油气行业中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海水是一种无限,海盐也是一种永续开发的,本世纪中叶前后,海水将成为举足轻重的水来源之一。

3、开发海洋形成了多产业组成的海洋经济体系

我国有悠久的海洋开发历史和丰富经验,逐步形成了多产业组成的海洋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从18年的6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4133.5亿元,20多年间翻了6番多,是上个世纪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翻的3倍多,海洋开发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事海洋开发的劳动力400多万人,兼业人员超过1000万;造船完工量达224.51万综合吨;海洋运输船舶10378艘,3076.21万净载重吨;机动生产渔船2729艘,其中远洋渔船1719艘;海洋科技水平越来越高,海洋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4、海洋开发保护中尚存在较多的问题

(1)海洋平均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管辖海域面积、海陆面积比值、海岸线系数,这三个指标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海洋总量、发展海洋经济和进入海洋的方便程度等方面。它们是衡量海洋优势的重要指标。我国人均占有海域面积位居世界第122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海域面积与陆地国土面积的比值为0.31:1,排在第108位;我国虽拥有长18000多千米的大陆岸线和14000多千米岛屿岸线,但海岸线与陆地面积之比的系数仅为0.0018,排在第94位。

(2)重要海洋优势不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国内外学者研究,世界海洋渔业的可捕量,在没有开发大洋中层鱼类的情况下,每年约为2~3亿吨,中国在近海和外海的可捕量,每年约350万吨,海洋渔业可捕量仅占世界海洋渔业总可捕量的1.16~1.75%;中国海区的生物生产力也不是世界上最好的,近海鱼类生产力平均为3.18t/km2·年,而南太平洋沿海为18.2t/km2·年,西非近海为8.3t/km2·年;世界海洋中的生物共约20万种,中国海20278种;世界海洋中年产量在10~100万吨之间的品种有60~62种,中国近海历史上年产量超过1万吨的有40种左右,没有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大宗品种。

在世界海洋油气丰富的沉积盆地中,中国近海不占优势。世界上海洋油气储量主要集中在波斯湾、北海、几内亚湾、马拉开波湖、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西海岸等几个地区,这些地区的油气总储量占世界海上探明储量的80%。在未探明的油气区中,主要集中在北极地区,南极、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周围海域,中国近海的找油前景不如上述地区。据预测,中国近海的石油可储量仅占世界储量的3~12%。

(3)开发不足和过度开发并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海洋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既有开发不足和巨大潜力,又有过度利用和衰退问题。统计数据表明,近海油气探明储量仅占量的1%,累计开量仅占探明储量的5%。滨海旅游利用率不足1/3,且开发深度不够。可养殖滩涂利用率不足60%。宜盐土地和滩涂利用率只有45%。15米水深以内浅海利用率不到2%。海水直接利用规模较小。滨海砂矿累计开量仅占探明储量的5%。沿海地区一些深水港址未开发,外海渔业利用不足,海滨砂矿利用率不高,海水和海洋能的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更低。大洋矿产尚未开发。但在我国近海,渔业大多处于过度开发状态。主要经济鱼类衰退,部分水域一些种类几乎绝迹。

(4)与海洋相关的海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几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海洋开发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与日俱增。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海洋自然和生态破坏情况在各海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目前的海洋污染排放和海洋的纳污能力、自净能力已经超出平衡临界值。1999年,沿海地区工业废水直接入海量为81416万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4.13%;每年通过不同途径进入近海海域的各类污染物质约1500万吨。因此,沿岸海域环境质量普遍下降,突发性污损频发。养殖水域水质退化,近海渔业衰退,部分海洋珍稀物种濒临灭绝;近海劣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超过20万平方千米;不合理的围海、砍伐、挖礁、挖砂,致使80%的珊瑚礁遭到破坏,80%的红树林被砍伐,70%的沙质海岸受到侵蚀。同时部分海岸、海滩侵蚀后退,海水渗透倒灌,环境灾害不断,甚至危及人民生活和生产。

(5)海洋权益和海洋争端尖锐复杂。海洋权益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权益争端的实质就是海洋争夺,是经济利益的争夺。目前我国面临的海洋和海洋权益争端尖锐复杂。在黄海区,存在着我国与朝鲜和韩国的渔业利益争端,中国的传统权受到威胁;东海是中、日、韩三国渔民共同作业的渔场,渔业矛盾很多,要依靠渔业协定来协调渔业利益关系。除此之外,东海丰富的油气也存在着争议,主要有日韩84000多平方千米共同开发区内的油气争议、东海中部油气争议、钓北坳陷油气富集区争议等,如果钓鱼岛归日本,我国将损失海域面积6~7万平方千米,油气16~18万吨。南海的渔业利益和油气利益争端更加尖锐。南海的断续国界线内海域是我国渔民的传统区,其中一部分区域处在周边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内,从而出现渔业利益冲突。南海南部我国断续国界线以内的油气争议区约27万平方千米,涉及量约78亿吨(主要在万安、曾母、文莱—沙巴盆地)。周边国家在我国断续国界线附近每年开的石油达5000多吨。

在认真理解海洋基本态势的基础上,对海洋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战略选择。

二、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战略

海洋既有赋存于国家管辖海域的国土,又有分布于和国际海底的共有海洋。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海洋、配置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海洋共有开发保护成为全球共同性任务的新形势下,要形成新的海洋战略。树立大海洋思想,珍惜我国的海洋国土,放眼关注世界海洋;确立大力开发、积极保护、永续利用的基本战略,以及合理开发保护海洋国土、多元化利用国外海洋、积极参与分享世界共有海洋、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海洋开发保护、建立海洋生态经济等战略选择,实现使海洋成为战略性基地、海洋永续利用、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1、合理开发保护海洋国土

管辖海域的自然是重要的国土,象陆地国土一样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我国的海洋既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又有急需加强保护的双重任务,应该实行合理开发战略,使国家管辖海域成为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基地。

海洋矿产包括国家管辖海域的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砂矿,国际海底区域的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矿产等,有巨大的潜力。要加大海洋矿产勘探力度,增加探明储量,提高国家的保证程度。力争在海上发现新的大型油气田,使海洋油气产量在全国油气总产量中的比重从目前的10%提高到25%以上,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要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列入国家,重点进行南海北部陆坡区相关海洋环境和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为商业性勘查做好、环境和技术准备。要加强有争议海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并积极贯彻“搁置争议、共同原则”,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力争海洋权益主张重叠区域的份额。

重视保护已经严重衰退的海洋生物,海洋捕捞业要取捕捞量“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政策,减少捕捞量,争取逐步恢复主要经济鱼类、重要渔场的渔业。科学合理利用滩涂和浅海的可养殖海域,减少养殖业的自身污染,保护养殖海域的生态环境,积极推广生态优化养殖模式,取大型海湾和近海的海洋农牧化、重要经济种类的人工增殖放流、近海渔场综合整治等措施,保证海洋生物的可持续利用。

珍惜爱护每一处可用于海洋旅游业发展的海滩、海水浴场、海水运动场、珊瑚礁区、沿海红树林等,积极发展海洋旅游业。要重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防止海洋生态环境退化,保证海洋的永续利用。

2、多元化利用国外海洋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世界许多沿海国家的海洋可以与外国合作开发。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海洋特点,从战略角度考虑,既要充分挖掘本国海洋的潜力,也要走出去,取各种形式,多元化利用国外:(1)要进一步合作开发利用外国渔业。我国已跨入世界主要远洋渔业国家的行列,远洋渔业的作业区域遍布西非、东非、南亚、中东、南太平洋、北太平洋和南美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海,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这种合作,共同开发其管辖海域的渔业,尤其应加强与阿拉斯加、非洲沿岸和拉美地区国家合作,取独资、合资形式开发这些国家近海。(2)我国与日本、韩国、越南的渔业协定生效后,有大批渔船要退出传统作业渔场,大量渔民面临转产转业的严重形势。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延长现有渔业协定中的安排,也可考虑争取建立共同渔业开发区等措施,维护我国渔船在传统渔场的捕捞利益,减少渔业协定生效造成的损失,为渔民转产转业争取时间。(3)利用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地缘优势,争取与海上邻国、海洋油气条件较好的非洲和拉美国家合作,勘探开发其海洋油气,优化我国油气配置。

3、参与分享世界共有海洋

国际海底区域约占地球表面积的49%,是地球上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最大的政治地理单元,蕴藏着丰富的多金属结核、钴结壳、热液硫化物、天然气水合物和深海生物基因等,是地球上尚未被人类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的潜在战略基地。我国于1991年3月获准在联合国登记为国际海底先驱投资者,获得了7.5万平方千米矿区。今后要在进一步加强多金属结核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关注其他深海矿产,尽快摸清富钴结壳矿区资料,提出探矿区,并选择较好矿区,适时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出申请。

应积极参与联合国关于渔业开发和保护管理条约的制定,积极加入国际性和区域性渔业组织,为我国企业利用渔业创造良好的大环境。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大洋性渔业,开辟新的作业海域和新的捕捞品种,要把金枪鱼丰富的西印度洋和中西太平洋海域作为新的作业区。

4、发展高科技,促进海洋利用

海洋开发需要海洋科技支撑,应本着促进开发、提高经济贡献率的根本目的,实行高技术先导战略,形成高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性工作相结合的战略部署。发展海洋勘查技术,不断发现新的可开发;发展低成本高效益海洋利用技术,开发利用密度低、品位低、开发难度大、成本高的海洋;发展海洋深加工技术,开发利用海洋功能食品、海洋医药产品、海洋精细化工产品等,提高的二次利用率,废弃物再利用;发展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包括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影响、局部海域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及局部生态变化过程的监测、预报、控制和管理技术,海域生态环境的修复技术、生态工程技术和污染损害的防治技术等,为修复近海的生态环境作好技术储备;发展海洋监测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重视海洋自动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广泛应用卫星遥感技术,逐步实现对我国近海海域的全自动动态监测。

5、建立海洋生态经济模式

海洋已经出现严重的生态经济问题,重要海洋过度开发,海洋生态环境退化,海洋产业衰退,沿海地区发展受到影响。海洋的可持续利用是由海洋环境、海洋、海洋开发活动、沿海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共同决定的。海洋开发要走持续利用、产业持续发展、生态优质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增加新的可开发,但开发规模和速度不应超过海洋和环境的承载力。实施和环境综合管理,把海洋开发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逐步形成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三、实施海洋开发战略的对策措施

1、加强管辖海域的战略性、区域性调查评价

(1)重点海区的基础调查与评价。取综合性调查和专题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基本查清海洋开发利用现状,发现一批新的可开发。重点是一海(渤海)、一湾(北部湾)、一峡(台湾海峡)、三洲(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海岸带国土环境最大承载力研究,环渤海及东南沿海的海洋地质—生态环境评价。

(2)管辖的海域的综合地质调查。实现我国领海和管辖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有重点地开展典型海域1:25万综合地质调查;逐步建立具有中国海域特点、能为我国海洋规划、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有效服务,与全球变化研究和国际减灾基础研究接轨的海洋地质科学体系。

(3)我国海域矿产的潜力调查。大力开展海洋油气调查工作,提出新的油气远景区和新的含油气层位,对远景作出评价,对南沙海域、南海北部陆坡区和黄海等海域石油天然气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对远景作出战略预测和评价。

(4)国际海底区域的勘查。开展深海的调查研究,以富钴结壳和天然气水合物为勘探重点,面向多种,圈定多金属结核合同区的可地段, 富钴结壳较好的矿区。同时,对热液硫化物、深海生物基因和其他潜在的非传统进行综合调查评价研究,为商业性勘探开做好和技术准备。

(5)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取样。优选南海北部等陆坡区作为试验勘查区,分阶段开展调查工作,初步查清天然气水合物特征和赋存条件。安排一定航次调查取样和钻探,圈定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查明量和探明一定的地质储量。

2、积极参与全球海洋科学研究和开发保护

积极参与联合国系统的各项海洋事务,为发展海洋科学、保护海洋和环境、完善海洋和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做出贡献。参与全球性和区域性海洋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海洋生物开发和保护的国际合作,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及国际海底区域勘探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为我国利用世界海洋创造有利的大环境和条件。

3、制定鼓励利用世界海洋的优惠政策

为鼓励和引导“走出去”开发利用世界海洋,应建立部委间协调机制,统一规划管理,简化审批。建立联系渠道,为“走出去”开发利用世界海洋提供联络和服务。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在重点海区和重大海洋开发利用的前期工作,以减少风险,鼓励和引导利用国外海洋的积极性。对于开发利用世界海洋的项目,在出口信贷中予以扶持,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放宽信贷条件。对在国外开发海洋所取得的份额产品,在进口配额、进口许可方面给予特殊安排,并实行优惠的关税政策。开展世界范围内的海洋可供性研究,建立“走出去”开发利用世界海洋的服务和支持系统,为实施全球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4、制定和完善海洋开发保护规划

海洋勘探开发需要有宏观规划指导,建立规划体系。要制定必要的专项规划,如渔业规划、海洋油气规划等,以及地方的区域性规划,形成国家、省、市(县)规划体系。要理顺不同种类海洋规划之间的关系,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确保海洋的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

5、建立和健全海洋管理体系

海洋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以海域使用管理为基础,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的体制建设,包括建设相对集中的海洋管理机构,建立一支装备精良的多职能的海上执法队伍,建立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的体制。第二要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的行政措施的制定,包括维护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多方面海洋政策,以及海洋开发和保护规划等。第三要加强执法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加强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综合管理,加大海洋开发利用管理的执法力度,保证依法有序开发保护海洋。

6、开展和加强海洋生态建设

海洋开发要与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逐步淘汰污染严重、浪费的开发活动,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压力。发展生态型养殖业和滨海旅游业,建立沿海生态城市、生态示范区,把海洋经济快速增长建立在海洋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建立海洋环境监测、观测系统与评价体系,加强总量控制、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减缓和遏制近岸重点海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势头。启动渤海湾、辽东湾、大连湾、胶州湾、长江口、杭州湾、大亚湾和珠江口海域的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工程。加强海洋生态建设与海洋保护区管理,切实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建立一批海洋和生态保护示范工程。

结 语

海洋是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宝库。海洋是人类共同的继承遗产。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越来越多的依赖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海洋勘探开发还处于初始阶段,人类详细调查勘探过的海域不超过海洋总面积的10%,许多已经发现的海洋还难以开发利用。海洋问题是长远战略问题,需要国家统筹规划。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们要用战略眼光筹划海洋的勘探开发,安排一些世纪性工程,摸清我国管辖海域的家底,制定出合理开发规划,走出国门积极利用世界海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保证,为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③新闻角度:

海洋开发意义深远关乎中国未来

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日前在青岛说,探索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将成为全球发展的新热点和全球竞争的新舞台。努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是关乎中华民族未来的战略之举,决不能掉以轻心。

鲁志强在此间举行的2001年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上说,伴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人类社会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人口急剧增长,陆地日渐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未来。人们在重新确定自己新的行为方式的同时,也不能不为了争取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寻找新的替代源泉,于是再次把目光和期望转向海洋。

鲁志强认为,海洋的研究、开发和保护无论是对于全人类,还是对一个具体国家都是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巨大的人口数量对和国土的压力之大,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相比的,开发“蓝色国土”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意义更为深远。

他举例说,海水淡化问题的的前景,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发展态势和经济决策。有专家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5至16亿,水短缺可能成为比能源短缺更严重的危机。开发海水利用技术,包括海水淡化技术和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技术,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鲁志强说,我国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十分重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比较而言,我国海洋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不仅相对于世界水平,而且相对于本国其他高新技术领域,例如空间技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还是落后的。有专家统计,发达国家科学进步因素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已达到80%左右,而我国还只有 30%多。我国在许多海洋经济和研究领域,因缺乏先进装备、资金和相应的技术已经受到了影响。因此,我国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并使之产业化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新华社)

初中地理复习资料

1安全小知识

用火安全小知识

一、是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礼堂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气失火。

二、是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气,不要气等火,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阀门坏了要及时更换。不要让儿童使用灶具或随意玩弄开关。

三、是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焰或被风吹灭火焰,引起跑气。

四、是液化气罐应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开水泡或火烤。

五.是如发现有气漏出,应立即取措施:打开门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风换气(但不能用电扇吹),然后查找漏气部位。

灭火基本知识

(1)隔离法:这是一种消除可燃物的方法。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用水或其他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将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迫使物质燃烧停止;或将水和灭火剂喷洒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降低可燃物温度,避免火情扩大。

(4)抑制法。

海和洋的区分

[编辑本段]

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海洋,海洋。人们总是这样说,但好多人却不知道,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它们彼此之间是不相同的。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系呢?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温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世界共有4个,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我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世界主要的海接近50个。太平洋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

海洋的形成

[编辑本段]

海洋是怎样形成的?海水是从哪里来的?

对这个问题目前科学还不能作出最后的答案,这是因为,它们与另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同样未彻底解决的太阳系起源问题相联系着。

现在的研究证明,大约在50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分离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团块。它们一边绕太阳旋转,一边自转。在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团块彼此结合,由小变大,逐渐成为原始的地球。星云团块碰撞过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剧收缩,加之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使原始地球不断受到加热增温;当内部温度达到足够高时,地内的物质包括铁、镍等开始熔解。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并趋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轻者上浮,形成地壳和地幔。在高温下,内部的水分汽化与气体一起冲出来,飞升入空中。但是由于地心的引力,它们不会跑掉,只在地球周围,成为气水合一的圈层。

位于地表的一层地壳,在冷却凝结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冲击和挤压,因而变得褶皱不平,有时还会被挤破,形成地震与火山爆发,喷出岩浆与热气。开始,这种情况发生频繁,后来渐渐变少,慢慢稳定下来。这种轻重物质分,产生大动荡、大改组的过程,大概是在45亿年前完成了。

地壳经过冷却定形之后,地球就像个久放而风干了的苹果,表面皱纹密布,凹凸不平。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种地形一应俱全了。

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浓云密布。天昏地暗,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由于冷却不均,空气对流剧烈,形成雷电狂风,暴雨浊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滔滔的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这就是原始的海洋。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带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断蒸发,反复地形云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陆地和海底岩石中的盐分溶解,不断地汇集于海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积累融合,才变成了大体匀的咸水。同时,由于大气中当时没有氧气,也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可以直达地面,靠海水的保护,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诞生。大约在38亿年前,即在海洋里产生了有机物,先有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在6亿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慢慢积累的结果,形成了臭氧层。此时,生物才开始登上陆地。

总之,经过水量和盐分的逐渐增加,及地质历史上的沧桑巨变,原始海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海洋。

海水的盐分

[编辑本段]

海水所含的盐分各处不同,平均约为百分之三点五。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无机盐,最常见的是氯化钠,即日用的食盐。

有些盐来自海底的火山,但大部分来自地壳的岩石。岩石受风化而崩解,释出盐类,再由河水带到海里去。在海水汽化后再凝结成水的循环过程中,海水蒸发后,盐留下来,逐渐积聚到现有的浓度。

海洋所含的盐极多,可以在全球陆地上铺成约厚500呎的盐层。

波浪

[编辑本段]

波浪不断在海上翻滚,有时波平如镜,有时却巨浪滔天。除了那些由地震或火山爆发造成的波浪外,波浪多半由吹过海面的风引起,远处暴风雨所搅起的波浪,可能移动数百哩才抵达岸边。

浪与浪之间由波峰至槽底的高度,多半不超过10呎。不过在暴风雨中,波浪可能高得惊人;1933年,在太平洋录得的最大波浪高达112呎。

大陆架

[编辑本段]

少数像火山岛之类的陆块,边缘会陡峭地落入海中。但在大陆周围,大多数是覆盖著浅浅海水的架形陆块,是大陆的延伸部分,称为大陆架。大陆架通常徐徐向下斜伸至海面下约650呎,然后陡峭地落下到海底。大陆架的陡边称为大陆斜坡。大多数大陆架延伸至离岸约50哩处;有些狭窄得多;不过,西伯利亚北岸的大陆架却宽达800哩,远伸入北极海内。世界大部分渔获,都是来自大陆架上丰饶的水域;各国更声称拥有其海岸以外大陆架的主权,把其中的石油、矿藏和其他货源据为己有。

海岛

[编辑本段]

如果根据世界各国出版的地图书中发表的海岛数目统计,世界上有10万个左右的海岛的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但是,世界各国统计计算的标准、方法也不完全一样:有的把10平方米以上,或100平方米以上的礁石就算做海岛;有的把500平方米,甚至1平方公里以上海洋中的小块陆地才算岛屿。显然,标准方法不同,所统计的数目也就不同。如印度尼西亚,它是世界上海岛最多的国家,印尼有关部门统计为13000多个,而印尼海军统计为17000个。一个国家不同部门统计的海岛数目就相差约4000个。

全世界岛屿的面积共约7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1/15。

丰富的海洋生物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人均耕地面积正在逐渐缩小。全世界都在关心地球如何养活 人类的问题,其着眼点不能只局限于进一步发展陆地上的农牧业,也要积极开发利用广阔的 海洋。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不仅可以建立海上农牧场进行海水养殖,而且还有许 多有待于我们去开发的用途。

海上农牧场 海上农牧厂自80年代起受到各国的重视。日本最早提出建设海上农牧场,1980 年起便开始实施一项为期9年“海洋腾飞”,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80年代末养殖产量 已超过200万吨,居世界首位。美国在80年代也投资10多亿美元建立了一个10万亩的海洋农 牧场。前苏联虽以远洋渔业为主,但也不放松海水养殖业,在里海和亚速海投放鲟鱼幼体, 长大后将其回捕,还在远东沿海建立牡蛎、扇贝等养殖场。其他国家在此期间也掀起发展海 水养殖业热。我国近来也注意实施海水养殖,并已成为世界养虾大国。

80年代以来世界海水养殖产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到80年代末养殖产量估计已超过800万 吨。但从整个海洋渔业看,世界海水养殖的比重还比较小,不到10%,因此还有巨大潜力待 开发。

现在正把许多高技术用于鱼类品种的改良上。例如利用遗传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改良鱼虾 贝藻的种苗和幼仔,使其成长快、生命力强、肉质好。

年美国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使贝 类、鲍鱼的养殖产量提高了25%。根据所发现的几种鱼类的生长激素其因,进行了基因分离 和转移实验,1986年成功地将虹鳟鱼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鲇鱼中,使鲇鱼养殖周期缩短一半 以上。从南极鱼类中分离抗冻基因,将其转移到大西洋鲑鱼中,增加了鲑鱼的抗寒能力,扩 大了其养殖地区。利用细胞工程进行鱼类性别控制研究,培养出全雌性鲑鱼和对虾、全雄性 罗非鱼等,这对于进行大量人工育种有重大意义。目前正在研究通过控制遗传基因使具有洄 游习性的某种鱼,能对声波和光线作出反应,以便对其进行科学管理。

除了进行品种改良外,还把高技术用于建设海洋农牧场中。建立人工鱼礁便是一例。它是为 鱼类建立舒适的家,以吸引更多鱼类到这里来栖息繁衍。人工鱼礁就是把石块、水泥块、废 旧车辆、废旧轮胎等以各种方式堆放在海底,以造成海洋生物喜欢的环境,微小的海洋生物 和海藻会附着它上面,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另外,突出于海底的人工鱼礁,会使海水从 底部流向上层,把海底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上来增加其肥性,以吸引鱼儿的到来。

据估算,在不破坏平衡的条件下,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亿吨水产品,以2000年时全球人 口达到63亿计算,每人每年平均可得476千克,每月39千克。单从蛋白质产量看,海洋每年 能生产蛋白质约4亿吨,约为目前人类对蛋白质需要量的7倍。由此可见,海洋对解决人类的 吃饭问题能起何等大的作用。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不是短期内能一蹴而就的。

世界四大洋

[编辑本段]

地球上的陆地广布四方、彼此隔开,而海水则是四通八达、连成一体,这一连片不断的水体便构成了世界海洋。世界海洋是以大洋为主体,与围绕它所附属的大海共同组成。全世界共有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主要的大海共有54个之多,如地中海、加勒比海、波罗的海、红海、南海等等。现在,就让我们对世界的四大洋作一番巡视吧!

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积最阔、深度最大、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据较多资料介绍,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发现并命名的,“太平”一词即“和平”之意。16世纪,西班牙的航海学家麦哲伦从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并到达菲律宾,航行其间,天气晴朗,风平浪静,于是也把这一海域不约而同地取名为“太平洋”。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端的白令海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至南极洲,并与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成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域。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长度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为20990千米。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世界有6条万米以上的海沟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为70710万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太平洋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尤其是渔业水产和矿产。其渔获量,以及多金属结核的储量和品位均居世界各大洋之首。

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带。南北长大约1.5万千米,东西窄,其最大宽度为2800千米。总面积约为9166万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积的一半稍多一点。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处达9219米,位于波多黎各海沟处。海洋丰富,盛产鱼类,捕获量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大西洋的海运特别发达,东、西分别经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其货运量约占世界货运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约为7617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米,最大深度的爪哇海沟达7450米。洋底中部有大致呈南北向的海岭。大部处于热带,水面平均温度20℃一27℃。其边缘海红海是世界上含盐量最高的海域。

海洋以石油最丰富,波斯湾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产区。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发现和开发的,是连接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海洋货运量约占世界的10%以上,其中石油运输居于首位。

北冰洋

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此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间,是四大洋中面积和体积最小、深度最浅的大洋。面积约为1479万平方千米,仅占世界大洋面积3.6%;体积1698万立方千米,仅占世界大洋体积的1.2%;平均深度1300米,仅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大深度也只有5449米。北冰洋又是四大洋中温度最低的寒带洋,终年积雪,千里冰封,覆盖于洋面的坚实冰层足有3~4米厚。每当这里的海水向南流进大西洋时,随时随处可见一簇簇巨大的冰山随波飘浮,逐流而去,就像是一些可怕的庞然怪物,给人类的航运事业带来了一定的威胁。而且,北冰洋还有两大奇观。第一大奇观:就是那里一年中几乎一半的时间,连续暗无天日,恰如漫漫长夜难见阳光;而另一半日子,则多为阳光普照,只有白昼而无黑夜。由于这样,北冰洋上的一昼一夜,仿佛是一天而不是一年。此外,置身大洋中,常常可见北极天空的极光现象,飘忽不定、变幻无穷、五彩缤纷,甚是艳丽。这是北冰洋上第二大奇观。

海洋——矿物的聚宝盆

[编辑本段]

海洋是矿物的聚宝盆。经过20世纪70年代“国际10年海洋勘探阶段”,人类进一步加深了对海洋矿物的种类、分布和储量的认识。

油气田

人类经济、生活的现代化,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多。在当代,石油在能源中发挥第一位的作用。但是,由于比较容易开的陆地上的一些大油田,有的业已告罄,有的濒于枯竭。为此,近20~30年来,世界上不少国家正在花大力气来发展海洋石油工业。

探测结果表明,世界石油储量为10,000亿吨,可开量约3000亿吨,其中海底储量为1300亿吨。

中国有浅海大陆架近200万平方千米。通过海底油田地质调查,先后发现了渤海、南黄海、东海、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以及台湾浅滩等7个大型盆地。其中东海海底蕴藏量之丰富,堪与欧洲的北海油田相媲美。

东海平湖油气田是中国东海发现的第一个中型油气田,位于上海东南420千米处。它是以天然气为主的中型油气田,深2000~3000米。据有关专家估计,天然气储量为260亿立方米,凝析油474万吨,轻质原油874万吨。

稀锰结核

锰结核是一种海底稀有金属矿源。它是13年由英国海洋调查船首先在大西洋发现的。但是世界上对锰结核正式有组织的调查,始于1958年。调查表明,锰结核广泛分布于4000~5000米的深海底部。它们是未来可利用的最大的金属矿。令人感兴趣的是,锰结核是一各种生矿物。它每年约以1000万吨的速率不断地增长着,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产。

世界上各大洋锰结核的总储藏量约为3万亿吨,其中包括锰4000亿吨,铜88亿吨,镍164亿吨,钴48亿吨,分别为陆地储藏量的几十倍乃至几千倍。以当今的消费水平估算,这些锰可供全世界用33,000年,镍用253,000年,钴用21,500年,铜用980年。

目前,随着锰结核勘探调查比较深入,技术比较成熟,预计到21世纪,可以进入商业性开发阶段,正式形成深海矿业。

海底热液矿藏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海洋调查船在红海首先发现了深海热液矿藏。而后,一些国家又陆续在其他大洋中发现了三十多处这种矿藏。

热液矿藏又称“重金属泥”,是由海脊(海底山)裂缝中喷出的高温熔岩,经海水冲洗、析出、堆积而成的,并能像植物一样,以每周几厘米的速度飞快地增长。它含有金、铜、锌等几十种稀贵金属,而且金、锌等金属品位非常高,所以又有“海底金银库”之称。饶有趣味的是,重金属五彩缤纷,有黑、白、黄、蓝、红等各种颜色。

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虽然海底热液矿藏还不能立即进行开,但是,它却是一种具有潜在力的海底宝库。一旦能够进行工业性开,那么,它将同海底石油、深海锰结核和海底砂矿一起,成为21世纪海底四大矿种之一。

海洋--这个至今没有被人类征服的地方,占地球表面的3/4,海水量达到140亿立方千米,平均深度有3700米。大洋错综复杂的食物网养育了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它比陆地上的任何生态系统都要复杂得多,从生活在洋底火山口边的吃硫磺的微生物、细菌,到各种深海鱼类,它们放出的荧光能照亮很远的地方,吸引了众多的供它们食用的生物。在有些地方,甚至还可能潜藏着有待发现的被称之为“海怪”的动物新种,有20米长的大鰂。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在这个海底世界里,潜在的经济价值同样是不可估量的:能量巨大的漩涡洋流,影响着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气象,若能了解它们的形成机理和规律,可预报气候灾害的发生,免于损失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大洋还有巨大的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镍、锰、铁、钴、铜等;深海的细菌、鱼类和植物,有可能成为保护人类健康与长寿的神奇药物之源。有人估计,在今后几十年里,从大洋获得的利益会远远超过人类目前探测太空的收益。如果人们能自由安全地出入洋底,其经济效益会立竿见影的。

但是,到达洋底和到达外层空间一样,没有特殊的装备,人是不可能到达洋底的。常识告诉我们,若没有氧气筒的帮助,人是不能长时间的下潜到3米以下的水里——这只不过是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千分之一!随着不断地潜入水下,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人的内耳、肺和一些孔道就会感到压力,令人痛苦。水下温度低,会很快吸走人体的热量。使得人难以在3米以下的水里坚持2~3分钟。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当代深海的探险,不得不坐等两项关键技术的发展:深海球形潜水器和深潜铁链栓系钢球深潜器。会游泳的人一直在寻思,如何在水下得到氧气?千百年来,一直如此。古代希腊的潜水者是从充满气的瓶子里获得氧气,近代潜水者则多用压缩空气的办法,进人潜水。通常人可以潜入到30米的深度。甚至最有经验的使用水下呼吸器的人也不敢冒险潜到45米以下,因为深潜压力的增加和上浮水面的过程的压力变化,造成减压病甚至死亡。使用密封的潜水服,也只能潜入到440米的深处。

球形深海潜水器创造了下潜923米的深度,但操作十分困难。后来又发明了体积很小的深海潜艇,但它只能供科学研究用。先进的深海潜艇配备有水下摄影机、收集标本筐和具有人手功能的操作机械臂。深潜器的实践做了肯定地回答。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都出于不同目的研制出深水潜艇,收集到大海深处的动物、植物、岩石、水样等资料标本。这就开辟了一个深海探测的新时代。人们获得了大量的深海世界里的信息,从而改变了生物学、地质学和大洋地理学某些传统的看法。科学家们用新的目光来看待风海流的变化规律;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对具有商业价值的鱼群有极大的危害,并且还会诱发地球上气候的奇特变化。大洋环流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全球性的气候改变,或使现在地球上稳定的气候慢慢消失。

科学家们还认识到,大洋底的海床并不是平坦的,它高低起伏,比我们的陆地地形更复杂,它的峡谷能装得下喜马拉雅山山脉。更令人惊异的是,大洋底还有一条独特的、全球范围的、长达60000千米的大山脉,它像一条巨蛇一样,蜿蜒穿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科学家们称这条洋底大山为“大洋中脊”。

到20世纪70年代末,当地质学家们仔细研究了大洋中部的诸山脉后,使他们更坚信了大地板块结构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地球的表面不是单一的石头外壳,它是由若干块巨大板块构造组成的,这些板块构造最小的也有数千平方千米,它们飘浮在地幔之上。大洋中脊的隆起部分,可能是最初创造地壳的地方;新的板块构造也许在形成海床之前就被它下面的地壳内营力作用下造成的。从大西洋中脊上来的岩样已证明了这一点。这正是板块结构理论正确性的惊人证据。洋底不断流出的、炽热的、富有矿物质的海水原来来自洋底像烟囱一样的山峰,这又是一个证据。它表明岩石下仍有巨大的热量,它来自相对年轻的底质构造。在这里,有被称之为热液喷出口,其平均深度为2225米。海洋地质学家们已仔细研究了洋底热液喷出口。观察后发现,这些喷出口,实际上是洋底的间歇喷泉,就像美国的黄石公园的“忠实泉”一样。炽热的海水从洋底裂缝里流出来,虽然温度高达400℃,但因为这里的压力太大了,所以不会沸腾。热水喷出后,很快冷却。喷出的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包括锌、铜、铁、硫磺混合物和硅,它们集落在海床上。这些东西越积越厚,最后形成烟囱状的山峰像个“黑色吸烟人”。

这些热喷口处的化学反应,回答了困扰科学家多年的问题。在其成分不断地被腐蚀时,为什么海水中存在的大量的镁能保持相对稳定?现在认识到,镁是在热水流过岩石时从海水中被剥离下来的。

当科学家们把这些热喷口看成是研究海底世界的化学实验室时,有商业头脑的企业家却把它看成是金属冶炼厂,因为它们能从地球的内部获得巨大的有价值的各种金属。海洋地质学家很早就知道,在4300米到5200米深的洋底,铺了一层锰结核。这些土豆大小的锰核,含有铁、镍、钴以及其他别的金属。从20世纪70年代始,已有不少矿公司用先进的设备来集它们。

如果说洋底的热喷口令人惊奇,那么更令科学家们感到吃惊的是,在这些含硫的间歇泉四周竟会有生命!这真是大大地出人意料之外。17年,科学家们在这些热喷口的水里发现不少微生物,而且还发现一条20厘米长的管状蠕虫。一条红皮肤、蓝眼睛的怪鱼!这个事实被新闻报道后,起初许多人不相信这个事实,但这种“不信”很快被“好奇”所代替。人们自然又提出这样的疑问:若真有生物,它们靠吃什么为生呢?哪里根本没有光,它们又是怎么生存的?令人奇怪的是,在100多年前,俄国的一个科学家就发现了上述的事实,他说水下的细菌,是靠氧的硫化物生存的,而这种化合物对多数生命是剧毒的!现在科学家们已弄清了这些细菌与地面上光合成的细菌正好相反,是从化学物质中获得生存能量;陆地上光合成的细菌是从光中获得能量。

近些年来,围绕着人们要不要进入更深的洋底的问题,争论十分激烈。科学家和政治家在辩论:继续向更深的洋底进军值得不值得?大多数人承认,探测大洋底是一项极有理论与实用价值的事业,但花费太大,因此犹豫不决。有人则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这是白白浪费金钱。美国、法国就有人反对再建造更为先进的深海探测器。但赞成者仍是多数,他们认为,把探测世界大洋底的实践比作是当今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其理由是“那肯定是一个无法想象的神奇世界”,探测这个未知“新大陆”,肯定会改变人类许多传统的观点,并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在探测洋底事业中,美国、日本、法国等国的科学家们工作最出色,其中日本投资最大,成就也最显著。日本人总是对新的市场抱有极大的兴趣,他们把世界大洋也看成一个新的市场,所以他们对海洋抱有极大的热情。日本的科学家们发现,太平洋板块构造的边沿,从东向西,在挤压日本陆块。日本的深海探测器可达到1万多米深的洋底,研究人员能从屏幕上看到机器人仅用了35分钟就下潜到10911.4米的深度。在这个深度,人们发现了一条海蛞蝓、蠕虫和小虾,这再次证明在地球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也有多种生命形式存在。

1996年,一个崭新的、革命性的海底探测船在美国加里福尼亚中部的海岸城市蒙特里下水,开始她的处女航。这条深海探测船的名字叫深飞1号,它长4米,重1315千克,外形像一个胖鼓鼓的有翼的鱼雷。它在水下航行时,很像一只轻捷迅速的飞鸟。与那些正绕着大洋航行,拖着深海探测器的动作迟缓的潜艇相比,深飞1号就像一架水中的F16战斗机。它能做特技飞行,比如横滚等,还能与快速游动的鲸群赛跑,或垂直跳出水面,驾驶人员可以从舱中看到舱外的一切。它可以在水面上飞行,也可以潜到1000米以下做各种科学考察活动。

总之,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应该将目光放在海洋上,当然,只有保护海洋,珍惜海洋以及,海洋才乐意做出它的贡献.

初中地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s://pan.baidu/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初中地理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各大名师网校(人教、万门、学科、诸葛)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