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天气预报2345_北京密云天气预报24
密云司马台长城景区最佳时间:北京的春秋不冷不热,气候适中,是理想的旅游季节,尤其是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是为中外游客所称道的'金色北京'。全年最好旅游月份,是4、5、9、10月份。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依山傍海,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非常分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各具特点。年平均温度为11.8℃,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为-4.6℃,最热为7月份,月平均为26.1℃。北京春秋季较短、冬季稍长,年均降水量644毫米,无霜期为180天。北京虽冬天较长,但室内取热设备甚好,温暖如春。由于室内外温差很大,冬季到北京旅游,毛衣、棉大衣还是需要带上的。
北京的报纸、电台、电视台都有天气预报栏目和解说,请注意收看。也可以拨电话350,它以汉、英两种语言提供当天和次日的天气预报。
不过,北京的游览节目多是人文古迹,名胜建筑,民俗风情,这些项目不受气候影响,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来北京旅游。冬季,北京的旅行社和饭店,都提供淡季价格,能节省很多。
以“惊、险、奇”著称的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全长19公里,共有敌楼35座,是我国唯一一段保留明代原貌的古长城,是戚继光在此督建时所创建。这段长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原始长城”。
司马台长城以司马台水库为界分为东西两段,跨谷索桥似长虹横贯东西。西段山势较平缓,20座敌楼至今保存完好;东段长城蜿蜒起伏、气势磅礴,在山峰之巅密布着15座敌楼。“仙女楼”建筑精美,汉白玉拱门上刻有并蒂莲花浮雕,过“仙女楼”即是长不逾百米、两侧断崖绝壁、却只有一砖之宽的“天桥”,能过此桥者实为登城好汉。“望京楼”是北京市至高点,海拔986米,登上望京楼,游客们东可看“雾灵积雪”,西望长城雄姿,北观塞外风情,南眺京城灯火。
司马台还为游客提供登城隐形索道、游览峡谷索桥、鸳鸯湖上泛舟、游泳、垂钓、住宿、小型会议、山寨野味等服务。6月举办司马台长城国际滑翔节、8月举办文化节、9月举办登城比赛。
司马台长城集万里长城的各种特点为一身。就拿城墙来说,此段有单面墙、双面墙、梯形石墙;敌楼的样式来说,有两层、三层、扁形、圆形、拐角形、两眼、三眼、四眼、六眼、二十四眼;而顶部样式,许多是司马台长城独有......
司马台长城东段最奇妙的还在于“险”,长城似巨龙蟠伏于绝崖峭壁之上,横亘东西,千米之内,密布14座敌楼。特别是在陡立的山峰一侧,耸起一架天梯,天梯倾斜度为85度,下临悬崖,宽仅容脚,几近直立,且无扶手,长约百米,宽仅一砖,左右两侧皆是900米的深渊,此处只能四肢爬行而过,令人胆寒!
司马台长城有两个最有特色的楼子。一个是“仙女楼”,传说是由一个羚羊变成的,因莲花仙女居这而得名,它形体修长、长年在白云中若隐若现,恰似不愿出门的少女,汉白玉石拱门上刻有并蒂莲花浮雕,为万里长城上所仅有。第二个楼叫“望京楼”,海拔986米,是北京文物最高点,站在此楼手可接天,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司马台长城是万里长城中的精华部分,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级珍品”的人类特级文化遗产。
司马台长城是我国唯一一段没有修饰,保留明朝原貌的古建筑遗址。
爬长城之前,须先越过一个大湖。湖的西侧,有一温泉,严冬季节泉水周围也长满青草,犹如春天。泉水温度常年在37℃,只见热气腾腾,群鱼漫游。湖的另侧,山泉却冰凉彻骨。当地人称此湖为鸳鸯湖,它是由相距十数米一个冷泉和一个温泉相汇而成的。
司马台长城位于密云东北部的古北口境内,全长19千米,东段惊险奇物,集万里长城的各种特点为一身,就拿城墙来说,此段有单面墙、双面墙、梯形石墙;敌楼的样式来说,有两层、三层、扁形、圆形、拐角形、两眼、三眼、四眼、六眼、二十四眼;而顶部样式,许多是司马台长城独有
司马台长城东段最奇妙的还在于“险”,长城似巨龙蟠伏于绝崖峭壁之上,横亘东西,千米之内,密布14座敌楼。特别是在陡立的山峰一侧,耸起一架天梯,天梯倾斜度为85度,下临悬崖,宽仅容脚,几近直立,且无扶手,长约百米,宽仅一砖,左右两侧皆是900米的深渊,此处只能四肢爬行而过,令人胆寒!
过天梯之后,再爬过天桥,便能登上两个最有特色的楼子。一个是“仙女楼”,传说是由一个羚羊变成的,因莲花仙女居住过而得名,它形体修长、长年在白云中若隐或现,恰似不愿出门的少女,汉白玉石拱门上刻有并蒂莲花浮雕,为万里长城所仅有。第二个楼叫“望京楼”,海拔986米,是北京文物最高点,站在此楼手可接天,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司马台明朝长城边塞在军事上分为九个镇辖区。密云属蓟镇辖区,该区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灰岭口,全长1200多里。这蓟镇长城段当时受着蒙古部族的严重威胁,蒙古部族俺答时常入关,向北京城外侵袭,甚至常常直入昌平、通县等地抢夺财物,骚挠百姓,直逼北京城,所以蓟镇长城具有至关重要的防御作用。
密云段长城全长425里,明蓟镇建立了墙子路、曹家路、古北口、石塘路和以石匣为中心的四个军营及重要关口,每路分负长城若干段的关隘和敌楼。平时练兵,战时打仗,形成系统的战备防御工事。
蓟镇是明朝名将刘应节、谭纶及抗倭名将总兵戚继光等指挥设计和修建的。这段长城具有墙高、墙宽厚的特点,并且在重要地段修筑仔墙、敌楼,峰火台密集,多种形状,多种用途,集全国长城之特点。司马长城属古北口段,在这段的十余里内,有着四个险字,即危岩险涧、孤峰险楼、悬空险墙、陡壁悬崖长城过,涧空悬岩走蛟龙。远看长城如飞龙腾云驾雾,近瞧长城如长索蜿蜓,所以被称为一段“奇妙”的长城。
雄风独具的司马台长城,因一汪碧水而被截断,远看长城有如两条巨龙,一东一西,从山上下来,探头入碧波中豪饮。西侧的山脊稍缓,龙头蜿蜒而下;东侧的山脊陡峭,龙身如九霄飞落。登临敌楼,举目四望,群山茫茫远去,雄关沿壁立的山脊逶迤,且高风瑟瑟,游人寥寥,真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居庸关八达岭长城的旅游开展得早,这里就成了观看蓟镇长城的著名的景点。此后,为了缓解八达岭人满之患,又有慕田峪、金山岭长城被开壁观光。不过,1986年开始修复的司马台长城,游人至今寥寥。原因是,司马台地处密云东北角与河北省的交界处,从北京出发,到司马台所需的路程,比到八达岭稍远了一些。其实远离喧嚣,实为一大幸事。到司马台,既勿为小贩们的包围而操心,也无须为闪避行人而劳神。马路上、宇墙旁,人迹罕见,君可如闲庭信步,细细体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的悲凉,慨叹“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发已先斑”的沧桑。从长城上下来,可到长城脚下的民居饭馆,花很少的钱,吃一顿典型的农家饭,饱赏田园风光,如此旅游,岂不更有情致?
司马台距古北口不远。长城自古北口而来,山势尚属平缓,到司马台,山势陡然险峻,到了司马台隘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势使然,修筑者不能不匠心独运。司马台长城如罗哲文先生所说:“随着刀锋般的山脊奔驰,时宽时窄,时起时落”。这里长城的墙体,既有人所常见的“城墙类型”,也有适应悬崖峭壁的山势而建的“半边墙类型”;既有随缓坡而舒展的马道,也有陡坡上以大阶梯叠进的“天梯”。空心敌台形势多样,同样令建筑史家叹为观止。仅敌台上的望亭,就有一间房、三间房、三间房加前后廊,三间房加周围廊等几种,屋顶有歇山、悬山、硬山、卷棚和重檐悬山式多种。在很短的距离里,城墙和敌楼形式之多,变化之大,在万里长城中极为罕见。如果说长城是奇观的话,司马台长城则是奇观中的奇观。这是险峻雄奇与丰富多彩相结合的奇观,是大自然与独到的匠心共同营构的奇观。
>
此次降雨过程导致北京受灾面积16000平方公里,成灾面积14000平方公里,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其中房山区80万人。全市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多处受损,全市民房多处倒塌,几百辆汽车损失严重。据初步统计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具体受灾情况正在核实过程中。截止目前,已造成79人遇难。
(一)对基础设施造成重大影响。全市主要积水道路63处,积水30公分以上路段30处;路面塌方31处;3处在建地铁基坑进水;轨道7号线明挖基坑雨水流入;5条运行地铁线路的12个站口因漏雨或进水临时封闭,机场线东直门至T3航站楼段停运;1条110千伏站水淹停运,25条10千伏架空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10千伏线路已全部恢复供电;降雨造成京原等铁路线路临时停运8条,已恢复7条。
(二)对居民正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全市共转移群众56933人,其中房山区转移20990人。发生2起泥石流灾害:分别为房山区霞云岭乡庄户鱼骨寺泥石流灾害,造成1人失踪,1人受伤;房山区河北镇鸟语林景区泥石流,未造成人员伤亡。平房漏雨1105间次,楼房漏雨191栋,雨水进屋736间,积水496处,地下室倒灌70处,共补苫加固房屋649间,疏通排水141处。水利、农业、林业等其他灾害还在进一步统计、汇总之中。 9时30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中午前后本市将开始出现降雨,强降水将主要集中在傍晚到夜间。预计本市大部分地区的累积雨量将达到暴雨(40-80毫米),其中房山、门头沟、海淀、石景山、丰台、密云、怀柔、平谷等地的局部地区降水量将超过100毫米。请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及城市积涝。
14时升级为暴雨**预警。北京市气象台14时发布的暴雨**预警称:预计门头沟、通州,以及城区大部分 地区未来3小时雨强将超过30毫米/小时。
14时20分发布了雷电**预警。预计门头沟、通州,以及城区大部分地区未来3小时雨强将超过30毫米/小时。14时20分,北京市气象台又发布雷电**预警:受雷雨云团影响,预计未来12小时内北京大部分地区有雷电天气,请市民注意防范。
15时30分联合国土资源部发布 二次**预警。14时左右降雨已演变成瓢泼大雨,游客行人打着伞也被雨水淋湿,纷纷到附近的商店躲雨。北京各地开始出现积水情况。市气象台在15时30分再次发布了暴雨**预警。
18时30分 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这是北京市气象台发布自2005年建立天气预警制度以来的第一个暴雨橙色预警。从二环到四环,多座下凹式立交桥区出现积水,交通被迫中断,部分路段还出现河水倒灌淹没路面的情况。
22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北京市气象台21日22时继续发布仅次于红色预警的暴雨橙色预警,未来3小时北京市城区东部及顺义、通州、大兴、平谷、密云等地仍将出现40到70毫米的降水。 城市交通:城区95处道路因积水断路 莲花桥下积水齐胸。二环路复兴门桥双方向发生积水断路;二环路东直门桥区,南北双向主路因为积水无法通行,南向北方向车辆发生较长排队等候现象;三环路安华桥、十里河桥、方庄桥、北太平庄桥、玉泉营桥、丽泽桥、六里桥等发生积水,导致主路断路。四环路岳各庄桥、五路桥等发生积水断路情况。
航班:大面积延误 近八万乘客滞留在首都机场。截止21日18时30分,受北京本轮强降雨影响,首都机场国内进出港航班取消229班,延误246班,国际进出港取消14班、延误26班。由于机场快轨故障,出租车奇缺,大量旅客滞留在首都机场。
地铁:地铁机场线部分停运 地铁6号线金台路工地发生路面塌陷。19时40分,北京地铁机场线一列车在三元桥站发生故障停运,19时50分,列车司机要求救援。由于故障,地铁机场线维持在T3航站楼与T2航站楼之间的运营,而从东直门站至T3航站楼之间路段列车停运。
火车:强降雨影响造成部分旅客列车晚点。受强降雨影响,造成北京铁路局管内京原线、丰沙线、S2线、京承线、京通线部分旅客列车晚点。从北京西开往涞源的Y595次列车在十渡附近停驶10多个小时。 房山:受灾最严重 12个乡镇交通中断。截止22日上午9时,北京受灾最严重的房山区12个乡镇交通中断,6个乡镇手机和固网信号中断。京广铁路南岗洼路段因水漫铁轨导致铁路断运。洪水中裹挟着大量山石,落下时砸中了数辆汽车,一名司机受伤。暴雨造成京港澳高速出京17.5公里处南岗洼铁路桥下严重积水,积水路段长达一公里,积水最深处达6米,平均积水约4米,积水量约20万立方米。 由于积水严重导致京港澳高速北京段五环至六环之间双向交通瘫痪,直到24日上午11:50分才将积水排干,恢复交通。
通州:“龙卷风”掀起一房屋顶棚致2死3伤。7 月22日13时50分左右,通州区张家湾镇枣林庄村,1200平方米的一处建筑工地库房被大风夷为平地,超过70米长的墙壁均被大风掀垮。大风掀起的房屋顶棚砸到5人,其中2人当场死亡。
门头沟区:妙峰山路发生山体塌方。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官方微博消息,7 月22日12:10,门头沟区妙峰山路K13处,发生山体塌方约500立方米,已断路,相关单位已到达现场处置。
怀柔:G111国道山体塌方约1000立方米。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官方微博消息,7 月22日13时,怀柔G111国道K84处,发生山体塌方约1000立方米,已断路,相关单位已到达现场处置。 房山河北镇地面降水近半米
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房山是重灾区。根据气象观测站的统计数据,截止7 月22日3时许,全市最大降雨地为房山河北镇。其平均降水量高达460毫米,达特大暴雨级别。昨天,气象专家解读这一降水量时表示,这就相当于地面平均积了半米深的水。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介绍,从直观上来理解,460毫米的降水量意味着在平地上有460毫米深的积水,已接近半米。但山区的地表是不平的,水往低处流,汇集到低洼地或河谷中,就会造成多于460毫米的局地积水量,甚至是它的十倍。而山区的地面多未被固化,当高处水流下行时,极易形成山洪。水流的冲击力也会裹挟着沿途的泥土、石块,造成泥石流。多条山洪集中出现在房山,就形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假设460毫米的雨降到城区,后果更严重。因为山区的土壤还能吸水,城区的硬化地面渗透作用有限,积水会更严重。
除降水量外,山区和城区的洪涝灾害与雨强也有直接关系。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明英举例,10分钟下20毫米的雨和几小时下20毫米的雨,效果是不一样的。雨强越大,越容易在地表形成径流,难以下渗。
房山:特大暴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50亿
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成为重灾区的房山区抢险救灾情况如何?昨日下午,房山区政府在灾后首次集中发布了本次暴雨抢险救灾进展。“截止7月24日白天,全区没有一人因没有转移而伤亡。”房山区区长祁红表示,据初步统计,全区25个乡镇(街道)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面积基本覆盖全区,灾情严重地区近千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达到80万人。此次特大暴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亿元。
局部降雨量接近500年一遇
7月21日8时至22日8时,房山区全区平均降雨量达到281.1毫米。山区平均降雨量达到313毫米,最大降雨点为河北镇。平原平均降雨量达到249.2毫米,最大降雨点为城关镇,降雨量达到357毫米。“局部降雨量接近500年一遇。”
截止到7月22日,房山区共转移撤离群众65000余人,转移安置被困游客1.6万人,解救受困群众、学生、乘客等人员1200多人。在确保区内重大项目安全方面,燕山石化等危化品仓库安然无恙,施工工地未发现重大险情。区有关部门还成功处置了一批社会关注的突出险情,如救助青龙湖镇上万村少年军校百余名受困师生、城关东关村百名群众、大石窝镇数百名受困群众和游客等。
区内80%以上人口受灾
“特大暴雨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对房山区人民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出现大面积交通中断、部分地区通讯、供电、供水中断。”据初步统计,全区25个乡镇(街道)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面积基本覆盖全 区,灾情严重地区近千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达到80万人,占到区内常住人口的80%以上。
此次特大暴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亿元。全区受损房屋6.6万间、倒塌8265间。道路损毁300处、约750公里。桥梁损毁50座。受灾农作物5000公顷、禽畜17万只、经济林2000公顷、设施农业2000公顷。水利设施受损严重,其中,防洪坝受损200公里,农田水利设施损毁300处,小流域损毁700平方公里,堤防受损2000米,塘坝损毁20座,机井受损500眼。
此外,暴雨损毁供水管线200公里、污水设施60处、污水管线100公里。电力通讯设施在此次特大自然灾害中也遭到了严重破坏,损毁电力设施450公里、电信通讯设施500公里、歌华有线电视线路400公里。
全区受损干道已基本恢复通行
灾情发生后,房山区委区政府立即组织10多万人赶赴抢险救灾第一线参与救援,包括近3000名驻区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武警、消防官兵等专业救援力量,3.7万名***员,5万多名干部群众,出动大型机械设备1500余台、辆,冲锋舟30只,投入水泵64台,发电设备140台,编织袋23.8万条,编织布1万平方米,挡水设施2000米,砂石料156万立方米,救生衣160件,油料310吨。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房山区迅速开展赈灾行动。7月24日一大早,区四大部门带领机关干部800余人在政府楼前进行抢险救灾捐款活动,共捐献善款38.28万元。截止目前,已发放矿泉水1.4万瓶、方便面5400箱、鸡蛋1万个、火腿肠2.7万根、饼干7200盒、面包7600个;发放消毒药品700箱、帐篷1000顶、衣服被褥各4000套。全区受损干道已基本恢复通行,通讯基本畅通。
“下一步,房山区将对伤亡人员家属和受灾群众进行安抚,继续做好灾情统计和赈灾工作,尽快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祁红补充说道,“相信专家组会尽快制定出一个让群众满意的处理方案”。 两小时眼睁睁看着道路变成河
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市民裴先生眼睁睁看着面前的一条路变成了河流。
7 月21日晚上6点,裴先生和家人驱车来到房山区燕山北庄路的一家饭店就餐。“一路上都在下雨,不过还不算太大,我把雨刷器调到2挡就能够看清路况。”裴先生说。
“等到了饭店3层的包间之后,再往外看,雨越来越大。”裴先生回忆道,大约晚上7点左右,饭店门前的北庄路积水已经迅速到了膝盖位置,而且水流速度也开始加快。
就在裴先生一家就餐的时间里,瓢泼大雨继续推高着北庄路路面的水位。水流短时间聚集所造成的后果,让事态更加严重。
“等到晚上8点左右,我再往路面上一看,感觉情况不对了,这不仅仅是下暴雨这么简单,而是转变成了一场灾难。”裴先生回忆起当时惊险的一幕,仍然心有余悸,“那时水位差不多能淹到汽车的发动机盖,我眼看着一辆车在水里熄火,车主刚刚从车里钻出来,车就被水流冲出去20多米。还有辆面包车被水冲走,打着转儿撞倒了一个路牌。”
大雨依旧不停,等到晚上9点左右,水流已经冲刷着路边的马路牙子,卷起了一道白边。而持续的高水位,也使得路面上险象环生。
“那会儿,饭店前面已经不是道路了,绝对是条河。印象最深的是有个人随着水流被冲过来,在水里挣扎,一辆车被水流推着向他撞过去。虽然他躲得比较快,避开了,但还是被水裹挟着冲走了。”裴先生说,由于水流过于湍急,人被冲走几乎是短短一瞬间的事,很多在饭店里的人都无法施救。“希望这个人平安无事。”
直到22日深夜零时左右,随着雨势变小,饭店的水位也降到了膝盖左右,裴先生一家抓紧时间回到车上。“幸运的是把车停在高处,所以没被淹到。我们特意找了条上坡路绕回家。”
“灾难到来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几乎没有反应的时间。”时隔数日,回想起这段经历裴先生依然感慨连连。 北京7月 21日的特大暴雨给北京市园林绿化成果造成了巨大损失。
园林绿化部门对受灾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全市果树积水面积15.4万亩,冲毁6.58万亩,其中房山区最为严重,共冲毁果树5.7万亩﹔花卉受灾面积2300多亩,其中房山区受灾面积2000亩,有80栋温室被冲塌,损失1000多万盆(株)花卉﹔平原造林积水面积近2万亩,倒伏树木2.3万株﹔城区树木倒伏240棵,冲毁草坪3500平方米。
据初步估算,本次暴雨给全市园林绿化产业造成经济损失近10亿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