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朋友的成语典故

2.春天的象征性景物

3.中国古代有哪些攻城器械?

4.10种代表春天的动物(春天叫醒了哪些小动物)

5.关于酒文化的历史典故

6.隐珠香博园写作文

7.有关传统文化的小事例有哪些

8.蝶恋花 柳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鄢陵天气_鄢陵天气预报40天准确一览表

春天象征着什么意义

春天象征着什么意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大家应该都是听过的,这也足以表达,春天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你知道春天象征着什么意义吗?

春天象征着什么意义1

1、象征一切重新开始,并且有朝气蓬勃的意味。

2、象征着一切都有生机,有希望。

3、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代表着新的希望。

4、春天象征对未来的希望与期盼。

扩展资料

一、简介

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北半球的公历为2月初—5月初,而南半球(如澳大利亚)则是9—11月。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上为春季的开始。春天气候温暖适中,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有降雨,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

二、主要节日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节气是按照太阳回归年制定的。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天象征着什么意义2

春天,并非只代表美和新的一年的开始。虽然我只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但我对春的含义有着不同的看法。

对大人而言,春可能只是一种代表性,代表着新的一年,代表着又要开始工作了,对大人只是一种美景。

对老人而言,春天来了,他们可以去散步了,健身了!对老人来说,只是一种消遣。

对学生而言,在春天,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是一种快乐吧。

可是对我而言,春天并不是一种消遣,一种美景,而是快乐,但也是一种束搏,

在春天,妈着我写作业,我的快乐呢,被束搏了,为什么呢,因为天气暖了,写作业正好!

当小草发芽,万物复苏之时,我快乐。真的!这种感觉,好怀念!也许是我任,

每年春天都要求爸爸带我踏青,被雨水冲刷后,清新的空气带着一股泥土的清香,朴实的感觉,

让我迷恋上春天。

不知何时,长大了,之前想踏春的要求,爸爸不同意了,长大很苦,好累,很少再闻到那清新的

带着泥土清香的空气,但对春的感觉依然没变。我依恋春,在没有闻到这种香气时,

我觉得长大,也是一种挫折,我好久都感觉不到春带给我的轻松。

一年四季,最让我动心的是春天!!!

春天象征着什么意义3

春天的象征物有哪些

春天的象征物有鸢尾、报春花、瑞香、白玉兰、迎春花等。

1、鸢尾:产于中国山西、安徽、西藏,缅甸,日本等地。生长于海拔800-1800米的灌木林缘,阳坡地、林缘及水边湿地,在庭院已久经栽培。

2、报春花:多生长于荒野、田边,潮湿旷地、沟边和林缘,该种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并有许多园艺品种。报春花早春开花,花色丰富,花期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瑞香:瑞香喜散光,忌烈日,盛暑要蔽荫。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pH值6-6·5),忌用碱性土,可用山泥或田园土掺入40%的泥炭土、腐叶土、松针土和适量的煤球灰、稻壳灰、城市垃圾等为培养土。

4、白玉兰:白玉兰适温广泛,在-20~40℃以上时都能生长。我国南至云南西双版纳北至黑龙江均有分布。白玉兰最适温区在暖温带到亚热带地区,年降水500-1850mm,极端气温对白玉兰树尤其是苗木生长也有影响,寒冬冻拔、土壤封冻及寒冷的干裂风易伤根、伤芽或冻坏枝干。高温和日光曝晒易造成叶片灼伤,白玉兰树干长期暴露在高温强光之下易灼伤形成溃疡。

5、迎春花: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喜光,稍耐阴,略耐寒,怕涝,在华北地区和鄢陵均可露地越冬,要求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

春天象征性的物品有什么呢?

1、春天象征一切重新开始,并且有朝气蓬勃的意味. 自己细细品味,会感觉到一股泥土的芬芳,会使你心旷神怡。

2、春天象征着一切都有生机,有希望,爱情似乎也会跟着长绿叶,开红花,美得让人心醉,开心的就像刚长出的小苗 勃勃生机 渴望长大。

3、 春天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代表着新的希望。早晨就能感觉到春的气息;风,不像冬天那么的刺骨了,而是清凉凉的;太阳,也散发着灿烂的光芒。

4、象征着万物复生,一切事物又要重新开始.同样自己也要开始新一年的拼搏和生活。

5、春天象征对未来的希望与期盼。

6、对新生的萌芽来说,春天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

7、对森林来说,春天象征着复苏和希望。

朋友的成语典故

王振,中国常见名。有民国将领王振,url明朝宦官王振,自阉进宫,英宗为太子时,侍于东宫。太皇太后死 ,王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逐杀正直官员。瓦剌大举入侵。王振鼓动帝亲征,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明将樊忠锤杀。有同名演员等。 目录[隐藏]1、民国将领王振 2、明代宦官 王振 明朝宦官制度 入宫 侍奉皇子 大权独揽 土木之变3、地图高级编审 王振 4、高级工艺美术师 王振 5、演员 王振 个人资料 简介 演出经历1、民国将领王振 2、明代宦官 王振 明朝宦官制度 入宫 侍奉皇子 大权独揽 土木之变3、地图高级编审 王振 4、高级工艺美术师 王振 5、演员 王振 个人资料 简介 演出经历

[编辑本段]1、民国将领王振   王振(1887-1930) 民国将领。河南宝丰人,绿林出身。后被赵倜、憨玉琨等收抚。历任镇嵩军团长、旅长、第四师师长、第二军军长。1927年投靠奉系。1929年又投靠韩复渠,任豫西警卫团总指挥,参加了中原大战。1930年10月13日被蒋军肖之楚部诱杀于鄢陵。 [编辑本段]2、明代宦官 王振  王振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他本来是一个极为失败的教书先生,却自阉进宫,得到了明英宗的宠幸,开始擅权,结党营私,干涉朝政,揭开了太监帝国的序幕。白痴的王振为了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根本不知作战为何物的他,怂恿皇帝亲征来犯的也先,而且在指挥大军时一意孤行,竟不准备粮食。一错再错,致使明军十分疲劳,怨声载道,在土木堡被瓦剌骑兵大破,结果是皇帝做了俘虏,自己搭上了性命(死得好)。 明朝宦官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是个很善于借鉴前朝失败教训的人,他建国以后,鉴于历朝历代因宦官而王国灭家的经验教训,对宦官限制极严,曾立下规章制度,不许宦官读书识字,不许宦官兼任外臣文武衔,不许穿戴外臣所穿戴的冠服,品级不得超过四品等。还在官门挂一块高3尺的铁牌,上面刻有"内臣?即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几个大字。朱元璋确实对宦官管制很严,曾有一位作镊工的老宦官,服事朱元璋几十年了,有一次说话时没有注意,谈到了朝廷政务,朱元璋立即把他打发回家了。

建文帝即位后,对宦官的管制更为严格,左右内侍常常因小过而被诛杀,这些宦官心里都怨恨不已,纷纷逃到明成祖朱棣的军中,或者给他暗通消息,明成祖能攻入南京,夺走侄儿的江山,宦官也立了大功。朱棣称帝后,这些宦官都邀功请赏,朱棣没办法,又不愿意他们在朝中干扰国家政务,便让他们到各地去监军、或者镇守,以及征税、采办这些事务。至于郑和下西洋,以及几个亲信宦官出使异国,倒也是这些人确实有这方面的才干。郑和七下西洋,远振国威,便是当时明朝的大将也无人能做到。但是明朝宦官得到重用是从明成祖开始却是无可辩驳的,至于他创办东厂更为后人所诟病。但总体来说,明成祖对宦官的控制还算不错。

宦官开始读书识字是从明成祖的孙子宣宗开始的,宣宗是明初很有作为的皇帝,并不重用宦官,而是重用当时的贤臣"三杨"。但宣宗对宦官的待遇很优厚,他甚至给自己宠爱的几个太监颁发免死敕书,文辞褒美和开国功臣的铁券差不多。他还在宫内设立内书堂,让大学士陈山教宦官读书。宦官虽未到达擅权乱政的程度,但条件已经成熟了。 入宫

 于是明王朝第一个专权乱政的宦官王振便脱颖而出了。王振是明初蔚州?今河北蔚县人,略通经书,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于是他便自阉入宫。

史称王振"狡黠"、善于伺察人意。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当时宫中也有很多宦官,论奸佞、论狡黠他也未必便是超群的,如宣宗宠爱太监金英等人,王振并没能夺去金英在宣宗心目中的地位。而他一遇到英宗,便如鱼得到水一样,谁也离不开谁了。 侍奉皇子

 宣宗在宣德十年(1435)正月病死,英宗即位,改元正统。这时,英宗年仅9岁,不能亲自处理国家大事,太皇太后张氏(英宗祖母)垂帘听政。张太后虽然秉政,并不处理国家政务,而是把国家一切政务交给内阁大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处理,这也是明朝的一个好传统,只有明朝没有太后专权外戚乱政的事。英宗即位后,很自然要重用自己喜爱的人,王振便越过原司礼太监金英等人,出任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太监。这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一朝天子一朝臣,宦官也不例外。

司礼监是明代宫廷里24个宦官衙门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总管宫中宦官事务,提督东厂等特务机构,替皇帝掌管内外一切章奏和文件,代传皇帝谕旨等,由于此职事关机要,历来都由皇帝心腹宦官担任。后来,随着"票拟"制度的形成,皇帝最后的裁决意见,要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用红笔批写在奏章上,称为"批红"。奏章经过"批红"以后,再交内阁撰拟诏谕颁发。宦官掌握了"批红"大权,实际上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这些宦官成天在皇帝旁边,善于察言观色以迎合皇帝,又常常利用皇帝深居简出、和外廷官接触少的弱点,欺上瞒下,假传谕旨或歪曲篡改谕旨,以售其奸。英宗把这样一个重要官职交给王振,为他日后擅权开辟了道路。

但是张太后垂拱而治,三杨忠心秉政。由于他们都是前朝元老,威望很高,王振自知难与匹敌,还不敢放肆,只好采取两面派手法,等待时机,再行窃权。为此,他对张太后和三杨百般殷勤,毕恭毕敬,极尽谄媚之能事,以讨得他?她们的好感。一次,英宗朱祁镇与小宦官在宫廷内击球玩耍,被王振看见了。第二天,王振故意当着三杨等人的面,向英宗跪奏说:"先皇帝为-球子,差点误了天下,陛下今天复踵其好,是想把国家社稷引到哪里去!"装出一副忠心耿耿、十分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样子。三杨听了,深受感动,慨叹地说:"宦官当中也有这样的人啊!"王振每次到内阁去传达皇帝的旨意,都装得十分恭敬和小心的样子,总是站在门外,不入阁内,深深感动了三杨,后来,王振再来传旨时,三杨打破惯例,特把王振请到屋内就坐。三杨中杨荣谋略最高,他知道自己三人已老,便和杨溥、杨士奇商量,预先把一些正直有才干的人引入内阁,培植外臣势力,一旦自己三人退位,这些人可以有能力对付王振的势力。只是这一步想到的晚了一些。

王振表面上讨好三杨,事事顺从,装成不干预政事的样子,但内心仍然按耐不住攫取权利的欲火,一有机会,就想法抓权,干一些干预朝政的勾当。他常趁无人在英宗旁边时,劝英宗用重典制御臣下,反对开"经筵"、倡导文治,建议英宗发展军事、以武治理国家等等。因此,英宗曾让他带领朝中文武大臣到朝阳门外阅兵,王振则利用这个机会,压制真正有才能的人,把他的私党隆庆右卫指挥佥事纪广报为骑射第一,一下子提升为都督佥事。

太皇太后张氏贤明有德,她见王振逐渐有抓权、逐渐朝政的迹象,心中十分不安。她害怕前朝宦官专政的历史重演而断送大明江山,决心进一步提醒英宗严防宦官专政,并准备严惩王振,以打消王振妄图干预朝政的念头。一天,张太后让宫中女官穿上戎装,佩好刀剑,守卫在便殿旁边,肃穆凛然。接着,太后把英宗和英国公张辅、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尚书胡焕等召到便殿。英宗和五大臣见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英宗急忙按规定站立东边,五大臣站立西边。太后看了看五大臣,又看了看英宗,然后指着五大臣对英宗说:"这五位大臣是先朝元老,受先皇之命辅佐你治理国家,你有什么事情,必须与他们商量,如果他们不赞成,切不可去做。"接着张太后又把王振找来,喝令跪在地上,声色俱厉地说:"太祖以来就立下了规矩,宦官不得干预政事,违犯者定斩不饶。现在,你侍奉皇帝不守规矩,按照我大明法律,应当赐你一死。"太后的话刚一说完,事先安排好的几个女官应声而上,把刀搁在王振的脖子上。王振顿时吓得面如土色,浑身直打哆嗦。英宗见状也大吃一惊,急忙跪下替王振求情。五大臣也跪下请求太后免王振一死。张太后见状,怒气稍息,改变颜色说:"皇帝年幼,岂知此等宦官自古祸人家国,我看在你们的面上,饶了王振,但是此后不许他干预国政,如有违犯,定斩不饶。"王振听后,连连点头称"是",不断磕头谢恩。此后,张太后每隔几天就派人到内阁去查问王振办了什么事情,有没有未通过内阁而由王振自己决定的事情。王振受此教训,还真的老实了一段时间。

王振不惜低声下气,小心谨慎地侍奉宫中的皇亲国戚,好不容易当上了司礼太监,在一个时期内,他心花怒放,不知所已。哪知,"三杨"等元老重臣德高望重,张太后对他管制又特别严格,他想控制朝政的愿望难以实现,心中着实不快。但也毫无办法,只好在干预朝政的道路上停一下脚步,采取以屈求伸的办法,等待时机,以求一逞。王振知道,要达到自己的目的,紧紧抓住英宗和培植党羽十分重要。为此,他改变策略,先不去干那些直接干预朝政的事,而去进一步讨好英宗,并在暗地里广交朋友,大量培植私党,为以后专权培养基础。很快就取得了一些大臣的赞誉,也进一步得到了英宗的宠信。

正统六年(1441年)十月,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重建竣工,英宗在皇宫大摆筵宴,进行庆贺。按照明朝宫中制度规定,宦官无论如何也没有资格参加宫宴。可这时的王振已深得英宗宠信,英宗在宴会上见不到王振,就象少了点什么似的,急忙派人前去看望。王振见了来人,自比周公,大发牢骚说:"周公辅助成王,为什么惟独我不可以到宴会上去坐一坐呢﹖"使者将王振的话报告了英宗,英宗不但不怪罪,反倒觉得王振受了委屈,下令打开东华门的中间大门,让王振进入宫中参加宴会。王振刚刚来到门外,宫中百官即向他罗拜,表示欢迎。这件事充分说明,王振虽然受到张太后和三杨的限制,但他势力仍然逐步强大起来。 大权独揽

 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病逝,失去了对王振最有控制能力的人。而此时三杨中杨荣在正统五年病死,杨士奇因为儿子引咎辞职,只有杨溥在朝,而杨溥也老了,心计又没有杨荣多,而杨荣引入内阁的大学士马愉、曹鼐资历太浅,威望不够,王振擅权的一切条件都成熟了。英宗是一个常常发昏的皇帝,他并不是贪求*乐不理朝政,而是过于相信王振,凡是王振说的,他马上就相信,而且认为是最好听、最正确的。而在他晚年,他重用大学士李贤,朝政也是井井有条。是一个有时昏、有时明的皇帝。

王振见阻拦自己掌权的所有障碍都已经被自然规律扫除了,当然轻而易举的就尽揽明王朝的政权。他早就看明太祖挂在宫门上那块禁止宦官干预政事的铁牌不顺眼,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块牌子摘下来。随后又在京城内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府邸。他还修建智化寺,为自己求福。

王振曾经劝英宗以重典治御臣下,他自己更是如此。谁若顺从和巴结他,就会立即得到提拔和晋升;谁若违背了他,立即受到处罚和贬黜。一些官僚见到王振权势日重,纷纷前来巴结贿赂,以求高升。有位工部郎中,名叫王佑,最会阿谀逢迎。一天,王振问王佑说:"王侍郎你为什么没有胡子﹖"王佑无耻地回答说:"老爷你没有胡子,儿子我怎么敢有。"一句话说得王振心里甜滋滋的,立即提拔他为工部侍郎。徐希和王文亦因善于谄媚,被王振提拔为兵部尚书和都御使。王振还把他的两个侄子王山和王林提拔为锦衣卫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又把死心塌地依附于自己的心腹马顺、郭敬、陈官、唐童等,安插在各个重要部门。福建有位参政宋彰将贪污的数以万计的官银送给王振,立即被提拔为布政使。这样,从中央到地方迅速形成了一个以王振为核心的朋党集团。

对于那些稍有不服、甚至要和自己分庭抗礼的朝臣,王振的霹雳手段便立即使用上,决不留情。正统八年(1443年)的一天,炸雷击坏奉天殿一角,英宗因遭此天灾,特下求言诏,要求群臣极言得失。翰林侍讲刘球上疏提出"皇帝应亲自处理政务,不可使权力下移"等项建议。王振看到刘球的建议有侵己之处,大怒,立即下令逮捕刘球入狱。这时,正值编修官董磷因自己要求任太常卿一事而被王振关进狱中之时,王振便想通过董鳞之事置刘球于死地。立即指使其党徒马顺用毒刑拷打、逼迫董磷承认他自己所请太常卿之事是受刘球所指使。刘球被逼不过,只好屈服。王振便以此下令处死刘球,并把刘球的尸体支解。朝野大臣听说此事,皆不敢上疏言事了。还有驸马都尉石碌,一天在家里责骂佣人太监员宝。王振又有了兔死狐悲的感觉,把石碌投入锦衣卫大牢。英宗对王振的所作所为全部赞同,他还总是称王振为先生不称他的名字,以示尊重。朝臣见皇帝犹如此,只有等而下之,连王侯公主都称王振为翁父,大臣们只能望风便拜,更有无耻者纷纷认王振作干爹。

不过也有宁死不屈服权势的。一次, 御史李铎碰到王振没有跪拜,就被逮捕,关进监狱,后被贬官流放到辽东铁岭卫服役。还有,大理寺少卿薛是王振的同乡,但他痛恨王振擅权专恣,不和他来往。一次,王振会议东阁,众公卿见王振来到,都俯首揖拜,唯独薛一人不拜。这下可惹恼了王振,遂怀恨在心。后来,北京有位指挥病死,王振的侄子王山欲将其妾岳氏据为已有,但这个指挥的妻子不同意,王山就与岳氏密谋,诬告该妻毒死了自己的丈夫,并逮捕该妻交给都察院审讯。薛在审理这一案件时,发现所告与事实不符,即主持公道,为该妻辨冤,又一次触犯了王振。王振听说这件事以后,大怒,立即指使他的党羽控告薛受了被告贿赂,并将薛问成死罪。临刑时,他的几个儿子争着代父受刑,王振的仆人和侍郎王伟也出来为薛申辩。王振一看众怒难犯,只好免去薛的死罪,但仍罢官削职,放回乡里。

王振不仅喜欢权,更喜欢钱,一些人为了升官发财,每次朝会都向王振送礼。更有一些无耻之徒,为了讨好王振,极力帮助王振收礼,并当众公布礼物数目。比如,王佑就曾在众人面前说,某人以某物送给王振,某人没有送礼等。结果送礼者得到提拔,没有送礼者受到处罚。于是,人们纷纷向王振送礼,多至千金,少亦百金左右。时间一久,向王振送礼成了宫中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如果有人不送礼,也要受到惩罚。比如,国子监祭酒李时勉,曾建议改建国子监以发展教育事业。但他比较正直,不向王振献媚,不贿赂不送礼,只是依制接待,引起王振不满。后来,王振便以李时勉砍掉国子监前古树的一些树枝为借口,罚李时勉身带重枷在国子监门前示众,李时勉身顶烈日,坚持3天,他的学生一千多人伏阙上书,请求释放李时勉。有个学生石大用上书皇帝,愿意自己代替老师受刑。王振看到奏章后,也感到很惭愧。正好国子监助教李继通过太后的父亲孙忠向太后求情,孙太后便告诉了英宗,英宗根本不知道这件事,王振见压力太大,便放了李时勉。还有那位铮铮铁骨的于谦,正统十一年(1446年)准备进京见皇帝,朋友们都劝他给王振带上一点儿礼物,他坚决不同意,两袖清风,来到京城,结果被王振暗地指使其党羽李锡给他加上对皇帝不满的罪名而关进监狱,并判处死刑。后来在山西、河南两省官民进京伏阙请愿的压力下,王振才免了于谦的死罪。王振依仗英宗的宠信,大煽*威,虐焰之炽烈已达顶点。

王振就是这样,利用手中权力,一面结党营私,大力提拔那些溜须拍马、谄媚逢迎之徒;一面大打出手,残酷地镇压那些反对自己专权和对自己不恭不敬之人。王振则遍受贿赂,又大肆贪污,家中财富越来越多。后来王振败绩,籍没其家产时,仅金银就有60余库,玉盘100多个,珊瑚树高六七尺者20余株,其它珍玩则不计其数,足见其贪污受贿的程度。

王振控制朝政以后,不仅对内党同伐异,大耍*威,对外也投机取巧,破坏边防,终于招致了瓦剌贵族的进犯。 土木之变

 瓦剌是蒙古中的一部。元朝灭亡以后,一部分蒙古族退回蒙古草原和东北等地。后经朱元璋数次打击,内部发生混乱,逐步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分。在明朝初期,三部分别臣服于明朝,每年都要向明朝献马朝贡。

永乐以后,在蒙古三部之中,瓦剌部日益强大,宣德时,瓦剌逐步控制了鞑靼,正统初年,又征服了兀良哈,统一了蒙古三部。瓦剌统一蒙古以后,对明朝不断骚扰,成为明朝北方的严重边患。

王振擅权,不但不布置加强北方边防,反而接受瓦剌贿赂,与瓦剌贵族进行走私交易。为了获利,王振让他的死党、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每年私造大量箭支,送给瓦剌,瓦剌则以良马还赠王振作为报答。为了讨好瓦刺,王振还对其贡使加礼款待,赏赐增厚。瓦剌自从与明朝建立"通贡"关系以来,每年都派出贡使携带着良马等货物到明朝朝贡,明朝政府则根据其朝贡物品的多少,相应地给予回赐。一般情况下,回赐物品的价值要稍稍超过朝贡物品的价值,同时,也要给对方贡使一定赏赐。因此,瓦剌为了获取中原财富,非常愿意到明朝来朝贡。按照原来规定,瓦剌每年到明朝的贡使不得超过50人。后来,瓦剌贪图明朝回赐的欲望越来越大,贡使人数日益增加。到正统初年,瓦剌贡使的人数经常增加到2000余人。王振对瓦刺增加贡使,丝毫不加以限制按数给予赏赐,至使瓦剌的胃口越来越大。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竟然派出2500多人的贡使集团,为了多领赏物,又虚报为3000人。瓦剌贡使冒领赏物,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因王振与瓦刺有勾结,接受也先的贿赂,所以,瓦刺贡使冒领赏物,他都装作不知道。这次,王振却一反常态,叫礼部按实际人数发给赏赐,又轻率地将瓦剌贡马削价五分之四,仅付给瓦剌索求诸物的五分之一。瓦剌贡使没有得到满足,愤怒而归,并添油加醋地向也先作了汇报。也先于是以明朝减少赏赐为借口,兵分4路,大举攻明,并亲率一支大军进攻大同。

瓦剌军来势凶猛,迅速向南推进。明朝守卫西北的将士,几次交战失利,急忙向京师请兵救援。根本不懂军事的王振,对瓦剌的军事进攻没有足够的认识,以为让英宗亲征,就能把瓦刺兵吓跑。所以,他为了侥幸取胜,冒滥边功,便在明朝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怂恿英宗亲征,让英宗效仿宋真宗亲征的榜样,以便青史留下美名。英宗平日里对王振言听计从,这次听了王振的话,也认为亲征是他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便不与大臣们商议,做出亲征的决定,并宣布两天后立即出发。

英宗下诏旨后,兵部尚书邝堃和侍郎于谦,力言明军准备不够,皇帝不宜轻率亲征。吏部尚书王直亦率群臣上疏说:"如今秋暑末退,天气炎热,旱气末回,青草不丰,水泉犹塞,士马之用不甚充足。况且车驾既行,四方若有急奏,哪能尽快抵达。其他不测之祸,难保必无。万望皇帝取消亲征之令,另行选将前往征讨。"可英宗听信了王振的话,对众大臣的谏阻,一句也听不进去,非要亲征不可。

王振和英宗在两天之内凑合了50万大军,胡乱配些粮草和武器,就匆匆出发了。当时,与英宗和王振同行的还有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堃、户部尚书王佐及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100多名文武官员,但英宗不让他们参预军政事务,把一切军政大权都交给王振一人专断。此次出征,准备仓促,组织不当,大军出发不久,军内自相惊乱,未到大同,军中已经乏粮。不断有人死亡,僵尸铺满了道路。再加上连日风雨,人情汹汹,还未到达前线,军心已经不稳。一些随驾官员,见到此种情景,再次请求英宗回军。王振一听,大为恼怒,为了杀一做儆百,特罚谏阻最力的兵部尚书邝堃和户部尚书王佐跪于草地之中,直到天黑才准起来。后来,王振的同党彭德清以天象谏阻,王振也不听,仍然逼着大家继续前进。

也先听说英宗御驾亲征,佯装退却,引诱明军进入大同及其以北地区。 8月1日,王振和英宗顺利进入大同,他们看到瓦剌军队北撤,以为瓦剌害怕英宗亲征,坚持继续北进。邝堃等人深感途中未见瓦刺一兵一卒,未损一矢,并不是什么好兆头,恐怕瓦刺乒有诡计。因此,他再次上章请求回军,提醒王振不要中瓦刺埋伏。王振仍然不听。第二天,王振的同党、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把前几天前线惨败的情况密告王振,并说,如果继续北进,"正中瓦剌之计"。王振听了郭敬的话,才害怕起来,急忙传令,第二天撤出大同。

最初,王振想从紫荆关(今河北易县西北)退兵,以便途经他的家乡蔚州,让英宗驾幸他的府第,向家乡父老显示自己的威风。于是。王振下令取道紫荆关回京。王振未与瓦剌接战,即仓惶退兵,军纪更加混乱。走了40里以后,王振忽然想起,大队人马经过蔚州,一定会损坏他家乡的田园庄稼,于是,又改变主意,火速传令改道东行,向宣府(今河北宣化)方向行进。这时,瓦剌已知明军不战而逃,急忙整军来追,形势十分紧张。大同参将郭登和大学士曹鼐等向王振建议说:"自此趋紫荆关,只有40里,大人应该从紫荆关回京,不应再取道宣府,以免被瓦剌大军追及。"王振不听,一意孤行,坚持折向宣府。

明军迂回奔走,8月10日才退到宣府。这时,瓦剌大军已经追袭而来。英宗急忙派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率兵断后,以掩护英宗撤退。结果,他们都战死沙场。英宗又派成国公朱勇等率骑三万前去阻击,朱勇等冒险进军至鹞儿岭,陷入瓦剌重围,虽然英勇奋战,但寡不敌众,3万军队全部覆没。

王振在朱勇率军阻击瓦刺之时,加紧撤退。13日,退到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这里离怀来城仅20里,随行的文武官员都主张进入怀来城宿营。可王振以为1000余辆辎重军车没能到达,害怕自己搜刮来的东西受损失,便不顾英宗和数十万军队的安全,传令在土木堡宿营。邝堃一再上章要求英宗先行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同时组织精锐部队断后拒敌。王振皆置之不理。没有办法,邝堃单身闯入英宗行殿,请求英宗速行。王振见状,怒不可遏,骂道:"你这个腐儒,怎么会知道用兵之事,再胡说八道,必死无疑!"即刻命令武土 强行把邝堃拖了出去。

第二天,英宗想继续行进,但为时已晚,瓦刺军队已经包围了土木堡。土木堡地势较高,旁无泉水,南面15里处有条河流,也被瓦刺军队占领。明朝数十万军队被围两天,取不到水喝,渴得嗓子直冒烟。没有办法,王振只好让士兵就地挖井,可挖了二丈多深,也不见一个水滴。士兵们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怨声载道,骂不绝口,军心进一步涣散了。

包围土木堡的瓦刺军知道明军找不到水喝,饥渴难忍,便准备把他们引出堡垒,一举歼灭。15日,也先派遣使者到明军处假装与王振谈和,以麻痹明军。王振见也先派人来谈判,喜出望外,便不辨真假,满口答应,并通过英宗让曹鼐起草诏书,派两人去也先军营谈判具体议和事宜。

也先为了迷惑明军,假装撤退,故意将土木堡南面河水让出,暗地里则作好埋伏,只等明军争水大乱之机,出兵全歼。王振看到瓦刺军向后撤退,以为瓦刺军真的要议和,遂不加分析,轻易地下令移营就水。饥渴难忍的军士得令后,一哄而起,纷纷奔向河边,正在明军争相乱跑之机,瓦刺伏兵四起,明军溃败。英宗突围无望,索性跳下马来,面向南方,盘膝而坐,等待就缚。不一会儿,瓦刺兵冲上来,一个士兵上前要剥取英宗的衣甲,一看他的衣甲与众不同,心知不是一般人物,便推拥着他去见也先之弟赛刊王。赛刊王在盘问英宗时,英宗反问道:"你是谁﹖是也先,还是伯颜帖木儿,或者是赛刊王。"赛刊王感到英宗说话的口气很大,立即报告也先,也先派遣留在瓦刺军中的明朝使者去辨认,才知道他就是英宗。

英宗被俘,英宗的护卫将军樊忠万分愤怒,抡起铁锤对准王振的脑袋,狠狠地砸了下去。王振这个祸国殃民的恶宦,终于落得个罪有应得的可耻下场。

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50万军队被击溃,从征的100多名文臣武将几乎全部战死沙场。消息传到北京,百官在殿廷上号啕大哭。后来,皇太后忍住眼泪,命令英宗的弟弟成王朱祁钰监国。都御使陈鉴等,面奏成王,历数王振之罪,他们满怀悲愤地说:"王振罪不容诛,死有余辜。殿下如不即正典刑灭其家族,臣等今日皆死在这里。"说罢,跪地不起。这时,王振的死党马顺还为王振遮护,喝逐群臣。给事中王竑见马顺还在装腔作势,怒不可遏,上前一把抓住马顺,拳打脚踢,当场结果了他的性命。愤怒的人们又当场打死了王振的另外两个死党宦官毛贵和王长。接着,成王朱祁钰下令杀死王振的侄子王山并族诛王振之党,把马顺的尸首拖到街头示众,王振家族不分老少一律处斩,并籍没王振家产。

后来英宗认为王振毕竟是为国殉死,其精神不死。就在重新登基的这年(1457 年)10 月,在北京城禄米仓胡同的智化寺为王振立了一个彩色泥像,还树了一块碑为他立了传。智化寺的香火非常旺盛,朝廷对它也很重视,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 年)整修过一次,清朝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 年)还增修了一座极乐殿。智化寺今仍存在于原址,其中保存下来的一些神像的服装样式具有明朝的风格。

春天的象征性景物

 关于朋友的成语有很多,那么大家了解过这些成语的故事吗?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有关朋友的成语典故,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有关朋友的成语典故:

 1.庄子和惠子

 提起惠子大家都不陌生,他就是《逍遥游》里被庄子嘲笑“有蓬之心”的惠施,惠子名家学派著名学者,“惠子多方,其书五车”,藕们今天“学富五车”的成语,典出于此。惠子常常和庄子辩论,多半是居于下风。据说惠子热心用世,曾为梁相,怀疑庄子想取而代之,被庄子比喻好吃腐鼠的鸱枭。好像庄子对惠子非常不屑,其实不然,他们是惺惺相惜,相互爱重的朋友。惠子先庄子而逝,庄子过其墓,悲不自胜,讲了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来说明他们的友谊,那就是匠石运斤成风、削去郢人鼻端上的白垩的故事。“运斤成风”现在用来比喻技巧的娴熟。其实这个故事还有下文。后来,宋元君想叫匠石再示范一次,此时郢人已死,匠石说:“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讲完这个故事,庄子沉痛的说:“自夫子(指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这个寓言感慨之深,非藕浅薄言辞所能尽释。有过惠子这样的朋友,庄子才能对朋友之间的关系有那样贴切的形容,原话引用:相视一笑,莫逆于心——他们是朋友!

 2、伯牙和子期

 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伯牙善琴,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后来的人们根据想象,加上一个戏剧性的情节。据说伯牙专程探访子期,子期已死,他悲痛遗憾,不能自已,发之于琴,在子期墓前弹响,围观的男女老少,尽皆嘻笑。伯牙好不奇怪,说藕这样的悲情倾注于琴声之中,你们为什么笑?大家回答他说,我们觉得好听,高兴得发笑,伯牙愤而摔琴。唉,除了那个人,其余的批评、讨论,甚至赞赏,都不能得其三味,斯人已去,满世无其知者,鼓琴何益?

 高山流水,千古知音——他们是朋友!

 2、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意思: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管仲:春秋时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辅佐齐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征”(见先秦租税),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少时与管仲友善,曾一起经商。齐襄公乱政,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国,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国。齐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囚管仲,鲍叔牙知道管仲之贤,举荐管仲替代自己的职位,而自己则甘居于管仲之下,齐国因为管仲的治理而日渐强盛。

 4、割席断交

 管宁和华歆(xin)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当”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华歆听了,口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来,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一起追求、一起进步。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亲热,这样的朋友是无法真正沟通和理解的,也就失去了做朋友的意义了。

  下面附上其他最著名的成语典故:

 1、一叶障目

 楚地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他读了《淮南子》,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在捕蝉时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他十分高兴,于是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希望找到那片螳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自己的树叶。偶然发现了,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树下原本就有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收了足足有几斗回家。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树叶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折腾了一整天,妻子于是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心里暗暗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押送县衙。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叙述了事情的始末。县官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知道他是个书呆子,训斥了一顿就把他释放了,并没有惩治他。

 2、指鹿为马典故出处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汉·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群臣。”臣半言鹿,半言马。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自而从邪臣之说。译文:秦二世的时候,赵高驾着一头鹿随从二世出行,二世问他说:“丞相为什么驾着一头鹿呢?”赵高说:“这是一匹马啊!”二世说:“丞相错了,把鹿当做马了。”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啊!(如果:陛下认为我的话不对,希望(陛下允许我:问一问群臣。”群臣之中一半说是鹿,一半说是马。这时,秦王不相信自己,却相信奸臣的话。

 3、铁柱磨成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4、亡羊补牢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释读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5、鞭长莫及

 鲁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出使路上要经过宋国,楚庄王仗着国力强盛,要申舟不向宋国借路。申舟说:“如果不借路,宋国人会杀我。”

 “宋国要是杀了你,我就派兵攻打他们。”楚庄王说。

 果然,不向宋国借路的做法激怒了宋国。宋国君臣认为这是对本国的莫大侮辱,就杀了申舟。楚庄王听到这个消息,气得暴跳如雷,立即发兵攻打宋国,一下子就把宋国的都城团团围住。

 双方相持了几个月,楚军还是没有取胜。第二年春天,宋国派大夫乐婴齐到晋国去请求晋国派兵救援。晋景公想要发兵去救宋,国大夫伯宗说:“大王,我们不能出兵,古人有话说:‘鞭子虽然长不能打到马肚于上。’现在楚国强盛,正受到上天保佑,我们不能和楚相争。晋国虽然强大,可是能违反天意吗?俗话说:‘高高低低,都在心里’,江河湖泊中容纳有污泥浊水,山林草丛中暗藏有毒虫猛兽,洁白的美玉中隐藏有斑痕,晋国忍受一点耻辱,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您还是忍一忍吧。”

 景公听了伯宗的话,停止发兵,改派大夫解扬去宋国,叫宋国不要投降,就说援兵已经出发,很快就要到了。

 宋国人在城中极其艰苦地坚守了几个月,楚军攻打不下,最后同意宋国求和,并带走宋国大夫华元作为人质。

 6、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释读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中国古代有哪些攻城器械?

春天的象征性景物

春天的象征性景物,相信大家都知道春天象征着百花盛开,春天也是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有万紫千红之说,所以说春天是繁花似锦的季节,那么你知道春天的象征性景物有哪些吗。

春天的象征性景物1

1、迎春花

迎春花花期在2到4月,因为它在百花里面开花比较早,所有就争到了迎春的名号,这也说明了迎春花一开,春天就来了。迎春花较耐寒,也好养。花开起来呈金**,而且花是先于叶开放的,这点跟樱花很像。

2、樱花

樱花一般在4月初的时候开放,开起来的时候,整棵树都很烂漫。不过它的花期比较短,差不多一星期就凋谢了。正因为樱花花期短,所以当樱花一开,大家都拖家带口地去赏花,使这个春天像过节一样,很有气氛。所以樱花很能代表春天。

3、海棠

海棠一般在四、五月份开花,这时也恰好是春天的季节。不过海棠的花期比较长,在有的地区甚至可以全年开花。而把海棠放在春天的代表花里,实在是因为海棠开花太令人难忘。

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海棠素有“国艳”之誉,栽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

4、玉兰花

玉兰花喜光,也较耐寒,因此是一个能够“迎春”的品种。玉兰花为木兰科落叶乔木玉兰的花,在早春三月开放,鲜用或晒干用。玉兰花是名贵的观赏植物,其花朵大,花形俏丽,开放时溢发幽香。

5、桃花

桃花代表春天,可以说是公认的了。历史上许多关于桃花的诗,都跟春天绑在一起。桃花开起来是粉红色,极具观赏价值。

春天的象征性景物2

1、鸢尾:产于中国山西、安徽、西藏,缅甸,日本等地。生长于海拔800-1800米的灌木林缘,阳坡地、林缘及水边湿地,在庭院已久经栽培。

2、报春花:多生长于荒野、田边,潮湿旷地、沟边和林缘,该种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并有许多园艺品种。报春花早春开花,花色丰富,花期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瑞香:瑞香喜散光,忌烈日,盛暑要蔽荫。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pH值6-6·5),忌用碱性土,可用山泥或田园土掺入40%的泥炭土、腐叶土、松针土和适量的.煤球灰、稻壳灰、城市垃圾等为培养土。

4、白玉兰:白玉兰适温广泛,在-20~40℃以上时都能生长。我国南至云南西双版纳北至黑龙江均有分布。白玉兰最适温区在暖温带到亚热带地区,年降水500-1850mm,极端气温对白玉兰树尤其是苗木生长也有影响,寒冬冻拔、土壤封冻及寒冷的干裂风易伤根、伤芽或冻坏枝干。高温和日光曝晒易造成叶片灼伤,白玉兰树干长期暴露在高温强光之下易灼伤形成溃疡。

5、迎春花: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喜光,稍耐阴,略耐寒,怕涝,在华北地区和鄢陵均可露地越冬,要求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

春天的象征性景物3

1、杨柳:杨柳抽青。

2、桃花:俗话说的好,3月桃花开。

3、油菜花:春天正好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

4、人们春游踏青:春天万物复苏,天气一般很好,所以人们喜欢在春天踏青郊游。

5、风筝:很明显,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在春天来临时,如果你在春游踏青,可以到处看到风筝的景象。

6、槐花:愧花也是春天的特色景象。

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

1、春天真是让人舒服的春天,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2、这春天,既给人以新的生命,也给人以新的希望。我爱这美丽的春天。

3 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飘到那油绿的草地上。

4、春雨连绵,洒在院里的梧桐树上,沙沙沙像音乐家轻轻拔动琴弦,又像蚕宝宝在悄悄吞食桑叶。

10种代表春天的动物(春天叫醒了哪些小动物)

兵法记载,攻城有“临(临山筑攻)、钩(钩梯爬城)、梯(云梯)、堙(填塞城沟)、水(水攻)、穴(挖地道)、突(穿突暗门)、蛾傅(密集爬城)、轩车(用高耸的轩车攻城)、轒辒车、空洞(隧道攻城)、冲共十二种。

而攻城器械则多不胜数,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

《吴越春秋》中有载“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就是弹弓,是更古老的抛射工具,发射石丸等弹丸,所以原始弓也十分简单。从《易经》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的记载可看出最处形态的弓无非是将一根木竹弯成弧形,销尖木竹既为箭。可以说简陋到极至,其射程与杀伤力更是不敢恭维,但毕竟使人类摆脱了身体机能的限制成功运用一种机械力。

商周时期,弓箭的发展趋于成熟,作战的箭矢已主要是青铜镞,弓的样式也基本具备了后世弓的形制。到春秋战国,弓的制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

西汉以后,穿透力更强的铁镞逐步代替了铜镞,弓的制作也愈加精美,但形制,质量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火器发明后,因其射速慢,天气影响大,轻便的弓箭还有相当的生命力。以明代戚继光的军队装备为例,步军中弓手占十分之一,马军中仍占二分之一强。至于满清更是以骑射作为夺取天下的利器,直到鸦片战争之后,弓箭才走出了中国军队的序列。

在长达数千载的装备史上,弓箭赢得了无上的荣光,春秋战国时位列兵器之首,“射”技也是公卿大夫必备的“六艺”之一,齐桓晋文称霸,周天子赐予彤弓彤矢以示其代天伐罪之权。如百步穿杨的养由基,辕门射戟之吕奉先具是一段佳话。即便是羽扇伦巾的周公谨也用十日造箭之法来谋害诸葛亮。

飞钩

飞钩,檑义夜和狼牙拍,顾名思义飞钩是将一铁钩栓于绳索之上,是很多梁上君子的最爱。实际上飞钩用于攻城的历史几乎和飞钩本身的历史一样长。《墨子?备梯》,《武经总要》,《练兵实纪》,《兵器图说》都有记载,而令人更惊讶的是飞钩的寿命之长,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二破武汉之时正是陈玉成亲率敢死队用飞钩夜间偷袭得手。即便到了抗日和时,我人民军队也多次利用飞钩建立功勋。飞钩用于攻城多为人知晓,事实上,飞钩在防守上的功绩也是勿需多让。一旦攻方以云梯冲城,如果你有足够的冷静,足够的准确,足够的力量,足够的敏捷便可用飞钩将云梯拉倒或拉垮,将梯上之人尽皆摔死。当然,在飞箭如雨的战场,你还要有足够的命大才能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动作。

飞钩用于夜袭给防守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古时的大城尤其是京师,都是占地广大,人口众多。北京俗称“四九城”指四十里的城墙九个门;唐代的长安人口百万。如果敌方“悄悄的进村,放枪的不要”,想在这样的大城只靠人力夜夜备袭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是,恐怕敌方尚未来袭自己已经心力憔悴。《三国演义》中曹刘争汉中,曹操临河下寨,刘军不得进,后诸葛亮正是用疲兵之法逼退曹军。这时狼牙拍和檑义夜该大显身手了,狼牙拍以铁钩,铁钉置于木版或绳网上,夜间悬于城上,若敌以飞钩夜袭便被钩住扎伤不得攀缘。檑义夜是狼牙拍的近亲,只是其将钩钉置于圆木之上,除了可防夜袭,还可当檑石滚木投下。

车,古来城关或是高墙深池,或是居于险要,所以攻守战具皆为庞然大物。若想灵活应用,仅凭人力则实在是有些费力不讨好,即便是体力比人高那么一点点的牛马,面对数十吨的重物也不免有望洋兴叹之感,所以古人大多将战具装上战车(如巢车,霹雳车等)。可想而知若没有车的发明,攻城战将乏味的多。

中国的传说中,发明车辆的桂冠属于夏朝的奚仲。夏商之时,就有大规模战车决战的描写。但是面临着缺乏实物证据的难题。如果传说属实的话,中国使用车辆就不应迟于公元前23世纪。1972年,在河南安阳出土了一座商代车马坑。里面车厢,车轴,车辕皆制作精良,证明当时车辆技术已经发展的极为完善了。

抛石机

抛石机(又称炮),相传炮发明于周代,叫“抛车”。抛石机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头抛射出去。由抛杆,抛架和机索三部分构成。抛杆设一横轴,顶端连有一副皮兜绳;机索由数十上百根绳索组成。每根绳索需要1——2人拉拽。

东汉时期,炮已成为备受重视的攻城战具。公元200年,曹操袁绍战于管渡,曹军使用一种自行炮——霹雳车攻破袁军壁楼,大获全胜。唐宋以后,炮的使用更为普遍。宋代的陈规在《城守录》中感慨的写到“攻守利器,皆莫如炮。攻者得炮之术,则城无不拔;守者得炮之术,则可以制敌。”

在中国炮的使用史上,蒙古人处于突出重要地位,对中国炮的使用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公元13——14世纪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建立了空前而且很可能绝后的庞大帝国。虽然蒙古无敌的铁骑是这个神话的根本,但蒙古强大的炮兵却赋予了蒙古军队摧毁一切防御的巨大破坏力,是蒙古从草原之王走向世界霸主的重要标志。 蒙古的炮称为“回回炮”,它是一件“驳来品”进口货,是当年蒙古西征时从波斯人手中学来的,也算中国早期知识引进的成功范例。“回回炮”上出现了类似射击计算表的刻度,极大的提高了射击的精度。古籍上曾经记载“回回炮”在攻襄阳时发挥的巨大作用:“中人立毙,中地下陷三四尺”,也正是“回回炮”一阵齐射将襄阳的城墙击毁,历时三年的襄阳大战终于在“回回炮”的怒吼声中尘埃落定。

在中华5000年的辉煌史上饱受战争的累累剑痕,《战国策。秦策》有云:“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逐鹿而擒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其间或有吊民伐罪的凛然正气,或有抗暴抑强壮志豪情,更有争夺权力的荼毒生灵。战国时燕将骑劫攻即墨不克乃尽掘齐人祖坟;秦之王贲伐魏以水灌大梁,一代名城毁于一旦;蒙古西征,兵锋所至有反抗者尽皆屠城。难怪兵圣孙子称其为“此攻之灾也”,但攻守双方所用战具则成为了古人智慧的集中代表。

关于酒文化的历史典故

10种代表春天的动物

青蛙,大雁,乌龟,小燕子,兔子等等动物代表春天来了。

1、青蛙:春天,青蛙在水草上产卵,卵慢慢地变成蝌蚪。蝌蚪是黑色的,圆圆的身体,有一条长尾巴,蝌蚪一天天长大,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尾巴渐渐地缩短退化,最后变成青蛙。

2、大雁: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

3、乌龟:春季和秋季气温较低,乌龟早晚不大活动,只在中午前后摄食,故宜在上午8一9时投喂饲料。从谷雨到秋分是乌龟摄食旺季,时值盛暑期,乌龟一般中午不活动,而多在下午17一19时活动觅食,故投食以在下午16一17时进行为宜。

4、小燕子:当秋风萧瑟、树叶飘零时,燕子成群地向南方飞去,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柳枝发芽的时候,它们又飞回原来生活过的地方。“年年此时燕归来”。雨燕是飞翔速度最快的鸟类,常在空中捕食昆虫,翼长而腿,脚弱小。

5、兔子:一般家庭饲养的兔子要注意食物的提供,因为幼兔没有饱感。蔬菜本来是不建议给幼兔吃的,容易得肠炎,成年后才可以适当提供。兔子分幼兔和成兔。都是早晚喂食,每天2次。如遇到换品牌粮食的情况,需要过渡,不可直接更换,导致兔子不适应,出现不适。

春天叫醒了哪些小动物

春天叫醒的小动物如下:

1、青蛙

到了冬天青蛙就会藏在泥洞中冬眠,春天就会跳出泥洞进行产卵。青蛙会把卵产在水草上,卵会慢慢的变成小蝌蚪,最后长出四肢,变成小青蛙。

2、蜗牛

蜗牛在气温低于15℃时,会进入冬眠状态,等到第二年春天气温升高,蜗牛会自动解除冬眠状态。

3、蜜蜂

蜜蜂群体中分为蜂王、雄蜂和工蜂。其中,工蜂在春天最为忙碌。休息了一整个冬季的工蜂,会在春天出来采食花粉,并分泌蜂王浆来喂食幼蜂和蜂王。蜂王主要负责产卵,而雄蜂则负责与蜂王进行交配来繁殖。

4、大雁

大雁又称为野鹅,是属于天鹅类是一种大型候鸟。大雁的老家在西伯利亚一带,每到冬天,它们就会从西伯利亚飞到南方来过冬,第二年春天再飞回去,进行繁殖。

5、熊

熊在冬天会在山洞或者树洞中进行冬眠,但是睡眠极浅,一有惊动便会立刻惊醒。这种状态会维持4到5个月左右,等到春天便会出洞觅食。

6、布谷鸟

布谷鸟于春季4-5月份迁来,9-10月份迁走。春天到来时可听到布谷布谷的叫声,即为布谷鸟的到来。

冬眠现象:

冬眠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种极端的但被调节的体温、代谢和其它生理活动的下降,作为对减少能量消耗的适应。

冬眠的物种大致可分成两类即主动式冬眠动物和被动式冬眠动物,后者如仓鼠,外部因素,包括光周期,食物和外界温度对这种冬眠周期事件的定时起主要作用。

蝙蝠、刺猬、极地松鼠等都有冬眠习惯。冬眠,是一些异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在寒冷冬季时其体温可降低到接近环境温度,全身呈麻痹状态,在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或其他刺激下,其体温可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10种代表春天的景物

春天的象征性景物

春天的象征性景物,相信大家都知道春天象征着百花盛开,春天也是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有万紫千红之说,所以说春天是繁花似锦的季节,那么你知道春天的象征性景物有哪些吗。

春天的象征性景物1

1、迎春花

迎春花花期在2到4月,因为它在百花里面开花比较早,所有就争到了迎春的名号,这也说明了迎春花一开,春天就来了。迎春花较耐寒,也好养。花开起来呈金**,而且花是先于叶开放的,这点跟樱花很像。

2、樱花

樱花一般在4月初的时候开放,开起来的时候,整棵树都很烂漫。不过它的花期比较短,差不多一星期就凋谢了。正因为樱花花期短,所以当樱花一开,大家都拖家带口地去赏花,使这个春天像过节一样,很有气氛。所以樱花很能代表春天。

3、海棠

海棠一般在四、五月份开花,这时也恰好是春天的季节。不过海棠的花期比较长,在有的地区甚至可以全年开花。而把海棠放在春天的代表花里,实在是因为海棠开花太令人难忘。

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海棠素有“国艳”之誉,栽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

4、玉兰花

玉兰花喜光,也较耐寒,因此是一个能够“迎春”的品种。玉兰花为木兰科落叶乔木玉兰的花,在早春三月开放,鲜用或晒干用。玉兰花是名贵的观赏植物,其花朵大,花形俏丽,开放时溢发幽香。

5、桃花

桃花代表春天,可以说是公认的了。历史上许多关于桃花的诗,都跟春天绑在一起。桃花开起来是粉红色,极具观赏价值。

春天的象征性景物2

1、鸢尾:产于中国山西、安徽、西藏,缅甸,日本等地。生长于海拔800-1800米的灌木林缘,阳坡地、林缘及水边湿地,在庭院已久经栽培。

2、报春花:多生长于荒野、田边,潮湿旷地、沟边和林缘,该种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并有许多园艺品种。报春花早春开花,花色丰富,花期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瑞香:瑞香喜散光,忌烈日,盛暑要蔽荫。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忌用碱性土,可用山泥或田园土掺入40%的泥炭土、腐叶土、松针土和适量的.煤球灰、稻壳灰、城市垃圾等为培养土。

4、白玉兰:白玉兰适温广泛,在-20~40℃以上时都能生长。我国南至云南西双版纳北至黑龙江均有分布。白玉兰最适温区在暖温带到亚热带地区,年降水500-1850mm,极端气温对白玉兰树尤其是苗木生长也有影响,寒冬冻拔、土壤封冻及寒冷的干裂风易伤根、伤芽或冻坏枝干。高温和日光曝晒易造成叶片灼伤,白玉兰树干长期暴露在高温强光之下易灼伤形成溃疡。

5、迎春花: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喜光,稍耐阴,略耐寒,怕涝,在华北地区和鄢陵均可露地越冬,要求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

春天的象征性景物3

1、杨柳:杨柳抽青。

2、桃花:俗话说的好,3月桃花开。

3、油菜花:春天正好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

4、人们春游踏青:春天万物复苏,天气一般很好,所以人们喜欢在春天踏青郊游。

5、风筝:很明显,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在春天来临时,如果你在春游踏青,可以到处看到风筝的景象。

6、槐花:愧花也是春天的特色景象。

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

1、春天真是让人舒服的春天,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2、这春天,既给人以新的生命,也给人以新的希望。我爱这美丽的春天。

3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飘到那油绿的草地上。

4、春雨连绵,洒在院里的梧桐树上,沙沙沙像音乐家轻轻拔动琴弦,又像蚕宝宝在悄悄吞食桑叶。

10种代表春天的东西

能代表春天的植物有:梅花、水仙、牡丹、芍药、山茶、风信子、报春、瑞香、迎春花、桃树、梨树、海棠、樱花、杜鹃、柳树、君子兰、丁香、金盏菊、马蹄莲、琼花、金雀花、仙客来等等。

1、迎春花:别名迎春、黄素馨、金腰带,落叶灌木丛生。株高30-100厘米。小枝细长直立或拱形下垂,呈纷披状。3小叶复叶交互对生,叶卵形至矩圆形。花单生在去年生的枝条上,先于叶开放,有清香,金**,外染红晕,花期2-4月。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

2、柳树种类多,容易杂交。杂种生长势和适应性强,易无性繁殖,可从天然或人工杂种群体内选择,通过无性繁殖,获得优良无性系品种;另外,也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获取大量优质树苗。以园林观赏为主的育种,应重点改良其枝叶及树形,提高抗污染、耐修剪整形的能力。

3、桃花,即桃树盛开的花朵,属蔷薇科植物。叶椭圆状披针形,核果近球形,主要分果桃和花桃两大类。桃花原产于中国中部、北部,现已在世界温带国家及地区广泛种植,其繁殖以嫁接为主。

桃花可制成桃花丸、桃花茶等食品。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文学创作的常用素材。此外,桃花中元素有疏通经络、滋润皮肤的药用价值。其花语及代表意义为:爱情的俘虏。每年3~6月份,各地会以桃花为媒,举办不同的桃花节盛会。

4、梨花,蔷薇科梨属,梨树的花朵。梨树,落叶乔木,叶圆如大叶杨,干有粗皮外护,枝撑如伞。春季开花,花色洁白,如同雪花,具有浓烈香味。果可供生食外,还可酿酒、制梨膏、梨脯,以及药用。

5、丁香,为木犀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岛等地,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为哈尔滨市市花,是著名的庭园花木。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

春天小动物的描写

描写春天动物的句子有如下这些:

1.在春天里,动物们也从沉睡中醒来。小草开始发芽了,大地上到处都显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绿景象,就像一幅水彩画。

2.春天到了,真美呀!这是一个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像蛇,熊,青蛙?之类的冷血动物都停止了冬眠,爬上地面欣赏春天。小鸟鸣春,百花争艳,小草发芽,燕子也飞回来搭窝了,春天使给大地恢复了万紫千红的气氛。

3.小燕子拖着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乡,它们“叽喳,叽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来了,春来了!”

4.在树林里,许多的小鸟在自由自在欢乐地飞翔着,高兴起来,便唱出清脆悦耳的曲子,和煦的春光吹拂着小河,河水忽然被一阵悦耳、动听的笛声所牵动,放眼望去,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正用垂柳的茎做柳笛呢!他们吹出了心里的幸福和快乐。

隐珠香博园写作文

迎驾贡酒的由来

史载:汉武帝元封年间,约在公元前一○六年,武帝刘彻巡狩霍山,当时官民为迎武帝大驾,捧淠水精酿琼浆出城二十里以相迎。帝饮后大悦,赞道此“迎驾酒天香液”也!迎驾贡酒因此得名。

五粮液

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宜宾姚氏家族私坊酿制,采用玉米、大米、高粱、糯米、荞子五种粮食酿造的“姚子雪曲”是五粮液最成熟的雏形。到了公元1368年,宜宾人陈氏继承了姚氏产业,总结出陈氏秘方,时称“杂粮酒”,后由晚清举人杨惠泉改名为“五粮液”

茅台

历史上最早记载赤水河畔酿酒史的,为司马迁的《史记》。《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公元前130多年,汉武帝刘彻饮到来自夜郎(今黔北一带)所产的名酒“枸酱”,情不自禁地赞曰:“甘美之”。以后便有了汉武帝派大将唐蒙到贵州开拓夷道,专门绕道茅台所在的仁怀的历史,有道是“汉家枸酱为何物?赚得唐蒙益部来。”茅台古称益部,而枸酱,经考证为仁怀赤水河一带生产的用水果加入粮食经发酵酿制的酒

酒的起源

中国酒的历史,可以上朔到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上古时期。《史记.殷本纪》中便有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酒春,以介眉寿”的诗句,都以人类不同的社会活动表明中国酒的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另据考古学家证明,在近现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中,已有了专用的酒器,这说明,在原始社会,中国酿酒已很盛行。有关酒的起源,历史文献记述有四种各据理论的说法。

上天造酒说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晋书》中有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日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食。”轩辕,中国古称星名,共十七颗星,其中十二颗属狮子星座。酒旗三星,呈“一”形排列,南边紧傍二十八宿的柳宿入颗星。明朗的夜晚,对照星图仔细在天空中搜寻,狮子座中的轩辕十四和长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则因亮度太小或太遥远,而用肉眼很难辨认。

酒旗星的发现,最早见于《周礼》一书中,据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二十八宿的廉洁,始于殷代而确立于周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伟大发现之一。在当时天文科学仪器极其简陋的情况下,能在浩焱的星汉中观察到这几颗并不怎样明亮的“酒旗星”,给予命名并留下关于酒旗星的种种记载与传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猿猴造酒说

唐人李肇所撰《国史补》一书,对人类如何捕捉聪明伶俐的猿猴,有一段极精彩的记载。

猿猴是十分机敏的动物,它们居于深山野林中,出没无常,很难捉到,经过细致的观察,人们发现猿猴“嗜酒”。于是,人们便在猿猴出没的地方,摆上香甜浓郁的美酒。猿猴闻香而至,先是在酒缸前流连不前,接着便小心翼翼地蘸酒吮尝。时间一久,终因经受不住美酒的诱惑,而畅饮起来,直到酩酊大醉而被人捉住。这种捕捉猿猴的方法并非中国独有,东南亚一带的群众和非洲的土著民族捕捉猿猴或大猩猩,也都采用类似的方法。

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这在中国历史的典籍中都有记载。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著述中有“琼州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酒以稻米与百花所造,一百六轧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的记载;清代的一本笔记小说中也道:“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百。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无独有偶,早在明朝时期,这类猿猴“造”酒的传说就有过记载。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述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

昔年,《安徽日报》曾刊登老画家程啸天先生在黄山险峰深谷觅得“猴儿酒”的事情。这些不同时代人的记载,都证明在猿猴的聚居处,常常有类似“酒”的东西发现。由此也可推论酒的起源,当由果发酵开始,因为它比粮谷发酵容易得多。

酒是一种由发酵所得的食品,是由一咱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类产生的。酵母菌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菌类,在广袤的大自然原野中,尤其在一些含糖分较高的水果中,这种酵母菌更容易繁衍滋长。山林中野生的水果,是猿猴的重要食物。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积的水果受到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在石洼中将一种被后人称为“酒”的液体析出,因此,猿猴在不自觉中“造”出酒来,是合乎逻辑与情理的。

仪狄造酒说

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

一种说法叫“仪狄作酒拨,杜康作秣酒”。由字面看,是讲他们在作不同的酒。“拨”,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酪糟儿”。性温软,其味甜,多座于江浙一带。现在的不少家庭中,仍自制醒糟儿。醋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林”,高梁的别称。杜康作林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由此看来,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可能是高梁酒创始人。

另一种说法是“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意思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结起来,始之流传于后世的。

仪狄是什么时代的人呢?比起杜康来,古籍中关於仪狄的记载比较一致。例如《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中部认为他是夏禹时代的人。那么,仪狄是不是酿酒的“始祖”呢?此说自古看法就不一致,甚至有与《世本》相矛盾的说法。例如孔子八世孙孔驸,说帝尧、帝舜部是饮酒量很大的君王。黄帝、尧、舜,部早于夏禹,早于夏禹的尧舜部善饮酒,他们饮的是推人制造的酒呢?可见,说夏禹的臣属仪狄“始作酒醪”并不确切。事实上用粮食酿酒是件程序、工艺都很难的事,单凭一个人力量是难以完成的。

杜康造酒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绪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意思是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树洞中发酵,有芳香的气味传出。这就是酒的作法,杜康就是酿祖。

魏武帝乐府诗曰:“何以解夏,惟有杜康”。自此之后,认为酒就是杜康所创的说法似乎更多了。

历史上杜康确有其人。古籍中如《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说文解字》等书、对杜康部有过记载。情乾隆十九年重修的《白水题志》中,对杜康也有过姣详的描述。白水盟,位于陕北高原南录与开中平原交界处,因流经显治的一条河水底多白色头而得名。白水县,系“古雍州之域,周末为彭戏,春秋为彭衙”。“汉景帝建栗邑衙盟”,“唐建白水县於今治”,可见白水鼯历史的悠久。相传这里曾出过“四大贤人”:一是黄帝的史官、创造文字的仓颉,出生于本县阳武村;一是死后被封为彭衙土神的雷徉,生前善削瓷器;一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发明者束汉人蔡伦,不知缘何因由也在此地留有坟墓;此外就是相传为酿酒的鼻祖杜康的遗址了。一个黄土高原上的小小听城,一下子拥有仓领、雷徉、蔡伦、杜康这四大贤人的遗址,页可谓“人杰地灵”了。

“杜康,字仲宇,相传为鼯康家卫人,善造酒。”康家卫是一个至今尚在的小村庄,西距孙城七八公里。村逞有一道大沟,长约十公里,最宽处一百多米,最深处也近百米,人们叫它“杜康沟”。沟的起源处有一眼泉,四周绿树环绕,草木丛生,名一“杜康泉”。盟志上说“俗传杜康取此水造酒”,“乡民谓此水至今有酒味”。有酒味故然不确,但此泉水质情冽甘墩却是事实。清流从泉眼中汨汨涌出,沿著沟底流消,最后汇入白水河、人们称它为“杜康河”。杜康泉旁边的土大土包,以砖培围护著,传说是杜康埋骸之所。杜康庙就在坟墓左侧,凿壁为室,供奉杜康造象。可惜庙与象均毁于一“十年浩劫”丁。据县志记裁,往日,乡民每逢正月二十一日,都要组织“赛享”活动。这一天热闹非常,措喜演戏,商贩云集,熙熙德接,直至日落西山人们方盍兴而散。如今,杜康墓和杜康庙均已修整,杜康泉上已建好一座凉亨。亭呈六角形,红柱录瓦,五彩飞檐,楣上绘著“杜康醉刘伶”、“青梅煮酒论英雄”等故事图画。尽管杜康的出生地等均系“相传”。但据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发现的残砖断瓦考定,商、周之时,此地确有建筑物。这里产酒的历史也颇为悠久。唐代大诗人杜南于安史之乱时,曾挈家来此依其男氏崔少府,写下了《白水舅宅喜两》等诗多首,诗句中有“今日醉弦歌”、“生开桑落酒”等饮酒的记载。酿酒专家们对杜康泉水也作过化验,认为水质适于造酒。一九七六年,白水鼯人在杜康泉附近建立了一家现代化酒厂,定名为“杜康酒厂”,用该泉之水酿酒,产品名“杜康酒”,曾获得国家轻工业部全国酒类大害的铜杯奖。

清道光十八年重修的《伊阳显志》和道光二十年修的《汝州全志)中,也都有关于杜康遗址的记载。《伊阳县志》中《水》条里,有“杜水河”一语,释曰“俗传杜康造酒于此”。《汝州志》中说“杜康,在城北五十里,俗传杜康造酒处”。《汝州全志》还裁有:“俗传杜康造酒处”叫“杜康促”,“在城北五十里”的地方。今天,这里尚有一个叫“杜康仙庄”的小村,人们说这里就是杜康促。“促”,本义是指石头的破裂声,而杜康仙庄一带的土壤又正是山石风化而成的。从地限中涌出许多股清冽的泉水,汇入旁村流过的一道小河中,人们说这段河就是杜水河。令人感到有趣的是在傍村这段河道中,生长著一种长约一厘米的小虾,全身澄黄,蜷腰横行,为别处所罕见。此外,生长在这段河套上的鸭子生的蛋,蛋黄泛红。此地村民由于饮用河水,竟没有患胃病的人。在距杜康仙庄北约十多公里的伊川显境内,有一眼名叫《上皇古泉》的泉眼,相传也是杜康取过水的泉子。如今在伊川县和汝阳县,已分别建立丁颇具规模的杜康酒厂,产品都叫杜康酒。伊川的产品、汝阳的产品座同白水的产品合在一起,年产量已达数万吨之多,这恐怕是当年的杜康所无法想象的。

酒之典故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其后,许多人便以此为典,作诗撰文。如宋代杨万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之四中写道:“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又,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杜甫在《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中写道,“忍断杯中物,眠看座右铭”。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而得名。张养浩在《普天乐·大明湖泛舟》中写道,“杯斟的金浓滟滟”。

秬鬯: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据《诗经。大雅·江汉》记载,“秬鬯一卣”。〔传〕:黑黍也。鬯,香草也,筑煮合而郁之曰“鬯”。「笺」:秬鬯,黑黍酒也,谓之鬯者,芬香条畅也。王赐召虎,以鬯酒一尊,以祭其宗庙,告其先祖。

白堕:这是一个善酿者的名字。据北魏《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中记载,“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羲,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曰骑驴酒。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盗贼,饮之即醉,皆被擒。时人语曰,‘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因此,后人便以“白堕”作为酒的代称。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写道,“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冻醪: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据《诗·豳风·七月》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传:春酒,冻醪也。宋代朱翼中在《酒经》写道,“抱瓮冬醪,言冬月酿酒,令人抱瓮速成而味薄”。杜牧在《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中写道,“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壶觞:本来是盛酒的器皿,后来亦用作酒的代称,陶潜在《归去来辞》中写道,“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白居易在《将至东都寄令孤留守》诗中写道,“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

壶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张祜在《题上饶亭》诗中写道,“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醇酎这是上等酒的代称。据《文选·左思<魏都赋>》记载,“醇酎中山,流湎千日”。张载在《酃酒赋》中写道,“中山冬启,醇酎秋发”。

酌:本意为斟酒、饮酒,后引申为酒的代称;’如“便酌”“小酌”。李白在《月下独酌》一诗中写道,“花问、壶酒,独酌无相亲”

酤:据《诗·商颂·烈祖》记载,“既载清酤,赍我思成”。〔传」:酤,酒。醑:本意为滤酒去滓,后用作美酒代称。李白在《送别》诗中写道,“借别倾壶醑,临分赠鞭”。杨万里在《小蓬莱酌酒》诗中写道,”餐菊为粮露为醑”。

醍醐:特指美酒。白居易在《将归一绝》诗中写道,“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迎我归”。

黄封:这是指皇帝所赐的酒,也叫宫酒。苏轼在《与欧育等六人饮酒》诗中写道,“苦战知君便白羽,倦游怜我忆黄封”。又据《书言故事·酒类》记载,“御赐酒曰黄封”。

清酌:古代称祭祀用的酒。据《礼·曲礼》记载,“凡祭宗庙之礼,……酒曰清酌”。

昔酒:这是指久酿的酒。据《周礼·天宫酒正》记载,“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贾公彦注释说:“昔酒者,久酿乃孰,故以昔酒为名,酌无事之人饮之”。

缥酒:这是指绿色微白的酒。曹植在《七启》中写道,“乃有春清缥酒,康狄所营”。李善注:缥,绿色而微白也。

青州从事、平原督邮:“青州从事”是美酒的隐语。“平原督邮”是坏酒的隐语。据南朝宋国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术解》记载,“桓公(桓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从事”、“督邮”,原为官名。宋代苏轼在《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中,写有“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的诗句。

曲生、曲秀才:这是酒的拟称。据郑棨在《开天传信记》中记载,“唐代道士叶法善,居玄真观。有朝客十余人来访,解带淹留,满座思酒。突有一少年傲睨直入,自称曲秀才,吭声谈论,一座皆惊。良久暂起,如风旋转。法善以为是妖魅,俟曲生复至,密以小剑击之,随手坠于阶下,化为瓶榼,美酒盈瓶。坐客大笑饮之,其味甚佳”。后来就以“曲生”或“曲秀才”作为酒的别称。明代清雪居士有“曲生真吾友,相伴素琴前”的诗句。清代北轩主人写有“春林剩有山和尚,旅馆难忘曲秀才”的诗句。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八大王》一节中,也写有“故曲生频来,则骚客之金兰友”的词句。

曲道士、曲居士:这是对酒的戏称。宋代陆游在《初夏幽居》诗中写道,“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黄庭坚在《杂诗》之五中写道,“万事尽还曲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宫”。

曲蘖:本意指酒母。据《尚书·说命》记载,“著作酒醴,尔惟曲蘖”。据《礼记·月令》记载,“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后来也作为酒的代称。杜甫在《归来》诗中写道,“凭谁给曲蘖,细酌老江干”。苏拭在《浊醪有妙理赋》中写道,“曲蘖有毒,安能发性”。

春:在《诗经·豳风·七月》中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故人们常以“春”为酒的代称。杜甫在《拨闷》诗中写道,“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苏拭在《洞庭春色》诗中写道,“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茅柴:这本来是对劣质酒的贬称。冯时化在《酒史·酒品》中指出了,“恶酒曰茅柴”。亦是对市沽薄酒的特称。吴聿在《观林诗话》中写道,“东坡‘几思压茅柴,禁纲日夜急’,盖世号市沽为茅柴,以其易著易过”。在明代冯梦龙著的《警世通言》中,有“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的记载。

香蚁、浮蚁:酒的别名。因酒味芳香,浮糟如蚁而得名。韦庄在《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韵》诗中写道,“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

绿蚁、碧蚁:酒面上的绿色泡沫,也被作为酒的代称。白居易在《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诗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谢眺《在郡卧病呈沈尚书》中写道,“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吴文英在《催雪》中写道,“歌丽泛碧蚁,放绣箔半钩”。

天禄:这是酒的别称。语出《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子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相传,隋朝末年,王世充曾对诸臣说,“酒能辅和气,宜封天禄大夫”。因此,酒就又被称为“天禄大夫”。

椒浆:即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因酒又名浆,故称椒酒为椒浆。《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写道,“奠桂酒兮椒浆”。李嘉**在《夜闻江南人家赛神》诗中写道,“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浆本来是指淡酒而说的,后来亦作为酒的代称。据《周礼.天官,浆人》记载,“掌共主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忘忧物:因为酒可以使人忘掉忧愁,所以就借此意而取名。晋代陶潜在《饮酒》诗之七中,就有这样的称谓,“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犹进,杯尽壶自倾”。

扫愁帚、钓诗钩:宋代大文豪苏拭在《洞庭春色》诗中写道,“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因酒能扫除忧愁,且能钩起诗兴,使人产生灵感,所以苏轼就这样称呼它。后来就以“扫愁帚”、“钓诗钩”作为酒的代称。元代乔吉在《金钱记》中也写道,“在了这扫愁帚、钓诗钩”。

狂药:因酒能乱性,饮后辄能使人狂放下羁而得名。唐代房玄龄在《晋书·裴楷传》有这样的记载,“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崇(石崇)酣宴,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崇乃止”。唐代李群玉在《索曲送酒》诗中也写到了“廉外春风正落梅,须求狂药解愁回”的涉及酒的诗句。

酒兵:因酒能解愁,就象兵能克敌一样而得名。唐代李延寿撰的《南史·陈庆之传》附《陈暄与兄子秀书》有此称谓,“故江谘议有言,‘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唐代张彦谦在《无题》诗之八也有此称谓“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的诗句。

般若汤:这是和尚称呼酒的隐语。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才有这样的称谓。苏轼在《东坡志林·道释》中有,“僧谓酒为般若汤”的记载。窦革在《酒谱·异域九》中也有“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瘦词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的记载。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对甘肃皇台酒的题词“香醇般若汤”,可知其意。

清圣、浊贤:东汉未年,曹操主政,下令禁酒。在北宋时期李昉等撰写的《太平御览》引《魏略》中有这样的记载,“太祖(曹操)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晋代陈寿在《三国志·徐邈传》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渡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因此,后人就称白酒或浊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唐代季适在《罢相作》中写有“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的诗句。宋代陆游在《溯溪》诗中写有“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的诗句。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有关传统文化的小事例有哪些

1. 游灵武枣博园作文500字

我的家乡是灵武,灵武是一个高贵而又神奇的地方,她如同珍珠般点缀着神州大地,无论是远故还是现在。

在灵武最美丽的地方的当属枣博园了他坐落在市 *** 的南边里面有一个人工湖,平日里波光粼粼,如同一面硕大的铜镜,时时刻刻提示着周围的人要自我后醒,看看最近哪儿不足,要改正。一到晚上,随着悦耳的音乐的响起,人工湖上的喷泉也随之喷出,有时水柱像一串串美丽的珍珠项链,有时像五彩缤纷的门帘,有时像一朵脱水而出的荷花,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吸引了不少游人呢! 人工湖的旁边有一片果林,里面有枣树,梨树,苹果树等等。

每到长枣熟了的时候,就好出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美丽景观,简直是美不胜收,一到晚上,所有树上的"LED"灯都亮了,灯光闪烁着,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她那美丽,节能的光一般。 枣博园不光是这些,每个时间有每个时间的美呢! 早上,一丝淡淡的云雾在枣博园里漂游,给枣博园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这时,一阵脚步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原理是爷爷奶奶们晨练哩!他们有的打太极,有的跑步,有的在踢毽子呢! 中午,阳光洒在每一个角落里,枣博园成了孩子们的天堂,他们有的打沙包,有的滑滑板,有的在玩躲猫猫。看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这倒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黄昏来了,太阳公公把余辉洒在树上,每棵树都像穿上金**的外套,余缉常光端叱得癸全含户辉洒在湖面上,湖面波光粼粼,美丽极了,这时偶尔会有几只小鸟飞过,并啼鸣几声。 晚上,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小孩都在枣博园里玩,爷爷们有的跳舞,有的跑步,孩子们有的踢足球,有的打羽毛球,而更多的则坐在湖畔欣赏美丽的喷泉,缓解一天的疲累。

这就是枣博园,它虽然没有江南美丽,没有故宫壮丽,但它有它独特的美,所以我爱枣博园更爱美丽的灵武。

2. 荼博园作文450个字以上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游武夷山茶博园。

一大清早,我们乘车来到了茶博园,那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处处令人流连忘返。一进大门就看到了许多名人雕像:你看朱熹,一边拿着扇子,一边露出微笑,好像边欣赏美景边念诗呢,雕像下面刻着朱熹的资料。而神笔马良,当他拿着神笔给穷人画画时一不小心把自己也画成了塑像固定于此,穷人们太惊讶了,所以为了纪念马良,就在塑像下刻上马良的资料……茶博园里到处花香鸟语,在雕像之间有一道道水沟,里面有着清澈见底的水,水底装饰着各种各样、形状不一、五颜六色的鹅卵石。在彭武彭夷所处的高台有八个喷泉,不时喷出清凉的水。有一些雕像的手上还拿着茶叶和乐器呢!

站在河岸上,可以看到对面高高耸立的大王峰、玉女峰以及隔在他们之间的铁板岩,看铁板岩沾沾自喜的样子,真令人生厌,而大王和玉女表情非常伤心,两个人互相望来望去,好像在说:“铁板岩,你真是个大坏蛋!

” 来自:作文大全 怎么样,茶博园你喜欢吗?喜欢就去游览吧!

3. 游根博园作文.500字左右

根博园要算是我们开化游顶顶难忘的一个景点了,试想一下,身在一个古色古香的世界里,处处都飘散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多美妙啊。

走进根博园的大门口,一扇巨大的用根雕成的“福门”迎接着我们,哇,有二丈多高,真是千年老树根哇!

我们高兴地走着,一路上,有好多精美的根雕伴着我们,最令人难忘的是一个被大师雕成干部模样的根雕了,干部正在喝茶,边品边翘起大拇指:“你们这儿的茶真好!”“谢谢夸奖!”旁边用树根雕成的老农好像也在说话。我聚精会神地在一旁看着,身临其境。

着走着,前面出现了一条长廊,上面写着三个大字“自然阁”。进了自然阁,一股好闻的木头清香飘进鼻子,四周很黑,陈列在窗台上的根雕都显得古老极了。自然

阁里的艺术品都是小巧而精致的,我最喜欢的是一条龙,这条龙雕得栩栩如生,愤怒的大眼睛圆睁着,两只前爪扑向我们,后半身藏进云里,真是活灵活现,非常逼

真。

接着,我们来到了精品室,这里的根雕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个个都是精品,最令人难忘的是一尊叫“一团和气”的罗汉根雕,非常精致。他的头摸起来特光滑,特舒服。我们摸呀摸,久久不离去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地方!

4. 秋游离博园300字作文怎么写

这幅山水画,可真漂亮!我不禁慢慢的端详起来,渐渐地,我进入了画中的世界。

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湖上有一根细细的独木桥。湖水绿盈盈的好似一块无瑕的翡翠玉。湖面上铺了一块块的水浮萍,在阳光的抚爱下,闪着一片金色的光芒,就像上天眷恋这片湖,特意为装点湖面而撒的一层金粉似的。我坐在一棵树下的岩石上,望着那神秘的湖水。调皮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清晰地投到地面上,斑斑驳驳,好像一幅浓淡相宜的剪纸画。

看着对面郁郁葱葱的树林,我小心翼翼地踏上独木桥,桥上长着滑溜溜,绿油油的青苔,我一步步的向前走,不时地用脚试探着,我的心里有些害怕,正犹豫着,湖里几条活泼可爱的小鱼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们成群结队的游着,速度忽快忽慢,一会儿快速的摆着尾巴,像一群小火箭一样冲出去;一会儿又一个急刹车,速度立刻减慢;一会儿又是一个急转弯,惊险 *** 。好像在表演杂技。他们的展示台旁边,几只小鱼兴奋的吐着一串串圆润的泡泡,好像在为杂技员们加油喝彩。鱼儿们的动作使碧绿的湖面上荡起一圈圈细小的涟漪,就像水波仙子嫌小鱼们太闹腾而皱了皱眉。

一阵隆隆的声音和一股清新的潮湿感扑面而来,我抬头一瞧,一段飞瀑从半空倾泻而下,好似一匹美丽的绸缎从高空上飘落下来。忽然一阵风吹过瀑布得下半截随风飘起,碎成粒粒玉珠,像四方喷散,在阳光的照射下幻出道道彩虹,眩人眼目。从飞瀑中喷溅出来的小水珠细如烟尘,弥漫与空气之中成了蒙蒙水雾,给山涧的林木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

顺势往上看,峭壁高耸入云,纯然是由曲曲折折的线条构成,但线条是那么粗犷,崖面上没有可以攀爬的痕迹,就像被盘古的利斧劈去一半似的,但一堆堆野草苍松,却在崖壁上安家落户,我不禁佩服着它们的顽强……

我顺着独木桥继续往下走,却发现到不了对岸,我虽然想着“留点遗憾是好的”但还是有点懊悔。

突然,我回过神来,才想起这只是一幅图画。

5. 有药博园四百字作文

参观药博园参观药博园

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药用植物园。

我们参观了陈列着各种标本和的药用博物馆,里面有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还有更奇怪的药用石头。我就先说药用植物吧,有些是我们知道的,比如:人参、枸杞、天麻、三七等;有些是我们不熟悉的,比如:胖大海、雪莲、金毛狗脊等;还有最苦的黄连、甘甜的甘草等等。告诉你吧,冬虫夏草其实是一种长在虫子身体里的草,它上半截是草,下半截是虫,非常奇特。

我再来给你们说说药用动物吧,蜈蚣、毒蛇、蝎子等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你们对药用石头一定很好奇吧?我来说说,有名字很有趣的雄黄、雌黄、阳起石、阴起石,还有很特殊的里面裹有虫子的琥珀等。

现在你们一定知道了很多种药材了吧,我也在这个周末学到了很多知识。这真是一个有意义的周末。

6. 北京园博园的作文怎么写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社会大课堂活动,要去参观北京园博会。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便到了园博会。

从四号门进入,就迎面看到一个绿色的大凤凰,在底下还有几个地方向外喷水,使这个凤凰周身云雾缭绕,好像在九天之上翱翔。

继续深入,就到了沈阳园,在这里的地上,有一个圆形的凹陷,在这里面是一个驿站和驿道的地图,直径足有3米大。

向左走几百米,便会看到一个树根雕成的老鹰,鹰爪探出,双翼弯曲,上面的羽毛雕刻的栩栩如生,鹰嘴微张,一双鹰眼直视前方好像要一飞冲天。

在这老鹰的旁边,是玉石展馆。进去之后,迎面而来的是一块巨大的黄龙玉。在他的左边是一块巨大的玉石,通体碧绿,不知是自然生长还是人工雕刻,这块石头,就像一个盘腿沉思的老僧。

出了玉石展馆,就到了合肥园。在他的前方,是包拯的塑像。后面是一个拱门,两边是亭子,墙壁上是六幅反应合肥日新月异的壁画。

走了一段路后,就到了一号门附近。这里有个鄂尔多斯园。在里面,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金鹰皇冠,整个皇冠金光璀璨,上面的金鹰栩栩如生,好想要从皇冠上飞走。

又走了一段,哪里有一个喷泉表演。变化多端。令人惊叹不已。

之后,我又到了永定区,从河堤大道走到了杭州园。

刚一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池塘,里面还有几条鲤鱼在欢快的游动。后面是一个个小亭子。错落有致,美妙绝伦。

之后,又到了石家庄园,这里主要介绍的是我国的国粹——中医。一进去看到的是一个人体穴位图,非常精致。后面还有那么几个中医看病的雕像。

现代城市生活中,难以欣赏到美好纯净的田园风光和大面积的花卉美景,本届园博会空间张弛有度,地形舒缓起伏,植物的布置更是错落有致,让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好好享受这景色吧!

7. 游鄢陵花博园作文

陵是河南的旅游胜地,鄢陵的花博园更是名不虚传。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

鄢陵花博园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花的乐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走进大门,只见棵棵小草伸伸懒腰,仰起带着小露珠的脸蛋,甜甜地微笑。路边的野花摇摇身子,就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看那些绿树,多像一片绿色的海洋。那些用花摆出的造型,千奇百怪,可谓天下奇迹。

中心有一个大花园,花坛上面,立着四只美丽的仙鹤。仙鹤高昂着头,口里喷出礼花一样的水花,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照耀下显得非常耀眼。

花园里,还有许多美丽的花儿,有红的、黄的、白的、还有紫的。五颜六色,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世界。

再向前走走,眼前成了绿色的海洋。有许多藤状的植物爬在杆子上,绿树成荫,许多人在下面流连忘返。

看前面,还有儿童乐园呢,这里,孩子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滑滑梯、还有的在走迷宫。在高兴地玩耍,一个个天真、可爱,玩的开心极了。

鄢陵花博园,你记工丹遁柑墚纺蛾尸阀建录了我童年的一串串脚印,我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爱你,鄢陵花博园。

8. 荼博园250的作文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游武夷山茶博园。

一大清早,我们乘车来到了茶博园,那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处处令人流连忘返。一进大门就看到了许多名人雕像:你看朱熹,一边拿着扇子,一边露出微笑,好像边欣赏美景边念诗呢,雕像下面刻着朱熹的资料。而神笔马良,当他拿着神笔给穷人画画时一不小心把自己也画成了塑像固定于此,穷人们太惊讶了,所以为了纪念马良,就在塑像下刻上马良的资料……茶博园里到处花香鸟语,在雕像之间有一道道水沟,里面有着清澈见底的水,水底装饰着各种各样、形状不一、五颜六色的鹅卵石。在彭武彭夷所处的高台有八个喷泉,不时喷出清凉的水。有一些雕像的手上还拿着茶叶和乐器呢!

站在河岸上,可以看到对面高高耸立的大王峰、玉女峰以及隔在他们之间的铁板岩,看铁板岩沾沾自喜的样子,真令人生厌,而大王和玉女表情非常伤心,两个人互相望来望去,好像在说:“铁板岩,你真是个大坏蛋!

9. 关于秋游花博园的五百字作文

十月一日,天气非常好。

一大早,妈妈就把梦中的我叫醒了。妈妈说:“今天这么好的天气,我们去花博园玩吧。”

听妈妈这一说,原本有些不高兴的我,一下子变得高兴起来,连说:“好啊,好啊。”于是我们洗漱完毕,吃完早餐就上路了。

很快到了花博园,我们来到大门前,只见门外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有一个用各种花草围成的大花篮,名叫“梅迎盛世”许多游客围到这里观赏。一进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由五色草三角梅等等花卉组摆而成的孔雀,名叫“孔雀迎宾”。

再往前就是喷泉了。喷泉有规律的喷着各式各样的水柱,好看极了。

喷泉前面有一个广场,广场的左边是紫薇田园,一棵棵形态各异的紫薇树,在那些一品红、海棠、凤梨、杜鹃等上万盆鲜花的陪衬下,显得格外别致。在紫薇田园的前面,有一个很大的绿色茶壶,里面是一个大缸,外面有一层绿色的植物,从茶壶里流出的热水流进了旁边的大杯子里。

远处的菊花更是耀眼,红色的翠菊、**的万寿菊、浅**的线菊、还有白色的、紫色的、像一个个大绣球,那是什么菊花我叫不出名字。我们继续往前走,听到远处传来优美的音乐声,是哪儿传来的呢?我们仔细地寻找,忽然,妈妈发现了草地上有一个石头一样的的东西,仔细一听,音乐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原来这是一台小音箱,太有创意了。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许多景物,回家的时候已经是精疲力尽了。 哇,花博园里不仅花多,还用花草组成了各式各样的图形,让人感觉像是来到了花的世界。

我爱美丽的花博园,这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蝶恋花 柳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传统文化存在于生活之中,那么有关传统文化的小事例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传统文化的小事例有哪些

 1: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2: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3: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4:毛遂自荐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中国传统小故事30篇(一)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门下到现在有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的话,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象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却都没有说出来。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捕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5:水滴石穿

 从前有个叫张乖崖的人,在钱阳担任县令。当时,社会上还存友军卒凌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风气。张乖崖想找个机会严惩这种行为。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忽然看见一个小吏慌慌张张地从府库中溜出来。张乖崖喊住小吏,发现他鬓旁头巾上藏着一枚钱。经过追问盘查,小吏搪塞不过,承认是从府库中偷来的。

 张乖崖将小吏押回大堂,下令拷打。小吏不服,怒气冲冲地说:?一个钱有什么了不起,你就这样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难道还能杀我!?。

 张乖崖见小吏敢这样顶撞他,就毫不犹豫地拿起朱笔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一日偷一钱,千日偷千钱,时间长了,绳子能锯断木头,水能滴穿石头)。?

 判决完毕,张乖崖把笔一扔,手提宝剑,亲自斩了小吏。

 6:杞人忧天

 从前有个小国家叫杞。杞国有一个人,整天胡思乱想,疑神疑鬼。他一会儿担心天会崩塌下来,砸扁了脑袋;一会儿担心地会陷落下去,埋住了全身。他越想越害怕,整天忧心忡(chōng)忡,白天吃不下饭,夜里不敢睡觉。这件事慢慢地传开了。

 有个热心人看到他那副忧愁烦闷的样子,担心他把身体弄坏了,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一股积聚的气体,上下四方到处都有。人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要和它接触。你整天在气体里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心它会掉下来呢?这个杞国人半信半疑地问:?如果天真是一股积聚的气体,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就要掉下来了吗不会,不会!?那个人回答,?太阳、月亮、星星也不过是气体中会发光的物质。就是掉下来,也不会伤人的。你尽管放心。?杞国人又问:?那么地要是塌下去怎么办呢?热心人说:?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罢了。东南西北到处都有这样的土块。你东走西跑,蹦蹦跳跳,成天在地上活动,根本不必担心它会塌陷下去。?杞国人听了,心里好像放下了千斤重担,脸上露出了笑容。那个热心人,因为解除了杞国人的忧愁,也十分高兴。

 7:亡羊补牢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8: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达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

 9: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6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

 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 让传统文化紧跟时代的脉搏同时代一起发展与时俱进,也就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

 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 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杀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西化派)是错误的。

 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环节,既相互衔接又相互矛盾,应理智地把握其区别和衔接。传统文化是昨天文化创造活动的积淀,是能影响后人的文化成果。现代化则是当前历史进程的目标,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必然的联系。对待传统文化采取国粹主义的态度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都是偏颇的。对于传统中阴暗、消极的东西,如专制主义、个人迷信、封建家长制、闭关锁国、践踏知识与人权等,应视为糟粕摒弃。现代化需要发展民主、科学、法制等,这正是传统文化中所缺少的。

 因此,在肯定传统文化中精华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其中的糟粕。在当今世界,已涌现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结合得很好的例证,这表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日本、新加坡、韩国比我们更现代化,却比我们更尊重传统文化的作用。日本把儒家思想化为相互协作的群体意识,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今天,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还在继续,不可逆转。

 但传统文化毕竟是现代化的根,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现代化,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不能置之不理的,只能批判继承,并应首先立足于弘扬,使现代化与传统更好地衔接、结合。

不但表达了作者的相思之情,还表达了自己孤身在外漂泊的寂寥。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

原词: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宋代: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阑 通 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释义: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扩展资料:

首句将登楼与天气景象描述出来,并由登高远望引起“春愁”,但为什么“望极”和由什么原因引发的“春愁”,文中都没有具体交代。

接着的“草色烟光残照里”是对望极天际所看到景象的描写,“残”字即写出了词人柳永望极的时间之长,又写韶光将要逝去的凄凉伤感。最后一句“无言”,词人不语原因,也无人可以诉说,只能任凭愁绪加深加重。

下阕中的前三句,将笔锋一转,开始描写自己的打算,还是没有写愁的原因。文中的“对酒当歌”出自曹操的《短歌行》,原本的豪迈到这里成了衬托愁绪缠绵的背景,更加说明心中的愁绪苦闷无法排遣。

最后的两句,直接承认自己的相思之意,但其中的委婉之意仍然存在。柳永几经躲闪,终于将原因给出,“春愁”不外乎“相思”。

百度百科——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