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郓城最近一周天气_山东郓城一周天气
1.山东省的基本情况
2.山东有哪些生活和说话禁忌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自身有着很深的文化价值,但是它就真的没有错误?人们常说水浒是三分真,七分假,三国是七分真,三分假,毕竟这两部都是小说,是供人们消遣的读物,而不是历史史书,所以难免会有一些艺术加工,所以出现错误也是合理的,有的可能是为了推动情节的需要,有的则是作者自身的问题。关于水浒中生辰纲一段,有一处描写似乎存在问题。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中的经典桥段,讲述了青面兽杨志带领着一众兵卒押运生辰纲,为了防止遇到强盗,选择天热赶路或者夜间赶路,但是老督管等一行人多有抱怨,最终不听杨志领导,坚持走黄泥岗,一条可以歇息,但是时常有强盗出没的地方。
晁盖从刘唐那里得知杨志护送生辰纲,想要劫走这笔不义之财,于是伙同白胜,阮氏三兄弟还有智多星吴用,他们扮作客商,而白胜则是卖酒的商贩,当时天气炎热,他们将掺了的酒卖给杨志他们,一会他们纷纷倒地,而晁盖等人顺利劫走生辰纲,因为杨志喝得少,所以早醒,为了不被怪罪,选择逃跑,而众人则是向官府报案,称杨志伙同贼人劫走生辰纲,这便是经典的智取生辰纲的桥段。
人们会疑惑从河北到汴梁,为何要绕道山东郓城,这不是徒增危险吗?首先我们不能否认作者对于地理知识的混淆,毕竟那个年代没有导航,而作者很明显文学底蕴很深厚,但是地理知识未必都懂,比如林冲雪夜上梁山,朱贵划着船来接他,那个时候整个湖面该结冰了,为何还能够划船?所以作者可能故意为了推动情节发展,而忽视客观实际。
再者杨志自己的考虑,杨志也明白这批生辰纲非同小可,走寻常路线势必会有很多灾祸,也许那些贼人就在路上等着他们,所以他宁可选择远路,安全一些。又或者生辰纲其实是对蔡京的贿赂,这种东西走官路本就不合适,也许正是蔡京授意走这条路的。
还有黄河的决口问题,黄河在历史上多次改道,也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治理水患,北宋时期开封是黄河泛滥区,除了水源外还有大量的泥沙,这种道路非常难以通行,杨志自然需要绕远路,选择山东郓城来走,毕竟自己曾经押运花石纲可是掉过水里的,这点顾虑还是有的。
所以水浒中这个细节确实值得考虑,还有人说这是原本中的错误,因为智取生辰纲这段,施耐庵是仿照《大宋宣和遗事》写的,也许作者没有细细考量,只是觉得这个确实足够新颖,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山东省的基本情况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燃放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新年的初一,男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
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祭财神(北方)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贴“赤口”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格式:“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东家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古时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祭财神(南方)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股票市场也是在这一天开市。
天津人过初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熏天”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一种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吃七宝羹 七宝羹是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
送火神 在山东半岛,正月初七这天还要“送火神”,孩子们选一根两米左右的木棒,用麦秸将其绑住,这就是所说的“火神”。黄昏时分,在家门口点着“火神”的一端,孩子们抱着“火神”的另一端跑向离家较远的地方,直到燃烧殆尽为止。这个活动寓意于将“火神”送出家门,一年之内家里没有火灾,平平安安。
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顺星又名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们无论是否去庙里进香祀星君(即顺星),等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祭星时,要在案头、灶台、门槛、锅台等处各放一盏“金灯”(黄灯花)并点燃,叫“散灯花儿”,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结束后,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顿元宵。
放生祈福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
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说:“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
初八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山东有哪些生活和说话禁忌
山东概况
山东省简称鲁,地处黄河下游,黄海、渤海之滨。春秋战国时为齐、鲁等国地。大秦置济北、胶东、琅岈等郡,汉属青、兖、徐州,金为山东东西二路,明置山东布政使司,清为山东省。现辖2地区、15地级市、33县级市、61县。约60个市县对外开放。全省面积达15万多平方千米。省会济南。
山东省概况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东省在北纬34度25分至38度23分、东经114度36分至112度43分之间,东西最长约700公里,南北最宽420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
山东省的地势,中部为隆起的山地,东部和南部为和缓起伏的丘陵区,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山东省的最高点是位于中部的泰山,海拔1545米;最低处是位于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海拔2米至10米。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原、盆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3%;山地、丘陵约占34%;河流、湖泊约占3%。
山东省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干流长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0多条。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流程610多公里,从渤海湾入海。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多公里。其他比较重要的河流还有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淮河等。山东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组成,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为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山东主要的山脉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孟良崮等。
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11度—14度,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950毫米,无霜期沿海地区180天以上,内陆地区220天以上。
山东自古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之一。公元前21世纪夏朝时期,东夷各 部族就活跃在山东地域。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早期的活动中心在今山东西南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著名的齐、鲁两国是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256)在今山东境内最大的诸侯国。由于齐、鲁两国发达的经济、政治、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所以山东又称“齐鲁之邦”,并以“鲁”为山东省的简称。
山东作为地理名称始于战国时期,当时,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公元1115——1234)。元朝(公元1206——1368)置山东道,明朝(公元1368——1644)设山东布政使司,形成与今天山东省大体相同的版图,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清朝(公元1616——1911)正式设山东省,治所在济南府。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调整,山东省形成了目前的行政区划。山东省现辖17个市,139个县、县级市和市辖区。
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因泉水众多,被称为“泉城”。位于山东半岛东部的青岛为副省级全国计划单列市,是著名的海滨城市,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上项目的协办城市,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龙头”。
山东省人口9041万人,居全国第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9.2%。
山东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共有39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在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5%左右,其余为满、蒙、朝鲜、壮、土家、高山、纳西、维吾尔、白、黎、苗、俄罗斯、锡伯、布衣、侗等民族。在山东,回族、满族、蒙古族有聚居或杂居的村镇、社区,其他民族没有固定的聚居村落或社区。
山东省是我国10个沿海省市之一,地处黄河下游,大致介于北纬34°22′52〃至38°15′02〃(岛屿达38°23′N),东经114°19′53〃至122°43′之间。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计跨纬度3°52′10〃、经度8°23′07〃。南北最宽处距离约420公里,东西最长处距离约700公里,使山东自然地理的东西差异远比南北差异明显。
山东东临海洋,西靠大陆。水平地形分为半岛和大陆两部分。东部的山东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间,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遥遥相对。庙岛群岛屹立在渤海海峡,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处,扼海峡咽喉,成为拱卫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门户。西部大陆部分自北向南依次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山东省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刮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天气多变,干早少雨多风沙;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全省气候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
山东省年平均气温11℃-14℃,由南而北,自西向东递减。 鲁西南平均气温多在13℃以上,济南、枣庄等地达14℃以上,胶东半岛、黄河三角洲最低,多在12℃乃至11℃以下。一月份全省平均气温-1~-4℃,七月份全省平均气温24~27℃。山东各地冬季最长,一般为140~165天,夏季次之,约为72~108天,春、秋两季较短,约为50~70天。
山东作为地理名称始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当时泛指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公元1115年-1234年)。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置山东道,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设山东布政司,形成与今天山东省大体相同的版图,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清代(公元1616年-1911年)正式设山东省,治所在济南府。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调整,山东省形成了目前的行政区划。
山东省现辖17个市地,139个县、市、区。其中地级市15个、地区2个、县级市33个、市辖区45个、县61个。山东省人口共8780多万,仅次于河南省,居全国第二位。
山东人文旅游资源众多而奇特,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自古以来就是全国的文化发达地区。山东文物古迹众多,山川风光秀丽,构成了独特的旅游风景线。全省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处——泰山,世界文化遗产1处——孔府/孔庙/孔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处——泰安的泰山、青岛的崂山和胶东半岛海滨。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07处,其中国家级27处,省级397处,拥有历史文化名城14座,其中国家级6座。有馆藏文物60多万件。
全省近千处旅游景点,基本形成了6大旅游区:济南、泰安、曲阜延伸到邹城的“山水圣人”旅游区(曲阜圣地之旅);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一体的海滨旅游区;以潍坊市区为中心,以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俗旅游区;以淄博齐国故城、殉马坑、蒲松龄故居为主体的齐文化旅游区;以黄河入海奇观和原始风貌为特征的东营黄河口旅游区;以水浒故事为主线,梁山、阳谷为重点的“水浒”旅游线。山东还推出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潍坊国际风筝会、泰山国际登山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开办了孔子文化游、孔子家乡修学旅游、齐鲁民俗旅游、书法旅游、烹饪旅游、钓鱼旅游等30多项专项旅游活动。
摘要:山东是孔孟之乡,无论过年过节,还是喝酒吃饭规矩都比较多。那么在山东生活的你,知道山东有哪些生活禁忌么?在山东生活,什么话不能说,说话需要注意哪些词语呢?山东的一些特殊的节日都需要注意些什么?本文为大家收集了山东的一些主要的生活禁忌以及一些说话忌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山东生活忌讳年轻人结婚做被褥忌用“不全”之人(即寡妇、无儿或无女者)。姑忌娶亲姨、嫂忌送亲,有所谓“姑不迎,姨不送,嫂子送了穷光腚”之说。孕妇忌在娘家生孩子,说什么“沾了娘家的草,一辈子过不好”。孕妇忌食兔子肉,说是吃了兔子肉生下孩子是豁子嘴。忌吃狗肉,说狗肉化胎;产妇不满月忌串门、动土,犯忌断奶水。忌下午看望病人,说下午看病人病情会加重。借用别人家药锅,忌送还,若送还,要在锅内放上少许米、面。给病人买药后,忌提着药包串门,意思是会把灾气带给别人。盛饭,勺子忌向外侧倒,说这是给盛饭的舀法。忌敲饭碗,一说敲饭碗是骂做饭的,一说意味着没饭吃要去讨饭。忌将筷子插在盛满饭的碗里,因这是供奉死人的方法。定亲、结婚等喜庆日子,忌单日;走亲访友赠送礼品忌单数。挖井,忌妇女近前。建正房,忌高于后邻居正房屋脊,说是会压倒邻居的家运,引起纠纷;也忌偏房高于正房,意思是家运不好。
大门口忌对屋山,如果碰山,须在山顶写"吉星高照"、"紫气东来"等吉祥词语。盖房四面是道,意为主无子女。房子忌冲路,若冲路,要在对面立石,上刻:"泰山石敢当"。平房走水口开于院外,意为主财外流。厕所建于院东,意为主后代愚笨。出嫁之女在娘家分娩、过年,意为主娘家人丁不旺。闺女出嫁后,十年不回娘家,则不得归娘门;须归者,要束娘家亲人赠给的红腰带及抱公鸡回娘家。家中有患麻疹者,门口须挂红布,否则麻疹出不好。下午探望病人,意为主病情加重。婴儿出生不足一个月,忌抬粪、破土、打炕、打石、动脏物。孕妇忌看死尸,见尸主难产。身死外地,忌"冷骨进宅",若入门意为主妨后代。倒茶、斟酒忌_壶脖。盛饭、添饭忌瓢、勺向外翻。忌从窗口递食物,意为囚犯由窗口接饭。青年忌喝酒底,喝则意为主生闺女。忌脚踩门坎,"踩门坎害虫抠眼"。过年忌说"破"、"死"、"灭"、"穷"等不吉利话,呼大蒜(打散)曰"义和菜"。正月初三前,忌向外扫地、泼水,意为把财物扫出、泼出。订婚忌十二生肖相克,讹传:白马怕青牛、笨猪恨乖猴、龙兔泪交流、羊鼠一旦休、蛇虎事事愁、鸡狗不对头。荒诞的禁忌,毁良缘难计。
搬家忌讳:⒈搬家当天不可骂小孩、不可生气。
⒉搬家当天,尽量说些吉利的话。
⒊搬家时不可和别人打招呼。
⒋搬家当天不可在新宅午睡,否则以后容易生病。
⒌当天晚上,睡下五分钟后还要起来工作一下,表示睡下还要起来,身体健康之意,在民俗中小孩睡新床也是如此,躺一下再起来,否则容易生病。
⒍按照家人的数量,启用新的枕头开门入宅。按照个人的床位分别摆放。
⒎入住当天,一定要烧一壶开水,寓意财源滚滚。
⒏携带一只装满了米的米缸或米桶,桶中摆放一张写有“常满”的红纸,或是摆放有168元的信封,取其“一路发”之意。
⒐搬家路途较远时,随身行李中要带一把米、一把泥土和一小瓶水去新家。
⒑搬家后的第一天或第一周内要闹房,或聊天、吃饭、等,越热闹越以驱邪。
⒒家里有孕妇不可搬家,严防动了胎神。
12.搬家时,主卧床要先行进门。
山东说话禁忌关于人的年龄,忌说七十三、八十四、一百岁。说七十三、八十四是“损头年”,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100岁是人的生命极限,百年之后指人死之后。男人忌说四十一岁,有四十一妨妻之说。行船忌说“翻”字和“王八”,船上晒鞋忌底朝天。老人寿至百岁,忌吐实数,只说99岁,讳于"人话百岁终须死"之意。包水饺不能说“破”、“完”两字,年五更禁说断水。
传统岁时节令禁忌甲子年禁忌甲子年忌婚嫁。民间将甲子年称为寡妇年,嫁娶都提前或延期进行。民间俗以为甲子年是兵荒马乱之年,天灾降临,于是很多地方有“过半年”的习俗,来及早结束令人恐慌的甲子年。沂蒙山区在甲子年时于六月二十三日过一次年,有人还用“大鸡”牌烟盒扎红灯笼,挂在床头消灾避邪。
春节期间禁忌整个春节期间忌争吵骂人,俗语说“家和万事兴”。忌打碎器物,认为新年打碎器物是不好的兆头,在新的一年里必有凶险。打碎器物时,不能着急发怒,要马上说句“岁岁(碎碎)平安”或“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进行禳解。如果是打碎了锅等重要器物,要趁天黑将碎片扔到废井中,扔完掉头就走,千万不能回头,认为这样有可能避开凶事。正月里忌讳有丧事,尤其忌讳大年初一家中有人去世,万一发生,均谎称人是在初二去世的。正月忌剃头,俗话说“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忌年三十和初一住在娘家,认为出嫁的姑娘在娘家过年会把娘家吃穷住穷。
正月初一忌睡懒觉,认为这天睡懒觉则一年不勤。未出嫁的闺女不给父母磕头拜年。早餐忌吃米饭、喝糊涂,认为这样一年里将会麻麻烦烦,糊里糊涂。不能吃小米糗干饭,因为这是白事时吃的饭,不吉利。吃饭时不能将碗吃空,碗里要留一点,叫有余。泰安、济南、临沂一带在这天吃素馅饺子,忌吃鱼肉,表示这一年要素静。这天不能讲粗话,不能训斥孩子,不能讲不吉利的话,民间认为大年初一说的话会应验。不能洗碗刷锅扫地,忌倒垃圾,认为会将财气洗掉扫走,本年不能聚财,反会失财。忌读书,否则会眼盲;忌动针线忌裁剪,否则来年妇女活计多,会生“忙病”,意思是说越忙越生病。忌讨债,否则对双方都不利。忌打井水,民间认为这天是井龙王休息日,不要去打水惊扰井龙王休息。忌在别人家吃饭。忌吃药,否则一年里会常吃药。莒南此日忌推磨,磨在年前就被封,直到正月初五才能用。商家过年吃饺子用蒜做佐料时,将蒜称为“义和菜”,因为山东很多地方方言蒜与“散”同音,唯恐散财、散伙。忌未出嫁的姑娘上林(祖坟)。
正月初二,新出嫁的姑娘带着新女婿回娘家。新女婿准备的礼品忌单数。初二以后人们开始走亲戚,用竹篮子或皮革提包装上礼品,过去一般是馍馍、枣卷子、点心、酒、饼干、挂面,也有带鸡和鱼的,如果亲戚家有小孩,就再装上一包糖块。走亲戚忌空篮或空包回去,否则不吉利,认为亲戚会断路。
正月初五在民间被称为“破五”“五穷”,沂源称此日为“五麻日”,泰安地区称为“五麻沾”。山东各地在这天忌出门。茌平、东阿一带认为这天出门会断花轱轮子车轴。青岛地区在这一天忌看望岳父母,俗话说“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聊城一带结婚三年内的新媳妇在初七、初八、初九三天都不能走动,俗话说“七不走,八不挪,九走死她老婆婆”。
初六和初十娘家兄弟接已出嫁的女儿住娘家,但是回婆家时必须是上午。初七忌动针线,因为初七为人日,“人日动针线,专扎婆婆眼。”沂南一带初八忌转,凡是能转动的工具如纺车、碾、磨等都要停止转动,不能使用。正月初十据说是石头生日,民间又称石不动,忌搬动石头,诸如碾、磨、石臼等石器也不能搬动,否则认为对当年庄稼不利。
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晚上忌家里黑灯瞎火,角落里都要掌上灯。山东很多地方有新媳妇忌观娘家灯的习俗,因为俗语说“看了娘家灯,要死老公公。”茌平一带妇女结婚后的头三年不能在娘家过正月十五日,怕婆婆因此而瞎眼。胶东地区这天新媳妇要回娘家,称为躲灯,如果在婆家过灯节,会给公婆带来不祥。正月十五日还忌有风雨雪的不好天气,否则认为当年年景不好。
正月二十五日民间称为“填仓节”,长岛一带又称为“龙凤节”,这天农家禁做农活,妇女禁做针线。
立春、二月二、清明禁忌立春日在山东大多数地方没有什么禁忌。莱阳一带在这天忌挑水和掏灰,认为挑了水一年精神不振,光打瞌睡;掏灰会把一年的好运掏跑。郓城一带这天忌儿童在家过节,不满十岁的孩子在立春时刻都躲到邻居家度过,称为躲春。
二月二民间称为龙抬头日。这天最普遍的禁忌是妇女不能动刀剪针线,害怕戳瞎了龙眼。滕州忌推磨,怕压了龙头。荣成忌讳挑水,认为会把线虫挑回家,在水缸里繁殖,对人不利;忌搂草,不然会把蛇虫搂回家,使人招病招灾。武城忌日出之前出屋门,害怕出门“踢了囤尖”。茌平忌喝面条,据说喝了面条会见长虫。这天很多地方都接女儿回娘家,但是郓城等地却忌出嫁的闺女回娘家,据说此日回娘家会踩了娘家的粮仓。
寒食、清明本是两个节日,但是山东各地常将它们连在一起来过。寒食清明禁火,忌热食。莱州一带传说此日秃尾巴老李回老家给母亲上坟,家家户户的烟筒不准冒烟,不然会遭雹灾。这天家家户户门上插柳,传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即墨在三月三过清明时,青年女子忌待在家里,据说天上凶神要下凡抓俊俏闺女。
五月、六月禁忌五月又称恶月、毒月,忌修房盖屋,认为修房盖屋会长秃子。五月忌生孩子,认为生下的孩子对父母不利。五月端午节的节俗也大都祛邪禳病,各地忌讳这天门口不插艾蒿,有民谣说“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老鳖盖”。五月十三日雨节,山东民间传说是关公磨大刀的日子,忌动刀,以免得罪关老爷。
农历六月初六为天贶节,民间俗称晒衣节。莱阳忌出嫁闺女回娘家。枣庄忌讳下雨,认为下雨会把龙袍打湿,此后四十天内将旱或天气不晴,当地俗语说“六月六湿龙袍,旱涝四十天。”
秋日禁忌立秋是进入秋季的标志。虽然天气依然炎热,民间俗称秋老虎,但是从这天起人们禁忌去河湾、水塘里洗澡。莱西认为立秋日洗澡,身上会长“秋狗子”(指痱子之类的东西);龙口认为立秋洗澡,秋后会拉肚子。还有的地方有立秋后不吃甜瓜的禁忌,俗语说“打了春的萝卜立了秋的瓜,死了老婆还走丈人家——是那个事不是那个味了”。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祭祀祖先和孤魂野鬼。忌到处乱走,尤其忌讳出远门。据说鬼魂都出来游走,若碰到鬼,一年都会不吉利。
八月十五日为传统重大节日中秋节,民间此晚拜月赏月,忌阴雨。
八月二十七日是孔子诞辰,民间到文庙祭祀,禁屠宰。
九月民间为忌月,忌套棉被。据说套棉被会犯九女星,盖了这样的被子会死人,也有的说光生女孩不生男孩。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此日有登高的习俗,认为能避祸禳灾。枣庄、滕州等地出嫁不到三年的闺女忌回娘家,当地俗语说“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
冬日禁忌十月忌无霜。民间认为十月里不下霜,第二年会发生灾荒。
十月初一为寒衣节,民间认为此日为鬼节。此日上坟祭祖,将做好的纸衣纸帽焚烧于坟前,称为送寒衣。有的地方祭祀故人忌清早或上午去,而是午饭后去,俗语说“早清明,晚十一”。
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莱西、即墨一带忌讳妇女回娘家,否则对娘家不利,有俗谣说“腊八不吃娘家米;吃了娘家米,一辈子还不起”。从这天起,一直到大年初三,出嫁的闺女都不能回到娘家。而武城、沂南一带,结婚不满三年的新媳妇在腊八这天却必须回娘家,否则对婆家不利,当地俗谣说“吃了腊八饭,一家人要散;喝了腊八米,一家穷到底”。
十二月二十三日是民间传统的辞灶日,又称过小年。这天尤忌对灶王不敬,怕他上天向天帝告状。十二月二十三日后,民间开始进入忙年阶段,做过年的准备。从这时起蒸馒头包包子都不能数,表示年下的干粮多得没数。蒸馒头时忌面发不起来,认为面不发则日子不旺不发家。又忌蒸熟的馒头裂口,认为馒头裂口主家庭不和睦。如果馒头真的裂了口忌讳说裂,要说“笑开了嘴”。民间还认为辞灶后,诸神升天,百无禁忌。因此,民间多在这时进行嫁娶,不怕礼数不周而众神怪罪,这被称为乱岁。
十二月三十日是大年三十,又称除夕。这是一年中最后的一天,禁忌颇多。全家人不准胡乱说笑,要多说吉利话,忌说气话、粗话、丧门话。包饺子时忌失手落在地上,晚上煮饺子时忌把饺子落到锅台上。请祖先时忌骑车或坐车,要步行前往祖坟。去世不满三年的人不能和祖先一起受供奉,要另写牌位单独供奉。祖先供桌两边的座位任何人都不能坐。为祖先准备的供品中,有一种是煮熟的方肉,但不能放盐。泰安、招远等地做供品的饺子忌用肉馅,必须用素馅。祭神灵时不能喊孩子的名字,夜里新旧交接时,叫孩子起来吃交年饭也不能喊孩子名字,因为这时神灵都回来了,怕把孩子带走。吃交年饭时,忌把碗里的饺子吃完,这叫来年有余。
社会交往禁忌山东为孔孟之乡,秉承“礼仪之邦”的传统,注重社交礼仪,在社会交往方面禁忌颇多。
古人说“男女授受不亲”,现在不像以前那样严格,但男女交往依然存在某些禁忌。在家庭中,嫂子和小叔子之间的交往比较随意,相互之间可以开一些玩笑,但妇女和自己的公公、大伯哥等婆家男性长辈之间的交往有诸多禁忌。公公和大伯哥不能随意进儿媳妇和弟媳的卧室,相互尽量少说话,需要说话时要注意表情严肃正经。相互见面时要穿着齐整,妇女忌在男性长辈面前开怀给孩子喂奶。成年男子忌去寡妇家,害怕“寡妇门前是非多”。现在山东农村的很多地方家中待客时依然遵守“男女不同席”的规矩,家中妻女不上桌。
老年人走亲戚时,忌留下住宿。俗话说“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以免发生不测。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做儿女的会因为老人没有在自己的家中寿终正寝而自责,而接待老人的亲友也会为此感到尴尬和麻烦。所以人年纪大了后,尽量不外出,就算想出去串亲,儿女辈的人也要极力劝阻。家中来客后,要热情招待,及时沏茶、敬烟,忌擦桌子、扫地。不然,来客会认为自己不受欢迎,主人想将自己扫地出门。点烟时忌一根火柴点三支烟,不然有“散伙”(三火)之嫌。当着客人面不能骂狗和斥骂孩子,否则会被认为“指桑骂槐”,客人会觉得尴尬。客人忌在主人家东翻西看,不能随意拉抽屉、翻衣柜,忌讳到灶间看准备的饭菜。吃饭时,忌讳客人先动筷。主人送客时一定要送出大门口,不然会被认为不懂礼,待人冷落。晚辈探望长辈忌在午后或黄昏时间,应于午前去拜访。
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做客忌空手去,主人忌让客人空手而归,但探望病人时必须将礼物全部留下,忌将部分礼物压回。赠送礼品也有一定的禁忌。忌送人剪刀、雨伞,害怕让人认为是想“一刀剪断”和“散了”。不能送人钟表,否则有“送终”之嫌。送礼时,喜双数忌单数,如送礼钱时,可以送二十元、四十元、六十元、八十元、一百元,忌送三十元、五十元、七十元,尤忌二十五元、五十元、二百五十元这样的数,因为“二百五、半吊子”是骂人的话。不送亲友扫帚、笤帚之类的物品,害怕扫断路,亲戚之间断了来往。如一定要送,可将扫帚从院墙里扔出去,到外面再捡起送给客人。很多地方过年过节流行向亲友送点心,但是只能晚辈送长辈,忌长辈送给晚辈。
通常说借东西时“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但是借别人药锅子时忌讳再还给人家,怕把病带给人家。一般是等待下一用家从自家再借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