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港航气象预报_舟山港航气象
1.“红色幽灵”赤潮是什么?
2.2022年台风梅花会不会登陆闽粤?
2007年10月09日
8级大风来袭超过100小时
暴雨倾城影响多个地市
“罗莎”重创浙江 700多万人受灾
记 者 陈文龙
从昨天零时起,来势汹汹的“罗莎”从福鼎再次进入浙江,当天凌晨2时即减弱为热带风暴,在温台地区上空逗留15个小时后,于昨晚17时30分从三门湾入海,逐渐远离。
昨天上午9时,、省领导赶到省防指,检查部署防台救灾工作。强调,当前,要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各地要特别注意防范强降雨带来的次生灾害,在接下来几天内都要加强巡查、监测、预警,一旦出现危险信号,及时转移群众。温、台等地连续遭受台风侵袭,要以生活困难群众为重点,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和救济,要抓紧抢修水毁工程,防止灾后疫情,帮助灾区开展生产自救。
在省防指的统一调度指挥下,全省各地也积极投入防台抗台各项工作中。如台州玉环,该县2000多名机关干部深入抗台一线,110支3200多人的抢险应急队伍也全面进入临战状态,准备了抢险车辆170辆、船只120艘、抢险麻袋4.5万只,以及合金网钢管、木材等抢险物资,随时投入抢险救灾。
概况
8级大风影响浙江100小时以上
“罗莎”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大风大雨。
先说风况。
“罗莎”强度强,范围大,因为其移动速度慢,所以8级以上大风对浙江影响持续时间已达100个小时以上。浙中南沿海最大风力达12-13级;沿海海面风力最大的站为洞头虎头屿39.8米/秒,陆地风力最大的站为苍南渔寮35.3米/秒。
省气象台专家说,一个台风的风灾持续时间如此之长,为近年所罕见。
再看雨情。
据省水文局统计,受“罗莎”影响,浙江从10月6日8时开始降雨,至8日17时,全省面平均降雨量166.8毫米。
地市面平均雨量大于150毫米的有温州、台州、宁波、湖州、舟山、绍兴、丽水;
县市面平均雨量大于250毫米的有乐清市、温州市本级、永嘉县、瑞安市、青田县、奉化、临海市、宁海县、苍南县。
初步估算,如此强的降雨量,可能要仅次于2005年“海棠”台风了。要知道,“海棠”的降雨量曾创下1949年以来的最高记录。
影响
全省多个水位超危急
强降雨使浙江多个水位超危急或警戒水位。
省防指办介绍,截止昨天17时,杭长桥水位3.19米,超过危急水位0.03米;小梅口水位2.46米,超过危急水位0.1米;拱宸桥水位3.18米,超过危急水位0.02米;临平上水位4.34米,超危急水位0.487米;崇德站水位2.35米,超危急水位0.19米;乌镇站2.11米, 超危急水位0.25米;嘉兴水位1.95米,超过危急水位0.09米;绍兴4.55米,超过危急水位0.15米;西山站水位3.7米,超危急水位0.05米;灵溪站水位5.37米,超过危急水位1.28米。
此外,梅溪、嘉善、平阳站水位达到危急水位;余杭、瓶窑、平湖、欤城、绍兴、乐清等站水位均超过警戒水位。
78条道路交通一度中断
据省交通厅初步统计, 受“罗莎”影响,全省曾有78条道路交通中断,其中:高速公路2条,国道1条,省道12条,县乡道63条。经公路部门奋力抢通,目前,全省除7条省道、48条县乡道外,其余道路均恢复通行。各交通中断路段已设置了交通标志,引导车辆绕行。
港航方面。全部水陆客运航线昨天停运,预计今天开始逐步恢复。
道路运输方面。全省受台风、暴雨影响山区道路客运已基本停运;温州市停运长途客运70条线、260个班车,短途停运50条班线、207个班车;宁波发往舟山方向桃花、岱山、花歧岛的16个客运班次停运,发往象山的30个班次一律改走高速,发往温州、苍南、平阳水头的班线已全部停班;舟山发往岛外各地班车已全部停运。上述汽车班线预计今天上午起逐步恢复开行。
700多万人受灾 75亿元被卷走
“罗莎”已给浙江造成农田受淹、电力中断、公路受损、部分房屋倒塌、部分水利设施损毁等严重灾害损失。
省防指昨天下午发布消息称:根据各市防指办报告,经初步统计,截止10月8日15时,受“罗莎”台风影响,全省11市68县959个乡镇718.7万人受灾,转移灾区群众117.8万人。
全省因内涝或小流域山洪造成临海、玉环、椒江和平湖等4个县城局部受淹;倒塌房屋3392间;农作物受灾农田面积359.5千公顷、成灾面积190.8千公顷,绝收面积61.7千公顷,减收粮食63.8万吨。
水产养殖损失面积36千公顷,损失水产品25.8万吨;34898家工矿企业停产;749条公路中断,毁坏公路路基(面)870.2公里;损坏输电线路388.3公里;损坏通讯线路199.2公里;7座小型水库受损,损坏堤防3210处417.3公里,堤防决口650处110公里,损坏水电站69座。
这次灾害造成全省直接经济损失达75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工业直接经济损失20.1亿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
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市有台州(22.9亿元)、温州(20亿元)和宁波市(9.3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亿元有临海、苍南、三门、奉化、安吉、瑞安等6个县(市)。
截止昨天15时,省防指尚没有接到因灾死亡人员的报告。但因暴雨仍在持续,灾情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分析
行动缓慢的“罗莎”
为什么会对浙江影响这么大?
大家也许会有这种疑问:“罗莎”不是一直在温台沿海地区徘徊吗?怎么会给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杭嘉湖等地带来狂风暴雨呢?
这主要有两点原因。
首先,“罗莎”本身个头大,强度强,其7级风圈半径基本维持在400-500公里;而且“罗莎”在苍南县霞关镇附近的浙闽交界处登陆后,喜欢停滞少动,其移动速度最慢甚至降到5公里/小时。
“受到引导气流及台湾海峡复杂地形等多个因素的影响,‘罗莎’的移动路径缓慢复杂。”省气象局专家说,这个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台风,就像一台巨大的洒水车,走得越慢,台风云系逗留时间就越长,降雨就自然越多。
其次,“罗莎”登陆浙江后,在浙北和杭州湾一带,其云系正好与北方的一股南下冷空气交汇,这就使得杭州、湖州、绍兴南部及金华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气象专家总结说,“罗莎”的降雨特征与2005年在福建登陆的第19号台风“龙王”有些相同,都是受台风和冷空气的相遇影响,局部地方出现了强降雨。
随着“罗莎”远离,从今天起,浙江大部分地区的降雨将逐渐停止转多云。
根据省气象台预测,由于今明两天冷空气将控制浙江大部,全省气温降幅度达4-6℃,像浙北地区最低温度在16-18℃,早晚感觉会比较冷。
“红色幽灵”赤潮是什么?
现在改名叫港航局了,不知道你是什么身份的新进人员,具体进哪个部门或者分局,因为这个还是有区别的。
为了推动港务集团上市,所以09年开始,局与集团进行了拆分,部门架构也进行了变化。
如果是事业编制的局人员,待遇是不错的,应该说比舟山本地大部分公务员和其他事业单位收入都好。事业实习期为一年,收入会少一点,不过第2年开始就一样了。至于发展前途,整体来看,最近几年舟山港口发展比较快,整体发展环境是好的,不过具体放到个人身上,那要看你自己的各方面的努力程度了。
如果是合同工或者企业编制人员,那收入肯定会少不少,上升空间也基本没有。
2022年台风梅花会不会登陆闽粤?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植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赤潮发生后,除海水变成红色外,一是大量赤潮生物集聚于鱼类的鳃部,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二是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三是鱼类吞食大量有毒藻类。赤潮发生时,海水的pH值也会升高,黏稠度增加,非赤潮藻类的浮游生物会死亡、衰减;赤潮藻也因爆发性增殖、过度聚集而大量死亡。
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它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
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过赤潮的危害,日本是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十几年来,由于海洋污染日益加剧,我国赤潮灾害也有加重的趋势,由分散的少数海域发展到成片海域,一些重要的养殖基地受害尤重。对赤潮的发生、危害予以研究和防治,涉及生物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物理海洋学和环境海洋学等学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绿色、**、棕色等。值得指出的是,某些赤潮生物(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等)引起赤潮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呈现任何特别的颜色。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当赤潮发生时这种平衡遭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近海赤潮赤潮破坏鱼、虾、贝类等的主要原因是:
(1)破坏渔场的饵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
(2)赤潮生物的异常发制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
(3)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4)有些赤潮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
当人类为了一己之私肆无忌惮地对大海进行污染的时候,愤怒的大海同样也会通过赤潮对人类进行报复,破坏渔业生产,威胁人类健康,甚至夺人性命。
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赤潮藻中的“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在贝类和鱼类的身体里累积,人类误食以后轻则中毒,重则死亡,人们又将赤潮毒素称为“贝类毒素”。
贝类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毒的有机化合物。根据人体的中毒症状,又分为麻痹性贝毒(PSP)、腹泻性贝毒(DSP)、健忘性贝毒(ASP)、神经性贝毒(NSP)、西加鱼毒等许多种。近年来,还不断有新的毒素及其组分被发现。人们在今年的东海赤潮中发现了麻痹性贝毒,这种毒素以前仅8~12种组分,但现在已发现该种毒素有30多种成分。
麻痹性贝毒是所有赤潮毒素中最重要、最多见的一类毒素,目前尚无药可救。人类误食了含有麻痹性毒素的贝类5~30分钟内,轻者,嘴唇周围有刺痛感和麻木感,逐渐扩展到脸部和颈部,手指和脚趾也有刺痛感,并伴有头痛、眩晕、恶心等;重者,语无伦次,出现失语症,刺痛感扩展到双臂和双脚,手足僵硬,运动失调,全身虚弱无力,呼吸出现困难,心跳加快;而病危者,肌肉麻痹,呼吸明显地出现困难,感觉窒息,在缺氧的情况下,24小时内就会死亡。
腹泻性毒素的症状类似于食物中毒。该类毒素为肿瘤促进剂,尤其是对人体的肝细胞具有破坏作用,对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威胁。神经性毒素则能引起神经传导的障碍,人类食用含有神经性毒素的贝类、鱼类3小时后,就会出现眩晕、头部神经机理失调、瞳孔放大、身体冷热无常、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状况,严重的情况下,还伴有心律失常,感觉急性窒息,有时还出现醉酒似的运动失常。
据统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有600人因误食有毒的贝类而中毒,其中29人死亡。16~18年间,浙江舟山、宁波地区发生多起食用织纹螺中毒,毒素来源于裸甲藻;1986年福建东山发生因食用菲律宾蛤仔而引起136人中毒,1人死亡;2002年,福建宁德、青田、罗源等地先后发生50多人因食用甲锥螺而中毒,其中3人死亡。
目前,许多国家都对贝类中的毒素含量都有严格规定,如加拿大规定食品中的麻痹性贝毒超过80微克/100克时就禁止食用,腹泻性毒素含量不得超过200纳克/克,健忘性贝毒含量不得超过20微克/克。各国对于进口的水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欧盟对进口水产品的检查包括新鲜度化学指标、自然毒素、、微生物指标、环境污染的有毒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农药残留、放射线等63项指标。由于有一整套完整的海产品监测、管理措施,尽管欧美一些国家沿海也经常出现有毒赤潮,但海产品中毒发生得较少。
我国的海产品毒素检测则主要是为了出口,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海产品绝大多数都没有做过任何毒素的检测。尽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2001年曾经发布了《无公害水产品的安全要求》,规定麻痹性贝毒含量不得超过80微克/100克,腹泻性贝毒含量不得超过80微克/100克,并开始进行无公害水产品的质量认证,但认证的覆盖范围很小,而且认证也只针对养殖产品,对渔民捕捞的海产品的检测认证还没有开始。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沿海地区人口的增多,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其中相当一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导致近海、港湾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同时,由于沿海开发程度的增高和海水养殖业的扩大,也带来了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海运业的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的引入;全球气候的变化也导致了赤潮的频繁发生。
公元1500年以前,旧约圣经中就曾经描写过发生于江河的赤潮——“江水变成了血。江里面的鱼死了……江水不再能饮用。”
韩国南部赤潮2001年8月,这种情景出现在韩国南部各地区的海面上。
几百艘渔船在穿梭忙碌。但渔民们不是在,而是在不停地向大海里抛洒黄土,治理迅速扩张的赤潮。韩国的投入12亿韩元,向韩国南部海域共抛洒了8万吨黄土。
8月6日,韩国西南部海域的全南道丽水市附近检出了旋沟藻,这是一种具有毒性的赤潮生物。8月10日,韩国南部海域的庆南道南海郡附近也检测到旋沟藻活跃的迹象,其密度为1~2个/毫升。两地的“赤潮对策务实协商会”开始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旋沟藻属于藻类。每年的大部分时间,其孢子潜伏在海底。水温上升到合适温度以后,孢子开始发育,并且上浮到水深3~5米的位置。当年8月以来,韩国南海沿岸海水的水温在24℃~25℃,频繁的降雨使大量营养盐类冲刷入海,导致了赤潮的迅速发展。研究认为,旋沟藻能够产生一种溶血性毒素,海水中的个体数达到3000个/毫升或以上,就可能引发鱼类的大规模死亡。
14日下午6点,韩国发出当年第一次赤潮通报,地点是朝鲜半岛的正南方向,以全南道高兴郡南端的海面为中心的区域。这里的海面已经变成了深红色,并且还在不断扩大。据水产振兴院的调查,当天这一水域旋沟藻的个体数已经达到180~600个/毫升。
19日,韩国南部海域(高兴郡)旋沟藻的密度达到了3400~4000个/毫升。到22日下午,深红色的赤潮带已断断续续覆盖了大约200千米的狭长海域,形成了令人恐惧的气势。
21日,庆尚南道统营市蛇梁岛附近,大约4海里范围内的多个渔场开始有鱼类死亡。
25日,国立水产振兴院向赤全罗南道高兴半岛以西海域以及庆尚南道巨济岛东南海域之内的地区下达赤潮通报。
26日下午5点,赤潮通报改为赤潮警报。这样,南海东部、东海南部海域已经全部处于赤潮警报范围。
投放黄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处理赤潮的方法。黄土能以颗粒或者结合物的形式吸附在赤潮生物的细胞膜上,并带动赤潮生物沉向海底。那里水温低,光照弱,营养盐类相对不足,不利于赤潮生物生长。
菲律宾的赤潮韩国庆尚南道的统营市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统营市附近的海域是这次赤潮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17日下午,从统营以西的全罗南道高兴郡传来了赤潮警报。18日下午,赤潮带即蔓延到了统营市的蛇梁岛。当天,当地各界动员了货船和拖网渔船共抛洒了260吨黄土。19日,在渔场密集的10海里左右的海域又集中投放了200吨的黄土。除了不断地向海里抛洒黄土,各个渔村还购置了20多台赤潮清除机。每台机器每小时过滤200吨海水,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清除赤潮的作业。
为了切断赤潮生物的营养供应链,各渔场广泛取了减少鱼饲料投放的措施。一些地区停止投放饲料超过1星期。各个渔场的鱼死亡数量近100万尾,损失超过4亿韩元。
2001年9月3日,中美洲地峡渔业和水产组织宣布,一场严重的赤潮正在袭击中美洲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
死去的螃蟹据该组织介绍,哥斯达黎加的赤潮形成于1999年年底,但是没有任何消失的迹象。在北部瓜纳卡斯特沿海,贝壳类吸收的毒素指数是人类承受此类毒素的最大限量的38倍以上。在中部沿海地区,贝壳类的毒素含量也大大超过限量。
危地马拉赤潮监控委员会在9月4日宣布全国海产业进入“红色戒备状态”,禁止捕捞、销售任何贝壳类海产品,同时告诫消费者不要食用虾头、鱼头及其内脏。
萨尔瓦多两大海产生产基地均受到赤潮的严重袭击。萨除禁止在国内销售贝壳类产品外,也“暂时中止”从危地马拉进口任何海鲜产品。
这次赤潮是自1987年以来影响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次。哥斯达黎加有51人中毒,经济损失超过150万美元。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的渔业生产也损失惨重。
中美洲各国还在9月11日,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召开紧急会议,专门商讨联合对付赤潮的办法。
2003年11月,菲律宾渔业和水产办公署(BFAR)对菲律宾几个沿海地区发出赤潮警报,导致受害地区渔业和贝类产业,因受赤潮毒素影响而无法销售,损失近300万美元。
警报仍未解除,赤潮毒素含量仍然相对较高。
BFAR赤潮监测小组的负责人介绍,受影响的地区包括Zambales省的Palawig海湾、巴拉望岛的Honda海湾、Masbate省的Mandaon和Milagros海湾、Sorsogon省的Juag礁湖、菲特岛和萨马岛之间的SanPedro海湾、达沃地区的Balite海湾及三宝颜地区的Dumanquillas海湾。这些地区都以盛产贝类闻名,贝类销售是当地渔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当地不得不发布贝类禁令,严禁有毒贝类流入市场,使当年菲律宾的贝类销售骤然减少。
2002年8月,南非西岸ElandsBay(位于开普敦北方近200千米处的一个偏僻小渔村,是南非西海岸岩礁龙虾主要产地之一)在一个月内发生两次赤潮,导致大量龙虾死亡。佛罗里达州西南沿海地带海龟第一次赤潮时上岸的龙虾将近300吨,当地居民曾争先前往捡取,但后来遭到渔业局及警方人员强力禁止。渔业局取的做法是尽可能捡取还活着的龙虾,送到安全的海域放生,以减少的损失。但是通过两天抢救,放生的龙虾仅有约60吨。
渔业局科学家表示,1940年以来,大约每10年就有一次因赤潮而造成大量龙虾死亡,而过去这10年情况更为严重。他们曾做过各种研究,包括气象模式的变化,但仍无法查出赤潮泛滥的原因。由于适为龙虾繁殖季节,且大部分死亡的龙虾都在渔获体长限制以下,因此预计此次赤潮对的冲击应该在一两年后显现。
2005年7月至10月中旬期间,帕斯克县(Pasco)到科利尔县之间的海滩共有216只海龟搁浅,其中大部分死亡,赤潮被认为是导致这些海龟搁浅的原因。
监测人员的记录显示,2006年共有76只海龟搁浅在派尼拉斯县(Pinellas)和科利尔县(Collier)之间的海岸,而2005年同期只有66只海龟搁浅。4月24日,当局埋葬了一只被冲上佛州西南部那不勒斯海滩(NaplesBeach)的重约70千克的海龟,海龟的死因还不明确。
佛罗里达野生物研究所(theFloridaWildlifeResearchInstitute)的野生物学家艾伦·(AllenFoley)说,赤潮在海滩上的遗留物可能是2006年海龟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2006年10月末,渤海湾天津、黄骅附近海域出现大规模赤潮,经鉴定,其生物种类为球形棕囊藻。据有关专家介绍,渤海海域在这个季节发生棕囊藻赤潮尚属首次。
10月27日,沧州市海洋局在黄骅海域海面发现异常,海面有大面积棕色漂浮物。从直观看,水面漂浮物是直径为0.5~2.0厘米的透明球体,外膜为浅棕色,经鉴定分析为球形棕囊藻,由此确定该海域发生赤潮。监测人员出海监视发现,黄骅海域从歧口村(与天津交界)至黄骅港沿线海域,垂直海岸线纵深35千米均有赤潮,20千米以内最多。
11月1日,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天津港航及大沽锚地等300平方千米海域范围内监测发现,赤潮严重区主要集中在距岸边约20千米的近岸海域,球形棕囊藻密度由近岸向远海逐渐降低。
据河北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介绍,此次发生赤潮的海域水体中营养盐含量不高,但浮游植物细胞数量非常高。加之天气情况特殊,气温、水温均较往年偏高,而且天气系统稳定,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繁殖。
**的赤潮此次赤潮给黄骅渔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每年伏季休渔结束后的9~11月,是渤海渔民打鱼旺季,而赤潮的出现使大部分渔民不得不将渔船停泊在港口,等待赤潮结束后再次出海。
2008年3月由藻花引起的赤潮导致纳米比亚牡蛎业损害了大约70%的产量。纳米比亚的牡蛎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几乎面临崩溃的边缘。居住在Walvis海湾附近的当地牡蛎养殖商反映,在短短的6周里,他们已经遭受了3倍的损失。
赤潮使本国相关的牡蛎贸易损失了相当数量的贝类产品,推迟了近1年的国外市场扩张。
如今,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赤潮发生都很频繁。
有波及到福建北部沿海,未到广东
2022 年 12 号台风梅花登陆时间在什么时候?
14 日下午至夜间。
预计“梅花”将于 14 日下午至夜间在浙江温岭到舟山一带沿海登陆,预计登陆时强度为台风级或强台风级。未来 24 小时,巴士海峡、台湾海峡北部、台湾以东洋面、黄海西南部海域、东海大部及钓鱼岛附近海域、长江口区、杭州湾以及台湾岛北部和东部沿海、浙江沿海、福建北部沿海、上海沿海、江苏东南部沿海将有 6 至 8 级大风,阵风 9 至 11 级,其中东海部分海域将有 9 至 11 级大风,阵风 12 至 14 级,“梅花”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风力有 12 至 14 级,阵风可达 15 至 16 级。
三、台风梅花会带来哪些影响?
受台风“梅花”影响,江浙沪等地将有强风雨。
1、江苏省
2022 年 9 月,南通市防要求全江口以南海域渔船于 9 月 11 日 12 时前、长江口以北海域渔船(包括养殖船)于 9 月 13 日 6 时前全部进港避风;南通海事局统筹部署沿江沿海防台工作,在海作业船舶和人员于 9 月 11 日 24 时前全部回港避风。
2、浙江省
2022 年 9 月,浙江玉环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通过无线电设备、卫星电话等设施要求当地渔船回港避风,港内渔船在台风警报未解除前不得擅自出海航行或生产,并要求海上作业渔船在 9 月 14 日中午 12 点之前,全部回港避风。同时,玉环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派出多个执法队,对各个港口码头进行巡查,防止台风来临时渔船走锚引发碰撞等安全事故。
3、上海市
受台风影响,碧海景区临时闭园。
据上海气象部门介绍,2022 年 9 月 12 — 13 日受台风“梅花”北侧倒槽影响,上海有强降水过程;14 — 15 日受台风直接影响,上海有明显风雨过程。14 — 15 日受台风“梅花”及本体影响,陆地最大阵风 6~8 级,沿江沿海地区 9~11 级,洋山港区和上海市沿海海面 12~14 级。
4、东海
2022 年 9 月 12 日消息,据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受台风“梅花”海上影响,2022 年 9 月 16 日东海大开渔或将延期。
5、日本
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日本气象厅发布消息称,当地时间 12 日上午 11 点,今年第 12 号台风“梅花”在日本冲绳县石垣岛南部海域 30 公里左右向北移动。台风靠近给当地带来强降雨。截至上午 9 点,冲绳县部分地区 24 小时降雨量达到 356 毫米,刷新历史纪录。
总的来说,正因为不确定因素如此众多,所以台风的移动路径非常复杂,请大家及时关注气象部门播报的天气变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